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别刘宪副

赠别刘宪副

明代 符锡

美人长望天西头,邂逅城南苑树秋。月傍玉楼欣共赏,花明春寺韵同游。

草堂风韵还巴国,铜柱提封自益州。不用路岐挥涕别,文章端合赞皇猷。

诗人符锡的古诗

送方同府罢官归歙

明代 符锡

章江东下蔚如蓝,客散离亭酒正酣。世事升沉宁有定,古人心迹但无惭。

温泉密迩缨堪濯,灵洞霏微药可探。漫道隐君归思逸,此禅还著海鸥参。

代送前人

明代 符锡

羽客吾乡□道林,欣逢天上话开襟。拜官又自分今雨,采药还看傍故岑。

瑶草春回丹井绿,灵岩秋锁碧云深。何时福地重能到,石扫梅花听鼓琴。

送黄参军

明代 符锡

我昔游岭表,乡里不见一。暨我居京城,岭表官秩秩。

郡邑或分教,戎卫或参幕。名位虽未扬,才华并高卓。

黄君复此去,万里戒行装。心旌指南斗,别我意何长。

托交忝世契,岂云折辈行。赠言满湘帙,岂云迂腐章。

风土各有宜,赞画各有方。谓余稍涉历,咨询走徬徨。

军旅贵机密,变态亦靡常。矢心抱忠诚,可以横八荒。

兼怀二三友,寅恊贵想忘。天飞谅不远,海鹤参翱翔。

送谢明府泮之善化 其一

明代 符锡

自昔同门友,未论篪与埙。长沙君出宰,岐路我何言。

阙曙流云淡,江春带雨浑。客帆行处远,那复对清尊。

拟古二首 其二

明代 符锡

春夜何漫漫,妾怀何草草。千里为君妇,相依托蘋藻。

黾勉奉朝昏,殷勤展怀抱。爰知胶膝投,中道恒不保。

新爱移平生,娥眉间谗巧。诚不亮于怀,区区复谁道。

皓魄暧前楹,回芳薄林杪。时运互其端,荣华坐枯稿。

以色为君怜,焉得长美好。结念良有因,抱之以终老。

宿清浪望壶头山谩题二首 其一

明代 符锡

春江落日倚崔嵬,月色犹疑汉将归。万壑风云驰号令,一川鱼鸟避旌微。

晴霄未必今如昨,庙略休论是与非。遥奠壶公一杯酒,千秋南土仗灵威。

送苏惟和宰贵溪

明代 符锡

百里基元化,孰惟师帅贤。故人豫章宰,两见动星躔。

农雨三春足,弦歌四邑传。为民甘政拙,许国自心坚。

戎马方忧杞,仙凫适去燕。五云何渤郁,快睹孝廉船。

梦熊卷为云梦秦参军题

明代 符锡

秦君倜倘士,几别经华春。幼艾拥燕姬,弄珠诧徐麟。

握手要新辞,谓予言不诬。灵蛇忽入梦,熊兆翻启符。

造化信幽渺,古诗亦朦胧。眼前事莫测,至理谁能穷。

春雷剨地破云梦,他日君看蛇作龙。

风雨观桥于河西遂观莲于吕将军园亭嘉宾胜会与是用乘奉次骝山道长 ...

明代 符锡

豸史爱登览,习池初过从。惊风翻锦树,密雨乱芙蓉。

笔岭抟孤凤,皇潭隐卧龙。炎荒多胜槩,衰拙荷包容。

雪斋为郑太守赋二绝 其一

明代 符锡

海门遥望旧书堂,雪满壶山趣更长。奇字漫誇杨子宅,芳名袭见郑公乡。

和罗二守山中累有戒心之作

明代 符锡

威□百粤胜重扃,荆犬犹闻夜不惊。老去风光真荏苒,朅来时俗喜将迎。

戒心稍喜囊中净,狎鸟兼忘物外情。谁继汝南耆旧传,付他乡论十分平。

小水傅尚三昆季见寻

明代 符锡

暂拟移居傍老农,那知此地有过逢。半床旧史三间屋,十亩荒畦蛙径松。

池草青蛙鸣夜雨,野花黄蝶领春风。主人何有供清赏,聊对南山兴不穷。

登芙蓉峰次铁峰先生韵

明代 符锡

双旌日晏渡河西,绝顶芙蓉路不迷。石臼竹竿泉袅袅,风檐露井树萋萋。

龙山事往怜吹帽,渔父言欺笑掘泥。谷口尚堪留一醉,黄花香衬马头低。

荻州为卢医士秋白题

明代 符锡

荻花秋净夜如洗,江月近人天在水。渔舟三弄□浦□,哀鸿迸落景湘沚。

此中此景谁解□,忘言失问芦洲子。卖药归来籍虎眠,金光一道汀前起。

送河东兵宪王子晋叔

明代 符锡

时清西塞犹传警,台宪适当驰鹜秋。重以山河千里寄,敢忘宵旰月人忧。

锦囊风月牵高兴,汗煚勋劳足细筹。此别唯应慨今昔,朔云南雁不关愁。

重经天心湖

明代 符锡

春向此湖来,三日牵不辍。秋向此湖归,一日帆遂绝。

时命岂疾迟,篙师匪工拙。于何长叹嗟,知了愚未彻。

丙戍正月部兵赴南宁道中杂韵 其五

明代 符锡

夜过黄丹驿,朝临白马屯。剑歌弥激烈,挥麈共谁论。

赠别王挥使世禄

明代 符锡

爱子青年才更别,明时奉表黄金台。传家旧物应生色,报国丹心固未灰。

紫陌衣裘尘不涴,青楼尊俎夜还开。回首春明各惆怅,相逢何日话重来。

送王方南守泉州

明代 符锡

郡符岩芣重,闽海足兴思。斋阁论心旧,都亭载酒迟。

苑边花蔟马,坐上雨催诗。何物堪持赠,遥传纪政碑。

与僧题梅

明代 符锡

道山梅树缘谁写,墨妙分明夺化亚。蜂蝶未知真假在,回回他自领春风。

符锡

符锡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4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