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傅若金
江雪寒连驿树遥,鹤裘清坐听萧萧。中天月避光芒出,南国云含瘴疠消。
因忆玉田春种石,乍疑银汉夕通桥。使君辛苦迎骢马,也念幽居客阒寥。
送奎章阁广成局副杨元成奉旨之徽州熟纸因道便过家钱唐二首 其一
新安江水清见底,水边作纸明于水。兔臼霜残晓月空,鲛宫练出秋风起。
五云高阁染宸章,最忆吴笺照墨光。明朝驿使江南去,诏许千番贡玉堂。
寄河间赵运使
雪尽官河春水生,移家还出凤凰城。竹间退食古灵鹊,花外题诗听早莺。
益井青烟晨缥缈,漕沟素月夜分明。京华久客遥相忆,欲托音书不称情。
寄题进士宋翔仲书室 其一
淳安县东金紫峰,宋公旧隐隔云松。山人采蔗应常到,溪客寻花或未逢。
棹歌六首 其五
去年船里逢端午,今年船里又端阳。九节菖蒲本仙药,如何曲曲似愁肠。
和危山臞寄弟四首 其四
天涯骨肉久离居,京国风尘鬓欲疏。娱日强倾开岁酒,忆家频看水年书。
路通一水花开里,门掩千峰木秀初。便拟邀君此时发,归舟同食楚江鱼。
题墨蒲桃
上苑根株少,风沙道路长。也知随汉节,终得荐君王。
悼亡四首 其四
人生贵有别,室家各有宜。贫贱远结婚,中心两不移。
前日良宴会,今为死别戚。亲戚各在前,临诀不成辞。
傍人拭我泪,令我要裁悲。共尽固人理,谁能心勿思。
次孙伯刚鹤雏诗韵
弱羽为人养,卑栖每自归。步苔依坐石,窥竹映开扉。
绝岛秋云迥,空庭夕露微。纷纷野田雀,终日稻粱肥。
棹歌六首 其一
河中日日水悠悠,谁道人心似水流。河水湾回有时直,人心屈曲几时休。
题袁宏泊渚图
秋气集空渚,月彩汎微波。夕坐起遥思,中流闻啸歌。
移舟近相即,酌酒望银河。高怀世稀偶,良会岂更多。
未知百岁下,视此复如何。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 其一
文章御史久为郎,南赴金陵道路长。百粤云山连楚大,六朝烟树入隋荒。
清秋按郡行骢马,落日登台咏凤凰。新喜诸公振风采,早闻当道去豺狼。
和危山臞寄弟四首 其三
故园兄弟总相思,久客怀归屡失期。司马却惭题柱早,东方翻恨上书迟。
都门树暗愁中见,乡国花繁别后知。昨日南桥访春水,望云回首独多时。
涿州楼桑村先主庙
先主君臣并材杰,天倾炎汉苦须扶。曹瞒力尽才分国,葛亮谋成竟托孤。
道路只今通陇蜀,山河无复限荆吴。行人为指楼桑庙,肠断西风散白乌。
送孙伯起掾岭南
北去频闻霜雪多,驿程犹是过滦河。悲风绝幕回苍隼,落日穹庐卧紫驼。
行色且谋寒夜饮,别怀休忆醉时歌。都门已隔千行柳,况复乡山老薜萝。
题山水小景杂画四首 其三
云归山欲暝,月出泉相映。石影生夜寒,松声起僧定。
遥疑露下立,或发风中咏。幽境何阒寥,长廊罢钟磬。
安南使馈香分送诸公
南越名香屑异才,远人持赠比璚瑰。采经铜柱秋云湿,薰对珠崖夕照开。
入朝喜见朱鸢定,充贡还随白雉来。久忆诸公喜分送,却愁薏苡误相猜。
长芦
水国常含卤,沙场业煮盐。转输分使出,征榷置官监。
桥坏仍通市,船来总落帆。依依道傍柳,无那拂征衫。
双剑图歌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黑风屃屃涛欲立,白日阴阴雨将至。
忽然逢之不敢窥,爪甲云气常淋漓。便愁中夜雷霆怒,两龙乘云尽飞去。
古杨花怨
杨花白如雪,无事学高飞。莫作浮萍草,漂零不肯归。
楚渔父渡伍胥辞剑图歌
江有阻兮路有岐,时将迫兮来何迟。子弗渡兮我心悲,既渡子兮我何以剑为,吁嗟行兮子毋我疑。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170篇诗文
棹歌六首 其四
简善道原
剑门图
送邓朝阳归赴分宁州杉市巡检
常宁刘百户园林 其二
奉题仇工部壁间古松图歌
棹歌六首 其六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 其五
泸江
百日
棹歌六首 其三
答别龙州萧从事韶 其一
寿王左丞
用王著作见寄韵奉题其所寓听竹轩
杂诗五首 其四
棹歌六首 其二
八十里山行
题书船入蜀图送黄尚质赴夔州蒙古教授
送何时学游湖南北
团扇辞
登
冯高
群雁图
题章存诚十三马图
简杨好问
又上人求母沔阳
题苏氏耕乐堂
下邳怀留侯
入室二首 其二
广西即事二首 其一
题墨梅二首 其二
归舟阻风
浑沌石行
送杜德常御史赴西台 其一
题衡阳驿
送蒙古潘学士
戏效子夜歌体六首与达兼善御史同赋 其三
潞县舟中寄京师杨上舍诸公四首 其二
立春日对雪
题家山小景 其一
题画松
忆内
潞县舟中寄京师杨上舍诸公四首 其一
初归
寄题余泰享隐居
王氏相师山庄
送湘中李从事书郴幕
却侍姬
覆舟叹
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
金竹道中书题桃花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