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郭谏臣
雨洗川原一望新,宦游风物易伤神。閒花似笑忙归客,新燕还寻旧主人。
远树妆成天外景,飞花流出洞中春。满怀佳况应难遣,典却春衣莫论贫。
春游灵殿寺
野寺梅开后,萧条客到稀。白云当户满,香雪绕空飞。
荒藓春来合,残僧日暮归。为言征税苦,终日掩柴扉。
送董太仆归省华亭
十年抗节戍蛮荒,仗剑归来鬓未苍。赤胆朝天时共瞩,锦衣归昼里生光。
秋高淮海鸿飞远,月满华亭鹤唳长。知向故园晨省处,好将莱綵慰高堂。
登上方寺
路入楞伽寺,明湖映远峰。两崖松桧合,一径薜萝封。
亭逼青霄近,林藏绿荫浓。开樽共吟眺,烟树暮重重。
春日过同年伊祠部
日暖江城雨乍收,花开三径为停驺。文园君自犹多病,宦海予今来倦游。
世事看来同失马,机心忘却不惊鸥。相逢鲍叔应怜我,奔走风尘欲白头。
归舟晚眺
侵星时鼓棹,毕景未收帆。日落烟横浦,天高月挂岩。
多情新绿酒,落魄旧青衫。醉后清狂态,凭谁笑阿咸。
兰溪道中
山雨朝来歇,江流午渐平。帆从天际落,人在镜中行。
孤鸟入云没,群峰接汉清。扁舟时晏坐,何处棹歌声。
徐少参宦游初归赋得东园春奉寄
江城佳胜在名园,花木逢春各竞妍。鸭绿波光浮丽日,鹅黄柳色弄轻烟。
游人久许携樽过,旧客还容借榻眠。寄语初归东道主,暂时相赏是良缘。
峡江舟中晚坐二首 其二
午向金川过,宵从玉峡来。沙边双艇泊,灯下一樽开。
剑气凌南斗,薇垣逼上台。遐方时恋阙,飞梦到燕台。
上巳前一日与客同集虎邱山楼
山楼携客饮,春色正堪怜。叠嶂浮云外,明湖落槛前。
松门斜映日,花径暗流泉。欲扫千人石,欣然一醉眠。
春日过王棘卿园亭二首 其二
绀园春欲暮,光景入繁华。雨后多芳草,风前自落花。
攒峰危柱石,曲水烂蒸霞。未尽登临兴,西林日已斜。
天街步月口占
天街露冷思难禁,对月空悬万里心。故国此时方捣练,满庭梧影夜深沉。
月夜醉归漫兴
雨过天街夜气清,醉看明月逐人行。更传宫阙铜壶漏,风送关山年笛声。
逆旅长年淹宦迹,故乡终日计归程。扁舟未遂江湖兴,莼菜鲈鱼空复情。
新淦舟中晨起
篷窗初睡起,旭日照金川。缥缈云依树,微茫水接天。
乡心莼菜外,秋色蓼花边。点检登临兴,凄凉异昔年。
南园口占二绝 其一
池台久雨后,芳径生新草。閒上画楼看,窗里青山小。
夜泊南桥移樽桥上玩月
湖上风生席,帆收月满船。桥临芳树杪,酒送白云边。
春老花将尽,宵分客未眠。故人同话旧,潦倒醉青毡。
再寄方司训
酷有登临兴,频随杖履游。杯浮觉海月,舟泛石湖秋。
苦作笼中鸟,难同水上鸥。何时重会面,一写别来愁。
峡江舟中遣兴
一从纶命下公车,奔走风尘畏简书。五岭自惭随岳牧,三江无复伴樵渔。
绕篱松菊渊明径,环堵蓬蒿仲蔚居。几忆故人空在目,天涯何日赋归欤。
江上晚晴
雨歇山逾润,江行日欲晡。波光时潋滟,烟景入虚无。
画鹢村将近,青蚨酒易酤。醉馀还自笑,天地一狂夫。
春日郊居县尹陈公过访
投簪谢人事,归著芰荷衣。岂谓青云客,时过白板扉。
草堂论旧雨,香径蔼春晖。向晚回花县,双凫拂棹飞。
鹅湖雨后舟行
雨洗湖光净可怜,远山湖外敛轻烟。离披芦荻疑连汉,浩渺兰舟欲上天。
鸟逐帆飞明镜里,渔收网挂夕阳边。呼僮酾酒消閒坐,散发篷窗一醉眠。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早春日晨起遣怀
饮陆启孙含青轩和方司训韵
春日閒居方子静过访
东轩对菊与僚属晚坐
江中夜行
想山中新茶
赠别张明府二绝 其一
静海道中晚眺
东归过上饶柬别沈三洲少参
与顾水部期登楼玩雪不赴简一绝
南都归途中作
仲夏与客泛石湖
吴江访李中丞晚归二首 其一
舟中晨起
家弟归自秣陵携酒同登虎邱
舟行三江口占
舟中苦雨
雨中上严滩
江上偶述
雨后独坐漫兴二绝 其一
琴川夜归
新夏登虎邱山阁
过徐相国旧宅有感
丹阳与家兄弟舟中叙话
夏日书斋二绝 其一
长桥月夜
途中有怀灵殿寺梅花三绝 其三
雨后登城野望
夏日过村居即事
除夕二绝 其一
秋晚虎邱山楼小坐
渡漳河有感
临江道中夜坐
宁阳公馆雨夜独坐
雨后独坐漫兴二绝 其二
送兰溪金明府赴召北上
舟中晚眺
端阳后一日同省中诸丈游陈戚畹别墅
春日游石湖因登张幼于浮黛楼
春城送张幼于游钱塘兼寄张水部德夫
送马宪副同年之楚
十六夜抵虎山桥
送王大参同年南还二首 其二
夜泊方桥
晚过枫桥
春日过金桥访友留饮题壁
送丁明府同年之任阳信
山行过仙槎寺
晚过内邱
东楼小坐
正月十一途中念家君初度偶成
早发南行口占
天街月夜
春日宴宫詹吴公园亭
送王司业同年北上三绝 其一
送王古庵侍御之夜郎
朝发古庵
月夜中庭散步
冬夜与诸友同集冯郡伯园亭分得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