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法驾导引 其五

法驾导引 其五

明代 顾清

歌万寿,歌万寿,稽首玉宸尊。下视九州云五色,群龙济济会天门。

一气俨长存。

诗人顾清的古诗

十月朔还至通州雨三日不止

明代 顾清

雨滴篷窗浪打舷,听风听水不成眠。家人相忆心千里,肯信连宵潞渚边。

松南书屋为章先生赋

明代 顾清

吴松自昔诗书国,得似君家亦未多。缃帙牙签数椽屋,百年相继住烟萝。

立春日招味苓尝酒

明代 顾清

东窗小鸟聒清晨,坐拥青绫忆古人。心醉六经千古事,眼看七十四回春。

芒鞋不踏纷华地,藤杖能扶健在身。梅萼茶花待公久,一杯来试雪香新。

赋得瀛海奎光送马良佐先生之南院

明代 顾清

仙家苍茫云海东,海光上与星辰通。昭回万象森布列,灵景独应图书宫。

宫中明星十有六,一一紫焰舒长虹。珠宫贝阙相荡漾,顷刻万状难为容。

群仙无事亦来往,鸾鹤隐见空明中。翩然一鹤下南斗,流辉万丈惊蛟龙。

蛟龙惊遁海天净,惟有匹练悬高空。紫宫东南纵遐眺,晴霞五色交青红。

天孙停梭赤霄上,指点毫末分纤秾。帝傍丝纶要经纬,旋轸不待星躔终。

石渠延阁五云绕,紫泥黄纸三更封。悬知不学卯金子,馀光反借青藜公。

十二月五日奠黄西坡泊渔水洼待晓即事

明代 顾清

渔水洼边夜泊舟,荻花飘叶两飕飕。江湖日月摧残岁,霄汉风云感昔游。

未了桑弧心万里,待烹鸡黍恨千秋。无惭独有青珉字,光与长庚一样流。

扬州水关作

明代 顾清

三过扬州十五年,中间日月似流泉。平山花竹隋宫柳,又落东风一梦边。

亚圣嗣孙翰林五经博士元蒙恩赠封父母

明代 顾清

尼邱降神圣,鸿化流无疆。三迁毓明德,重光丽秋阳。

周辙竟不西,斯贤复遑遑。坐令百代下,掩卷悲齐梁。

博士几叶孙,逢时迈虞唐。通籍联禁从,鸣玉司烝尝。

仍于报功典,再衍酬恩章。煌煌紫鸾书,照耀东山傍。

逝者不可作,萱枝独芬芳。永怀五鼎意,先后同悲凉。

予亦章甫士,诗书沐馀光。顾兹盛明典,何以称褒扬。

共惟神明胄,允矣万夫望。惟圣始孝弟,惟皇眷忠良。

怀哉复何言,尔祖训有常。

题扇用敬所韵

明代 顾清

坐爱水木秀,閒吟招隐诗。童子趣归去,前山月上时。

清风消暑溽,好雨报秋成。借问林间老,应无白发生。

圌山长甚出孟渎即见之舟人呼为随山谓连绵不断若随人上下也阻风泊 ...

明代 顾清

青山傍我舟,势若随人去。因之得随名,万古滨江住。

我来潮正落,龈腭尽呈露。仰攀鱼龙窟,凛有覆压惧。

登高足力倦,望远关百虑。重来复何时,记取停舟处。

六言 其三

明代 顾清

乍去还来沙鸟,将开半落林花。社鼓前村隐隐,机声别院哑哑。

海棠四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屑玉涂坯艳一丛,内园开处锦屏幪。何人错认杨妃醉,泪湿春风忆梦中。

忆家园廿六首 其七 牡丹

明代 顾清

三月东园花压阑,种花人去我来看。不须烂漫开千朵,惜取芳根伴岁寒。

约庵促予西行且有早归之约诗以答之

明代 顾清

风波踪迹病中身,归卧青山荷主恩。砻石方思豫丘首,赐环何意复衡门。

西风建业追游地,斜日吴江别酒尊。愿托馀光照衰朽,杖藜还绕陆家村。

梅竹月横幅

明代 顾清

罗浮仙子跨青鸾,午夜凌风觐广寒。十二楼中都不寐,大家齐凭玉阑看。

塞上谣 其二

明代 顾清

千顷膏腴紫塞秋,健儿耕作贵人收。金城遗迹犹堪按,只在忠良与国谋。

迎牛于子南

明代 顾清

千金买宝剑,尘匣空挂壁。卖剑买牛耕,百口歌足食。

有牛无剑,古且为之。矧剑不往,而牛自来。水田和软牛腯肥,日耕十亩不言疲。

腰间宝铗光陆离,逢时还足斩鲸鲵。不然力耕老东菑,作诗迎牛属牛儿,此意只可吴郎知。

题王敬止所藏陈明之菊二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云根翳金英,零露杂芳草。忆昨南山行,相逢正秋晓。

满江红 乙巳元宵

明代 顾清

云月澄鲜,重城夜启。满目繁华,正江南春早,红灯初试。

帘影千门摇粉黛,香尘十里随罗绮。论今宵、何止刻千金,堪游戏。

欢未已,愁还继。暗想今年,遥怜往岁。四时相代如流水。

上林春色三千里。望鳌山、凤辇是何年,心摇曳。

送陈瑞卿还临清为其子天泽赋

明代 顾清

驱车戒行迈,复此官道周。昔来冰雪交,今还风日柔。

青骢系柳枝,好鸟鸣相求。冠盖罗四筵,眷言各绸缪。

感此自难别,况怀瓜葛忧。清源雄剧地,南北当襟喉。

选代苦不易,眷毗良以优。暂割骨肉恩,且为旬月留。

长安富车马,迟尔看来游。

村田乐

明代 顾清

绕屋桑麻接稻塍,夜斋灯火读书声。老翁睡熟东窗里,梦在斜川曳杖行。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