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答张拱辰 其二

次韵答张拱辰 其二

明代 顾清

中朝文献几名家,每见殷勤访国华。尽有声名动京邑,未应消瘦学梅花。

诗人顾清的古诗

三日对客语

明代 顾清

田农仓积起耕耘,蚕女机丝粲五纹。万化流行视家政,百灵趋走听心君。

墦间醉酒妻孥恨,暮夜辞金天地闻。此外有占吾弗问,直须亲与见羲文。

秋夕露坐作

明代 顾清

玄天大无匹,要亦有穷处。不知穷处外,旷莽复何寓。

茫然仰太虚,㗳尔消万虑。规规尘网中,龌龊焉足谕。

次韵世卿方伯西园牡丹

明代 顾清

名花开日百花残,春到清明意已阑。馀赏自非天力与,芳心争得会工攒。

开元胜会连资福,锦石幽丛转静观。翘首荆溪三百里,几时相对捲帘看。

同年宋良佐巡按得代以书留别赋此寄赠 其六

明代 顾清

圣人初政日方升,独立台端仗老成。一道歌谣听不尽,须知四海望升平。

哭次儿天叙寄两弟五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虎狼亦爱子,乌鸟亦恋雏。生子不能庇,悲恨当何如。

伯也归故乡,漂泊无宁居。仲子最孝谨,性复爱诗书。

百方挠其中,一病辞寒庐。垂死与母言,血泪沾衣裾。

沈思不忍道,命也有生初。

癸未元日用壬午韵

明代 顾清

欹枕残宵万迹陈,白头那复笑陈人。书囊上下三千岁,甲子依稀时百辰。

冠剑此时天上会,湖山前日梦中春。涓流钜海无穷意,俯仰乾坤只病身。

题王敬止所藏陈明之菊二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王郎东使年,金绯照云海。馀辉贲园芳,岁晚犹采采。

题浔阳送客扫雪烹茶二小画 其二

明代 顾清

兰苕无计续鸾胶,雪水重逢锦帐羔。合与诗家作谈柄,老韩谋国未应高。

哭次儿天叙寄两弟五首 其四

明代 顾清

十年住京国,日与忧患随。逢人得家信,十书九攒眉。

芝兰日以瘁,荆棘日以肥。宿累本在我,馀殃及吾儿。

种树已结子,养雏已能飞。一朝委尘土,烦冤当告谁。

两峰书屋

明代 顾清

青山相对起,我屋住中间。读书有时倦,曳履看青山。

峰头云气来,飞翠入窗户。相逢载酒人,却度前冈去。

摊书石床上,偶坐窗前树。微风山半来,松花落无数。

斜阳度西岭,返照松下石。莓苔新雨过,灼烁炫金碧。

湖东海月出,山半竹窗虚。斜白棂间壁,分明见蠹鱼。

明月照前峰,影向北峰落。幽人夜启扉,惊去松梢鹤。

湖头三尺雨,峰顶云一寸。雨止山依然,琴书得馀润。

自有两峰来,几人此高卧。掩卷问青山,岩花向人堕。

米元晖小景一幅浅色积成高五六寸长不二尺而渺然有千里之势为赋六 ...

明代 顾清

芳树春酣雨后,薄云横带山腰。极目青萦白缭,江南何处迢迢。

定庵用东坡过清虚堂韵重赠奉和

明代 顾清

江头凫鹥踏晴沙,江岸黄蜂喧早衙。行人倚棹不忍发,红旗罥落樱桃花。

十年京华足乡梦,麻绖被体方还家。沈悲结痛无与愬,夜啼愧杀城头鸦。

紬书有诏不得住,彤管中夜飞金葩。忆君恋土肠万结,短发几对残灯爬。

明晨复当拜公别,何异渴吻思龙茶。赠言珍重灿珠玉,不知驽马空鞭挝。

端明退居乡俗美,安石不起苍生嗟。祝公眉寿强饮食,慎勿高想淩青霞。

题徂徕山人小景二幅 其一

明代 顾清

山头已自雨霏霏,江上美人犹未归。趣放兰舟迎接取,免教云雾湿仙衣。

寄阮廷言 其二

明代 顾清

顾渚春风粟粒芽,宜兴小扇簇金花。多情每作临岐赠,不问回溪两翅斜。

题画鹊

明代 顾清

朝阳欲上万年枝,九色光芒射绀衣。昨夜银河济灵驾,露华寒湿未禁飞。

同年宋良佐巡按得代以书留别赋此寄赠 其一

明代 顾清

黄叶柴门忆驻鞍,瓜期屈指又秋残。玉尊不及沙头饯,明月长留海上寒。

枫桥望虎丘

明代 顾清

阖闾葬后三千岁,霸气销沈虎亦亡。留得当时旧园寝,重重楼阁祀空王。

松南书屋为章先生赋

明代 顾清

吴松自昔诗书国,得似君家亦未多。缃帙牙签数椽屋,百年相继住烟萝。

天莫雨 其二

明代 顾清

地莫水,水襄陵,水襄陵兮人不矜耕。人不矜耕,连廒百万谁与盈。

捶肉及骨宁尔矜,人苟弗矜,呜呼水兮空复情。

石淙辞

明代 顾清

山之石兮孱颜,飞淙交兮石之间。龙跃兮虎斗,砰雷击兮云翻。

寻源兮何处,望极浦兮扬澜。碧之鸡兮金之马,点苍纷兮高下。

众壑兮争流,指沧溟兮一泻。舟万斛兮鸿毛,群龙乘之兮以变化。

繄山川之伟绝兮,宜夫子之挺生。起一邦而天下兮,亦足称其神灵。

京江既已改筑兮,犹眷眷乎兹土。颍峨嵋、吴蜀山兮孰云今之非古。

石弗泐兮淙弗枯,散为江海蒸为霖雨兮润八区。

吾诚不测夫子之妙用兮,固将等廊庙于江湖。渺南云兮万里,长寄兴兮桑弧。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