元代 :傅若金
上苑根株少,风沙道路长。也知随汉节,终得荐君王。
古杨花怨
杨花白如雪,无事学高飞。莫作浮萍草,漂零不肯归。
送贺尚书致仕后赴召
使者徵行立晓风,宰臣传诏守离宫。关中旧忆留萧相,江左今看起谢公。
路经琴峡秋声满,天绕滦河御气通。闻说至尊劳睿想,莫令行色后宾鸿。
咏大树答靳御史
造化涵滋息,神灵会渺茫。色分群木秀,阴覆数家凉。
白昼鸣风雨,玄冬度雪霜。因知免樵采,故解拂云长。
孙伯大山水图
斋居胡为见云壑,白日虚岚满秋幌。何水深蟠地底回,层崖险历空中上。
苍茫不知开辟始,咫尺须论数千丈。林湍远岫微有无,岩畔精蓝蔚萧爽。
杂树悬罗拂轻黛,寒松覆谷含清响。仙源或在人间世,洞口孤舟欲长往。
嗟我平生最漂泊,中年万事何鞅掌。忆昨征行多所经,至今绝境怀幽想。
雷霆半夜山忽至,风雨三春石应长。对坐聊歌隐士芝,无因一试仙人杖。
还闻柳州破道阻将溯江
交阯方通使,宾州忽被围。还闻山路塞,径就水程归。
上府空金椀,前军老铁衣。谁能平政化,不事总戎机。
常宁刘百户园林 其二
少壮从戎事,归休遂野情。鹖冠时自著,龙剑夜犹鸣。
竹下思羊仲,瓜前感邵平。知君纵幽赏,心已薄浮名。
书阳罗堡
微雨萧萧湿行李,马头即见长江水。烟浦明侵白鸟边,风帆乱入青天里。
故人南北久离居,况复经年无素书。明日重吟汉阳树,何须不食武昌鱼。
题山水小景杂画四首 其一
空村断行迹,深雪连昏暮。惨淡既平冈,坡陀复盈路。
时闻一树折,犹见群鸟去。中有映书人,柴扉对何处?
闻张吏部督海运归咏怀奉简
寄王君实
北望衣冠忆省郎,又随车驾幸滦阳。苑中苜蓿空骐骥,池上梧桐起凤凰。
中使有时传送酒,近臣何处避含香。上林此日无来雁,吟罢题诗欲断肠。
汉江衔山图
西来一水浮襄汉,上有群峰截杳冥。层构回临沙渚白,乱帆斜映缈林青。
地雄缥缈连嶓冢,天险微茫带洞庭。咫尺风烟应万里,无因一上岘山亭。
送杜德常御史赴西台 其二
绣衣此别近如何,骢马西行处处过。驿树苍茫连灞浐,江花浩荡过岷峨。
三秦久诉诛求尽,六诏仍闻警急多。早听封章切肝胆,为怜编户困干戈。
送湘中李从事书郴幕
长沙上游山水窟,郴阳自古说名邦。天围翠岳连三楚,地合清湘书九江。
归去收书经石室,坐来拄版对云窗。西风惨淡都门别,莫爱青楼倒玉缸。
答别龙州萧从事韶
使节明金虎,腰弓偃画蛇。蛮夷趋号令,原隰见光华。
边树犹含绿,江梅久放花。忆君依幕府,何日定还家。
江州社日阻风
社日长为客,行人总念群。湓江春过雨,庐阜晚生云。
绿酒洽欢饮,清弦送别闻。风樯未得动,坚坐且论文。
海子上
独步金河上,遥看碧海隅。洞疑通月窟,船或到方壶。
鲛室寒休杵,龙宫夜出珠。浮槎八月晚,应念客星孤。
题张天彝山水卷
江上晴云起岛山,行人长慕钓舟閒。双鸿更背湘潭去,朝尽衡阳几日还。
题章存诚十三马图
韩干画马天下闻,笔力远到曹将军。忽从座右见神骏,落日萧萧愁暮云。
雄姿利气閒且逸,雾鬣风鬉十三匹。神龙变化未可知,天驷光芒有时失。
去年刷马喧都鄙,纷纷杀马输马耳。骐骥遥依沙漠寒,驽骀尽向风尘死。
江南近来一匹无,君家乃得存此图。便当持献穆天子,上下八骏同驰驱。
题袁宏泊渚图
秋气集空渚,月彩汎微波。夕坐起遥思,中流闻啸歌。
移舟近相即,酌酒望银河。高怀世稀偶,良会岂更多。
未知百岁下,视此复如何。
正月十七日丽正门观迎接口号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170篇诗文
和危山臞寄弟四首 其二
题书船入蜀图送黄尚质赴夔州蒙古教授
送金华王琴士还山
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
和危山臞寄弟四首 其一
使至真定赴都计事遇大雹伤谷时逆臣唐其势诛
戏简张伯贞
悼亡四首 其三
又上人求母沔阳
金人击鞠图
题山水小景杂画四首 其三
题渊明漉酒图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 其五
送蒙古潘学士
寄河间赵运使
简善道原
下邳怀留侯
双燕图赠王惟中
题家山小景 其一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 其一
会通河伯祠晚眺
送陈众仲助教赴江浙儒学提举
双剑图歌
梧州嘉鱼亭
送云间师游浙
寄题进士宋翔仲书室 其二
简杨好问
秋日巡山和王君实四首
棹歌六首 其五
棹歌六首 其四
杂诗五首 其四
覆舟叹
延津渡河
伤哉行
送苏伯修侍郎分部扈跸
答别龙州萧从事韶 其一
寄题余泰享隐居
用王著作见寄韵奉题其所寓听竹轩
送姚子微
和危山臞寄弟四首 其四
四月十四日发京
浑沌石行
冯高
潞县舟中寄京师杨上舍诸公四首 其四
棹歌六首 其三
题墨梅二首 其二
戏效子夜歌体六首与达兼善御史同赋 其三
赋得秋夜长送方叔高二首 其二
棹歌六首 其六
八十里山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