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扇用敬所韵

题扇用敬所韵

明代 顾清

坐爱水木秀,閒吟招隐诗。童子趣归去,前山月上时。

清风消暑溽,好雨报秋成。借问林间老,应无白发生。

诗人顾清的古诗

云西为郭道士赋 其二

明代 顾清

童子东山采药归,石桥流水漾斜晖。回头笑指来时路,满眼白云横翠微。

辛巳泊舟青县有畜犬登岸将发哀号觅舟他人驱之至欲泅水而不顾今日 ...

明代 顾清

瀛河东下水分岐,记得沿流认主时。今日上堂还绕案,主人心事也应知。

和许启衷给事春日

明代 顾清

细雨閒门客到稀,偶临池水见晴晖。浮萍本是风中絮,争得还随柳絮飞。

题石田春江钓鱼图

明代 顾清

重江迢递水烟通,天设沧洲著钓翁。返照入山迷紫翠,平林过雨杂青红。

閒边岁月真输子,忙里莺花正恼公。为问中流容点笔,扁舟画我载泠风。

南村归兴十首 其一 上林烟树

明代 顾清

思家千里梦,恋阙万重心。欲去频回首,烟霏满上林。

九日招天章

明代 顾清

蓟北江东路几千,万重心事别三年。官程算得无多日,莫为渊明靳酒钱。

题雪竹送陈生归吴

明代 顾清

虎丘山下雪晴时,拄杖敲门自一奇。京邑归来看图画,春盘玉版斗青丝。

寄阮廷言 其三

明代 顾清

两都相隔路三千,客邸寻常一笑欢。双桨画舟清泖上,可能翻似北河难。

立春有感用辛巳韵

明代 顾清

忆昔诸贤秉化钧,万方同醉洛阳春。丝红缕绿盘心菜,剪碧涂金胜里人。

往事不堪重理梦,短吟聊与当传真。君王圣德同尧舜,愿倚青阳颂日新。

钟卿密绣衣示近报有怀傅文穆公

明代 顾清

十庙威神俨在天,万邦黎庶尚多贤。皋夔事业诚遐矣,房杜襟怀能朗然。

两手果能藏万目,一时何以易千年。令人转忆临川老,屈指怀忧廿载前。

石斋为阁老杨公赋

明代 顾清

万书插架帘几清,朝回燕坐百虑澄。是为石斋公所名,公意本自羲皇经。

人生有欲随颠冥,惟介乃立静乃贞。介焉如石静以确,一字可以终身行。

先生读易五十载,神明久在筌蹄外。细看华榜揭修楹,正似武公歌懿戒。

岩廊特立表缙绅,嵩高峻极华岳尊。三神不随巨鳌抃,一柱独止洪河奔。

十年黄阁佐万几,矢口应笔皆天机。昭回何止饰万物,大有甘润苏癃疲。

名高位重心转下,时复青山梦回驾。向来一去四海嗟,况此焦枯正炎夏。

介于石,断可知,公今岂是丘园时。平泉往事可一笑,仇池雪浪空崔嵬。

须公辅佐太平了,还赋此石歌公归。

简华峰教谕乞莲栽 其二

明代 顾清

行人秋早长安去,中夏分莲不太忙。但有碧䇶传别酒,任他红里倚新妆。

十二月五日奠黄西坡泊渔水洼待晓即事

明代 顾清

渔水洼边夜泊舟,荻花飘叶两飕飕。江湖日月摧残岁,霄汉风云感昔游。

未了桑弧心万里,待烹鸡黍恨千秋。无惭独有青珉字,光与长庚一样流。

彦器以迕逆瑾破家有诗述怀自题曰处困为书三绝句 其二

明代 顾清

长叹朱家亦男子,閒思剧孟是何人。江头抗手送君别,愁见官亭柳色新。

感兴六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凤凰长丹穴,不识乌与鸢。飞飞度中州,关山郁芈绵。

文翰一震耀,百喙起纷然。昆崙有瑶树,玄洲多玉田。

下有醴泉流,上有蔚蓝天。谁能复记虑,一去三千年。

忆家园廿六首 其十 樱桃

明代 顾清

花发园亭记别离,忆花又过别离时。赤瑛盘上筠笼里,各自伤心各自知。

然定默然题吴僧画兰二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吴有高人,得笔三昧。洒墨飞空,坠不沾地。化然幽兰,殊妙特妍。

相所于归,繄定默然。煜煜者兰,岩岩者石。咨尔丛林,兹焉作式。

玉扇坠歌

明代 顾清

天星夜坠乌玉渠,灵光化作双鲤鱼。目光夹日摇明珠,昆冈八月秋气孤。

万夫入水群龙逋,玄鬐一跃升天衢。金索贯颐来献俘,清风先生坐冰壶。

掀髯一笑留坐隅,被以组绶恩礼殊。金闺窈窕连黄枢,尔我相倚出入俱。

自从倭风入中区,飘然弃予瓦砾如。时移世变日下趋,何意更逢君子徒。

亦知所好非所须,意气相感终不渝。河东昔感中厩驹,我歌双鱼双涕濡。

古人中人今岂无,时哉不遇索莫俛首栖寒庐。

忆家园廿六首 其九 银杏

明代 顾清

鸭脚当年自一时,瓦盆雕砌影毰毸。黄封不遇头纲使,争得淩云百尺姿。

送夏良惠

明代 顾清

君从澄江来,还望澄江去。澄江渺千里,孰是君归处。

连连波上山,历历沙边树。长安多亲知,青云在指顾。

一行拂尘衣,高意竟莫禦。淩江望农烟,憩石呼晚渡。

芳阡安儿童,佳木散徒御。问讯钓鱼竿,汀洲未云暮。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