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季翔小疾在告闻编所作因寄一绝

季翔小疾在告闻编所作因寄一绝

明代 管讷

花竹林窗笔砚清,初秋一雨便凉生。锦囊平澹诗千首,近日新编几卷成。

诗人管讷的古诗

送僧景怡住持黄梅四祖寺

明代 管讷

杖锡双峰去,登登向白云。焚香礼祖罢,说法与僧闻。

萝幌清风入,松门碧霭分。若无行脚念,终老远尘氛。

仝将军歌

明代 管讷

仝将军,壮且武,前年去年杀两虎。受赐黄金百两归,酾酒椎牛宴同伍。

意气骄矜不可当,自谓千人何足数。今年搏虎东城下,虎亦凭陵肆其怒。

一抉将军双目睛,可怜竟作荒郊土。乌乎勇不可恃,利不可取,汝不侮渠渠敢侮。

汝不见东海之滨钓鱼父,白头龙钟八十五。

江行 其四

明代 管讷

三江风起白鸥飞,远水征帆一片归。怪底黄尘涴吾足,白头未得上渔矶。

竹鹤图为医士仵思道题

明代 管讷

此君风致极萧闲,合与胎仙共一班。千岁影迷苍雪里,九皋声在绿云间。

平安莫谩传书去,径造休教报客还。挂向芝房无点俗,长年相对悦清颜。

少小从行伍二首 其一

明代 管讷

少小从行伍,而今作饮徒。博钱寻剧孟,买剑问风胡。

结伴军中戏,嗔人醉后扶。黄金三万镒,誓娶陆家姑。

来德堂为中都国学分教林敬伯赋

明代 管讷

木之有本,其干乃强。水之有源,其流乃长。吉士好脩,德日以茂。

德为本源,克昌厥后。猗欤林氏,奕奕名门。维祖维祢,曰子曰孙。

匪德之来,曷裕其昆。斯堂翼翼,以示将来。保而勿射,维德是积。

我言尔铭,于堂之壁。

题史仲愚舍人终南山色图

明代 管讷

长安壮观是终南,千里秦川尽蔚蓝。过雨丹青开绝壁,浮空紫翠设层岚。

八关地设东西险,三谷天分混沌含。待得锦衣归去日,看云好凿石为龛。

江行 其二

明代 管讷

千里江行快雪晴,白银为海玉为城。舵楼高处看山兴,又比常时分外清。

访洪山海禅师用季翔韵

明代 管讷

今朝立春风物熙,东岩阁前寻远师。烟霞丘壑旧游处,金碧楼台新构时。

东风官马去何疾,落日家童行欲疲。我亦清斋不饮酒,与尔结社同幽期。

和鹤年丁先生宿东岩韵兼呈洪山海禅师

明代 管讷

借榻东岩第几层,山中主者佛图澄。浮荣过眼宁非梦,清苦前身本是僧。

斋罢云扃时听讲,诗成雪屋夜悬灯。虎溪有约仍三笑,自愧为官老未能。

江行三首 其一

明代 管讷

晚过三江口,江空水急流。船头灯火起,只尺是黄州。

晓发泾江

明代 管讷

月黑天难曙,泾江晓发迟。橹声和雨合,帆意待风吹。

小酌杯仍醉,冥搜句颇奇。黄花如有约,开及到家时。

二隐图

明代 管讷

溪上放舟回,山中负薪暇。一笑偶相逢,于焉遂清话。

宁知有秦晋,况复论王霸。回首总忘机,青山夕阳下。

丙子秋八月偶书

明代 管讷

今夏既无雨,兹秋复亢阳。虽云流大火,未觉应清商。

午近风偏热,宵分露不凉。四郊禾未秀,一圃菜全荒。

云起天光赤,尘飞野色黄。井深添汲绠,江浅驻归航。

解渴思茶椀,销愁仗酒觞。蹉跎厌城市,萧散慕林塘。

头白怜乡远,心丹愿主康。老怀无以遣,捉笔偶成章。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十九 石头口

明代 管讷

曹公兵败处,今识在嘉鱼。赤壁三分后,乌林百战馀。

桥浮春渡阔,舟泊夜江虚。千古英雄事,悲凉太史书。

和韵过彭泽怀靖节先生

明代 管讷

官船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腰折竟辞彭泽米,眉攒宁种远公莲。

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

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传。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洪武丙子三月三日千秋节

明代 管讷

芳年临上巳,令节庆千春。历纪天开子,杓回月建辰。

四城佳气合,三殿曙光新。禁钥通关早,宫壶转漏频。

驾从星户入,乐向露台陈。中使催班急,西驹立仗驯。

烛楼钥吐日,香几暖霏尘。柳色笼雕辇,兰薰袭绣茵。

虎貔雄武弁,鹓鹭肃朝绅。王室分封盛,宗藩展礼亲。

南山齐献寿,四境共称仁。胜事宜修述,才疏愧小臣。

铜爵妓

明代 管讷

铜爵高台上,西陵古墓边。君恩徒自重,妾貌竟谁怜。

羞掩歌时扇,愁登舞后筵。惟馀漳浦月,三五夜空圆。

伴读周庠求题其师叙南游克成先生双溪草堂

明代 管讷

闻道双溪似瀼西,草堂小筑足幽栖。扬雄奇字知谁问,杜甫新诗漫自题。

满座荷风鱼跃浪,一帘花雨燕争泥。白头无意蒲轮召,只恐文光动壁奎。

送闻侍者游方

明代 管讷

习得僧仪已绝群,龙门宗旨更多闻。飘然一锡诸方去,踏遍青山万里云。

管讷

管讷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时敏。少即能诗。洪武中征拜楚王府纪善,迁左长史,事王二十余年,以忠谨闻。年七十余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有《蚓窍集》。► 20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