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师邵以南村归兴韵赋邻好十篇奉答 其四 鸡唱

师邵以南村归兴韵赋邻好十篇奉答 其四 鸡唱

明代 顾清

子声岂云恶,我食惭无功。怀哉祖豫州,起舞深夜中。

诗人顾清的古诗

篁墩先生挽诗

明代 顾清

理学龙门后,文章太史公。蜚腾当景运,简注切渊衷。

载笔皇猷润,传经帝业崇。芬华沾草木,名姓熟儿童。

琬琰镌磨遍,川源涤溉空。为霖须海内,骑尾忽天东。

往事浮云改,遗书列屋充。掀髯怀指授,擿埴叹颛蒙。

怅望仙衢远,追攀逸驾穷。南山秋月夜,愁断白杨风。

题画送祁通判朝明年正月时宦瑾伏诛海内拭目以观新化

明代 顾清

雪后蓬莱万景鲜,綵云红日在尧天。江湖不及元正会,遥听升歌采菽篇。

送程克晦

明代 顾清

春阳迟迟风奕奕,滦河潞河冻俱释。河边官柳千万株,一一长条曲尘色。

小车载酒沿堤去,目逐行舟不能住。攀条弄色临晚风,却忆前年别君处。

君家奕世廊庙人,暂蹶霜蹄何足云。南山积书充四库,西洛奥旨穷三坟。

山深昼长风日美,把卷临流思千里。有书数寄南来鸿,慎勿待、建邺西风吹桂子。

邃庵

明代 顾清

达人隐城市,端居穆幽深。虽当车马交,而无尘土侵。

侧径入迤

南村归兴十首 其二 潞渚风帆

明代 顾清

岸添山雨阔,帆送晓风轻。利涉从兹始,遥遥思帝京。

闻宗孝御史复冠带 其二

明代 顾清

雨露冰霜总化工,逢干何必羡夔龙。向来陈迹浮云变,看取层崖雪后松。

送陈子文

明代 顾清

昔年倚棹清江浦,两岸丁丁沸斤斧。漕舟岁计动逾万,此地寻常当七五。

年深法久人情玩,弊孔纷纷劳葺补。君今捧檄向淮壖,正是青云初著鞭。

相逢数语尽肯綮,平生经济岂徒然。唐家善漕称刘晏,第一造舟推庙算。

纲条宽衍物力纾,费止一时人永便。今人何必非古人,今代文襄晏后身。

连云大厦须营构,试手江边聊看君。

题张性夫小景四绝句 其四

明代 顾清

积雪断山路,柴扉昼不开。明朝稍晴霁,先看屋东梅。

毬杖行

明代 顾清

击毬本戎戏,毬杖取南中。云帆下河曲,专使董成功。

此物本轻细,连艘竟何庸。春秋富当宁,典学希商宗。

荡心圣有戒,传闻岂雷同。舟行不可问,为尔心忡忡。

东山辞

明代 顾清

岁峥嵘兮白日驰,朔风晨起兮霜雁飞。长河千里兮愁欲断,公何为兮忽言归。

挽公兮屡撝,怅别公兮见何时。渺渺兮寒江,心眷眷兮欲安施。

惟人生兮悦贤,孰憎爱兮予私。抗予章兮天阍,指肝膈兮敷陈。

忱恳切兮臣志,沛汪濊兮天之恩。忽东山兮回首,渺白云兮孤村。

别来兮几时,丛桂枝兮轮囷。顾幅巾兮犹昔,莞一笑兮忘言。

公将行兮裴

梦作朝退步至南亭诗有步入南亭路不难落花红衬紫苔斑之句感而有作

明代 顾清

一自看花入上林,溪山长是梦中寻。不知谁辟南亭路,又向朝回发短吟。

对菊用秉之韵 其二

明代 顾清

竹格绳床间采楹,野亭新立自题名。晚来一枕西风里,欲起湘累问独醒。

周文焕致槐栽十二本列植道南美而且巨不日成阴矣诗以谢之庚午正月 ...

明代 顾清

蜀江桤木三年大,魏国槐阴四海平。先遣黄花劝秋驾,老夫还此听音声。

次韵叶竹窗有怀鹤滩惟馨

明代 顾清

城头西日淡寒辉,回首同游迹渐微。华表不归丁令鹤,带围空褪沈郎衣。

多情转益黄花病,上药难医白发稀。惟有九山长不变,自从相识见崔巍。

同以祥赴试过张性夫宿 其三

明代 顾清

梦破沧洲明月低,水村依约有鸣鸡。江神借我天风便,墙柳枝枝尽向西。

六月十日过分水王主事舜夫留宿明日以十绝句追送次韵答之 其三

明代 顾清

扁舟临发更迟迟,无复人间富贵机。却忆少年春试日,月明携卷候彤闱。

中秋夜客散步月中庭忽忆陆舜卿南归乞诗时正多雨索笔书赠

明代 顾清

高飞独鹤想华亭,出海冰轮到晓清。林影波光四千里,看君一路镜中行。

乡里诸公寄生辰诗各次其韵奉谢 其七 次韵诸邦鲁

明代 顾清

吴田秋晚稻如京,似共痴儿更有情。瓮里但知春酒满,人间不管世途荣。

书灯列屋看诸子,诗卷分题属友生。得向眼前同一醉,也应无羡海波清。

岁云晚矣园居独谣追始惟今斐然有述八章 其八

明代 顾清

青镜衰容每自怜,世人描画岂其然。朱衣象笏承君宠,野泊林栖本性天。

閒引鹤行松径里,偶寻梅憩石桥边。西风日送长安信,但报升平一万年。

法驾导引 读蕳斋法驾导引词有感拟作五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骖龙驾,骖龙驾,龙驾引鸾旌。罗列三光俱在下,青云回首玉皇城。

风露杳冥冥。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