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十月朔还至通州雨三日不止

十月朔还至通州雨三日不止

明代 顾清

雨滴篷窗浪打舷,听风听水不成眠。家人相忆心千里,肯信连宵潞渚边。

诗人顾清的古诗

春日与客谈旧事有不能忘者纪以小诗 其三

明代 顾清

二十年前赋赏花,诗成不敢向人誇。春风东阁分题试,却望青山感物华。

寄阮廷言 其三

明代 顾清

两都相隔路三千,客邸寻常一笑欢。双桨画舟清泖上,可能翻似北河难。

送石训导之临湘 其二

明代 顾清

天岳山前倚短篷,目穷飞鸟没晴空。平生万里江湖念,都付春风化雨中。

村居杂兴六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屋东小堤长半里,疏柳成行荫秋水。无风时复一叶飞,有风终夜鸣不已。

猛虎三首 其三

明代 顾清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伤身。虎纵不敢射,可射宁独麟。

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送周兵马之金陵

明代 顾清

将军宝剑双龙鳞,锦衣红蹙绣麒麟。甲第东华接诸贵,楼船南国隘通津。

干戈万里风尘静,两都冠盖如云盛。朝出长干访原涉,暮入乌衣过剧孟。

书生昔未试吴里,悲歌三入凤台游。醉拔霜毫赠君别,三山落日不胜愁。

和杨时望新居杂咏 其三

明代 顾清

卜居须仁里,结友须良契。湘累江潭行,纫佩必兰蕙。

蓬麻两因依,腐蠸终蝥蜹。君看稷下生,肯乞墦间祭。

吾徒幸閒居,尘境息啁嘒。玄文倘许窥,乌藤尚堪曳。

别驾高君解绶归众皆叹惜竞为诗以送之予亦继作

明代 顾清

听鹤亭前酒一卮,柳条花萼共依依。也知物色皆天予,但觉风光能愿违。

羁绁可能长客路,云山从此谢尘衣。漻然冰玉脂膏地,犹喜吾人有是非。

法驾导引 其五

明代 顾清

歌万寿,歌万寿,稽首玉宸尊。下视九州云五色,群龙济济会天门。

一气俨长存。

村居杂兴六首 其六

明代 顾清

灵均沈湘陶令死,篱下寒香久无主。江边一笑倚清秋,烂漫西风几今古。

村居杂兴六首 其四

明代 顾清

盆池养莲期看花,两年不发吁堪嗟。浮萍叶死水痕长,微波蹙蹙跳鱼虾。

过子南旧居还坐新宅有怀一閒处士书示子南

明代 顾清

百年能几何,今我忽已老。重来旧游地,恻恻伤中抱。

风光宛畴昔,但觉朋游少。原田看日辟,垣屋且增好。

周览回堂序,流尘蔼芳草。佳儿瑶环秀,未食看已饱。

诗囊及酒斝,还此坐倾倒。林光奄西驰,起视白日皎。

深情念萝附,远意托鸿矫。勉旃期努力,慰此重泉杳。

会许一庵葬

明代 顾清

素车摇曳古城东,犹记题诗寿一翁。往事只今成晓梦,后生何地挹淳风。

遗言了了人能诵,馀业萧萧道未穷。一片洞泾原上石,有谁提笔赞林宗。

送周都尉告祀孝陵

明代 顾清

明明我圣祖,承天驭华夷。赫怒定海宇,忧勤固皇基。

典则遗子孙,万世如一时。恭惟衣冠藏,郁郁镇地维。

云车与风马,日夕恒来思。神灵居帝傍,监观靡有遗。

日闻寝园中,风雨尝纷披。松柏帝所念,行列恐有欹。

玉帛命专使,洁斋代亲祠。周侯戚畹英,寅清帝心知。

况此共欣戚,宁为跋涉辞。都亭三月初,春光照轩帷。

祖席列群彦,载咏皇华诗。峨峨紫金山,宫阙何崔嵬。

侍卫固有职,汎扫宜如仪。圣情切注想,归矣无需迟。

叶竹窗出示月中折枝桂花上有司马兰亭题字 其一

明代 顾清

嫦娥宫殿隔人寰,玉户金箱夜不关。桂子定知何岁落,至今清影竹窗间。

待隐园为邃庵冢宰赋

明代 顾清

先生奇才天下闻,先生早达非隐沦。名园十亩手自辟,远意正在桑榆曛。

苍生日夕要霖雨,碧山岂得留閒人。君不见晋公绿野晚始就,魏公老圃当秋芬。

人生适志亦有日,弹丸鸮炙空劳神。隐待园,园待隐,尘海茫茫几时尽。

会须重梦竹间翁,烟雨春风谢招引。

春日杂书 其二

明代 顾清

日日花枝上,新声变转娇。何如逐鸣凤,天上协箫韶。

题莆田郭氏世美卷 其四

明代 顾清

一命初沾竟力辞,清漳心事鬼神知。平生不惯谈茫昧,欲与先生赋瑞芝。

己酉西行

明代 顾清

出门别亲友,长揖官道傍。送者或低回,行者何慨慷。

功名来趣人,安得恋旧乡。千金装湛卢,万斛驾艅艎。

扬帆出三泖,凌空度天潢。挥刃斩蛟鼍,回首招凤凰。

浮云东南来,矫若游龙翔。前飞若先驱,遥遥西北行。

西北帝王居,楼阙天中央。年华际太平,贤俊争趋跄。

一行策奇勋,六辔驰康庄。致君尧舜上,载歌卿云章。

夙志自耿耿,况当膂力刚。雨过碧天净,月明仙桂香。

豪饮尽百瓠,长歌激清商。去去君莫疑,船头起虹光。

为卢悦清题竹四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卢郎老益清,正似雪中竹。岁寒林下游,还许王猷续。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