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出院有期呈同院二首 其一

出院有期呈同院二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门前舆马已纷纷,犹尔痴迷校艺文。山色未容飞盖赏,市声时得隔墙闻。

裴头黄尾皆前定,王后卢前谩自分。颇忆安居卧斋榻,净看香雾起微焚。

诗人葛胜仲的古诗

次韵中散兄庆立方赐第

宋代 葛胜仲

儿曹春榜预言扬,窃吹知难服士乡。黄绢未能摛好语,青毡偶幸继前芳。

穿杨喜共东床客,攀桂同标北寺房。圣世选材如华岳,积尘曾不弃毫芒。

幽居书怀六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材疏出仕久知难,境胜谋居自考槃。反抱关为知道在,赖閒处著得身安。

离骚每向醉中读,周易仍于病里看。万顷烟波时击汰,浟浟籊籊弄晴竿。

留二季父二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羁宦栖栖易感怀,一秋聊得病颜开。幸蒙南巷携家至,更喜东床自远来。

鹄发二翁频撰屦,鸰原群从共衔杯。家山莫便怀中隐,风月跻攀更几回。

送胡彦师职方迎亲赴阙二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词华标韵出邹枚,要路飞翔见轶材。编削终篇辞右府,袤延飞诏萼中台。

碑刊棠萼如敦实,衣曳荆兰似老莱。五两风轻清汳路,迎船鱼笋助南陔。

次韵张仲宗 其五

宋代 葛胜仲

中台宏议裨初政,学省雄文畏后生。不悟宦游成左计,只今无米糁藜羹。

次韵刘无言 其五

宋代 葛胜仲

荣槁如环浪自循,一筇双屐伴行春。溪翁野老来争席,不识蓬山第一人。

出院有期呈同院二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门前舆马已纷纷,犹尔痴迷校艺文。山色未容飞盖赏,市声时得隔墙闻。

裴头黄尾皆前定,王后卢前谩自分。颇忆安居卧斋榻,净看香雾起微焚。

赠觉僧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道貌堂堂老不臞,照斋佚阁送居诸。断常不著安禅后,寻伺皆空入定馀。

护戒独持螺画行,翻经时作鹿轮书。山城为令真非恶,更喜游从得浩初。

瑞鹧鸪(工部七月一日生辰)

宋代 葛胜仲

火风欲避金风至。秀气充闾初降瑞。去家丁令却归来,还燕悬弧当日地。
金章紫绶身荣贵。寿福天储昌又炽。怪来一岁四迁官,还过当生元太岁。

次韵李倅安上喜雪

宋代 葛胜仲

兔苑佳宾集,龙山上瑞臻。微飘方自弄,乱洒忽无垠。

剪水层空堕,装春病蘖新。缤翻投隙巧,历乱点衣匀。

急每随风阵,高将拥日轮。阶閒铺六出,檐重压千钧。

片落翻初谢,毬飘柳未颦。赏清疑不夜,惊晚误司晨。

朔漠寒沙起,湘吴美酎陈。地荒包委琐,木朽盖轮囷。

舴艋寻幽客,蜗牛卧冷人。稍晴芳意动,散策共寻春。

和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诗二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文律高峰与激流,五言佳处似苏州。宁甘鬲县中漓酒,不羡宣城赏弈秋。

白首同归相器重,青云一蹙岂淹留。外家门阀期君大,作德虽休更勿休。

追贤院食已度岭历宋胡诸庵转山夜归

宋代 葛胜仲

击缶那能似漆园,销魂来访小桑门。仰冲云阵寻峰顶,细步泉流觅水源。

九里环观山向背,两舆归趁月黄昏。春风不识愁人意,柳暗花明自逐村。

题庵壁

宋代 葛胜仲

葛翁携葛姓,小愒葛桥边。葛泉出萝葛,一派自潺湲。

咫尺葛山观,金丹问葛仙。耳孙忝瓜葛,行隐葛山巅。

汝明以诗谢饷菊次韵二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和气凝阳更递通,露根移得自蚕丛。分明般若圆明相,误落柴桑酒盏中。

临江仙(尉姜补之托疾卧家作)

宋代 葛胜仲

郊外黄垓端可厌,归来移病香闺。象床珍簟共委蛇。耆婆寻草尽,天女散花迟。
小雨作寒秋意晚,檐声与梦相宜。冷侵罗幌酒烟微。试评书五朵,何似画双眉。

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家贫困百须,禄廪不时给。接淅不渍糠,孤斟但饮湿。

长者车辙至,园蔬亲掇拾。主礼不如意,八九更论十。

牛心饷会稽,猪肝售安邑。兹事固么么,力亦不能及。

白乐天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平生趣操号安恬,退亦恬然进不贪。何事浔阳恨迁谪,轻将清泪湿青衫。

西江月·晚路交游绿酒

宋代 葛胜仲

晚路交游绿酒,平生志趣青霞。霜风时节近黄花。泛宅舟将益鸟画。
不分两溪明月,夜深只属渔家。今朝清赏寄情涯。肯向萦涂索价。

跋李伯时画李元通随虎图三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华严宝轴挂于菟,笑问翻经有地无。引下福山三十里,不应老马独知涂。

次韵陆岩老祠部见寄五首 其五

宋代 葛胜仲

镜中双鬓未全华,退隐林泉意绪嘉。春圃带烟锄径草,夜灯和雨看檐花。

神能自卫同干越,老更知涂似渥洼。文注五河初不竭,从来惟属士衡家。

葛胜仲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4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