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中秋夜客散步月中庭忽忆陆舜卿南归乞诗时正多雨索笔书赠

中秋夜客散步月中庭忽忆陆舜卿南归乞诗时正多雨索笔书赠

明代 顾清

高飞独鹤想华亭,出海冰轮到晓清。林影波光四千里,看君一路镜中行。

诗人顾清的古诗

题陈克明竹

明代 顾清

日永湖山桧影斜,微风时堕紫藤花。道人无限江南意,更写筼筜向客誇。

题戴司寇所藏张翚小景四幅 其一

明代 顾清

岱岳东南日观峰,鸡鸣遥见日轮红。仙家应说人间世,银箭金壶漏未终。

观书有感 其一

明代 顾清

兀兀灯前千古思,古人心在不同时。同时只好今人笑,暮夜怀金尚畏知。

出郊书所见 其一

明代 顾清

危垣高树接重城,转入前村路几程。总是贵人行乐地,隔林斤斧尚丁丁。

观书有感 其二

明代 顾清

春蚕默默五丝成,络纬中宵百变声。分席孔堂谁第一,两言博约尽平生。

题画送祁通判朝明年正月时宦瑾伏诛海内拭目以观新化

明代 顾清

雪后蓬莱万景鲜,綵云红日在尧天。江湖不及元正会,遥听升歌采菽篇。

戊午元日候朝和冬至韵

明代 顾清

尘途役役苦迎将,五色谁从补舜裳。坐拥槐枝候明发,忧端不数漏声长。

师邵以南村归兴韵赋邻好十篇奉答 其六 请益

明代 顾清

我壮本无似,况此岁月过。垂橐视稛载,其谁得之多。

六言 其八

明代 顾清

为爱夕阳晴好,不知行过秋亭。墙角桃花片片,枝头梅子青青。

然定默然题吴僧画兰二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吴有高人,得笔三昧。洒墨飞空,坠不沾地。化然幽兰,殊妙特妍。

相所于归,繄定默然。煜煜者兰,岩岩者石。咨尔丛林,兹焉作式。

戏效荆公作四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高柳骈密荫,疏篁延清风。留客广厦宽,沈李冰壶空。

梁石介清池,绿波缘芙蓉。日转禽语乐,幽林回短筇。

逍遥崇台上,兴入江南峰。

九日卫景玉西庄赋

明代 顾清

前年重阳燕城南,去年重阳小山前。今年重阳西郭下,青山碧树开芳筵。

前年坐客黄与李,去年去作南曹吏。今年坐客罗八九,一半相看非旧岁。

不才濩落无所施,三年坐食尻生胝。主人爱客我不去,年年对举黄花卮。

西清步出长安道,一带青山远相撩。霜风拂衣声摵摵,寒日映帽光杲杲。

入门下马耳已清,刘东胡琴薛鸾筝。新声共爱白翎雀,浮云不动黄龙城。

黄龙古城秋草里,狐狸钻穴荆棘横。石家郎君从失足,四百馀载胡风腥。

西风慷慨对斜日,只此便合倾千觥。主人有酒,客无庸辞。

千古在前,后亦如斯。中间可乐,其与几时。谓君不信上高处,燕丹郭隗冢累累。

儿子天彝病起有诗报信用韵答之 其一

明代 顾清

南州多暖北州寒,十月黄花锦作团。独把一枝情万种,见花何似见人难。

玉扇坠歌

明代 顾清

天星夜坠乌玉渠,灵光化作双鲤鱼。目光夹日摇明珠,昆冈八月秋气孤。

万夫入水群龙逋,玄鬐一跃升天衢。金索贯颐来献俘,清风先生坐冰壶。

掀髯一笑留坐隅,被以组绶恩礼殊。金闺窈窕连黄枢,尔我相倚出入俱。

自从倭风入中区,飘然弃予瓦砾如。时移世变日下趋,何意更逢君子徒。

亦知所好非所须,意气相感终不渝。河东昔感中厩驹,我歌双鱼双涕濡。

古人中人今岂无,时哉不遇索莫俛首栖寒庐。

丙子元日示云孙时其弟应芝将晬阳寅辰录四

明代 顾清

春衫簇簇称时裁,喜道新年上学来。接得屠苏满堂拜,不知小弟已先杯。

庭下决明

明代 顾清

独立西风里,萧然自不堪。是谁增客思,呼作望江南。

中秋夜客散步月中庭忽忆陆舜卿南归乞诗时正多雨索笔书赠

明代 顾清

高飞独鹤想华亭,出海冰轮到晓清。林影波光四千里,看君一路镜中行。

梦入大第若官府有冠帔如命妇者肃容出果实为礼皆大如瓜将别赠以砚 ...

明代 顾清

海霞流光五色烂,瑶花风吹香不断。曲廊转入迷近远,朱帘素壁光凌乱。

青衣传言凤凰啭,云鬟十二梳未遍。金龙水寒粟生钏,银屏窈窕深不见。

朱扉哑然开半言,屋梁初日晃如练。当轩揖我使我先,神清度远不敢眄。

遗我五花文玉砚,雕盘异果珠琲粲,入手光辉不能辨。

鸣鞘一声来天上,回身踏破梅花帐。

圌山长甚出孟渎即见之舟人呼为随山谓连绵不断若随人上下也阻风泊 ...

明代 顾清

青山傍我舟,势若随人去。因之得随名,万古滨江住。

我来潮正落,龈腭尽呈露。仰攀鱼龙窟,凛有覆压惧。

登高足力倦,望远关百虑。重来复何时,记取停舟处。

题书堂二小画 其二

明代 顾清

蒹葭倚空未老,蓼花被水初红。我觉蜻蜓得意,翾飞来往薰风。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