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渡漳河有感

渡漳河有感

明代 郭谏臣

轻浮一苇渡漳河,时听舟人起棹歌。山自太行西望远,路从全赵北来多。

春深诸冢埋青草,岁久三台浸碧波。日暮停车倍惆怅,英雄千载类消磨。

诗人郭谏臣的古诗

南园口占二绝 其一

明代 郭谏臣

池台久雨后,芳径生新草。閒上画楼看,窗里青山小。

晚发昌平望京师

明代 郭谏臣

祀罢诸陵逐晓回,遥瞻旭日照金台。香轮旋辗平沙软,仙旆晴披宿雾开。

秋色先从边塞老,山光还绕帝城来。一官愿效山公启,三赋惭非杜甫才。

赣城秋晚

明代 郭谏臣

散衙行市里,正值暮秋时。露冷芙蓉老,林疏橘柚垂。

西风鸣画角,细雨掩青旗。书去乡关杳,悠悠千里思。

晚发赣城

明代 郭谏臣

野烧寒光惨,篷窗落景催。舟随流水下,鸟带夕阳回。

老去频看镜,閒来独举杯。连朝苦驰逐,忍听暮猿哀。

赠方司训子静次许太仆韵

明代 郭谏臣

学道同商皓,谈经拟汉儒。予惭葭倚玉,君喜浦还珠。

春水从鸥远,閒云伴鹤孤。扁舟五湖上,尘思似应无。

寄徐大参同年二首 其二

明代 郭谏臣

畏途日日起风波,寄语君侯奈若何。黄雀衔环谁复有,青蝇玷璧际来多。

射工沙际窥人影,魑魅山中喜客过。须识此中真险恶,还家啸傲旧烟萝。

月夜同诸友小集二首 其二

明代 郭谏臣

寂寞书斋静,柴门喜客过。开樽还旅坐,对月起高歌。

树影当阶乱,霜华拂袂多。酒阑宾客散,试问夜如何。

晚过枫桥

明代 郭谏臣

落日枫桥路,船窗暮雨昏。秋萍拥沙觜,霜叶坠篱根。

山寺炊烟起,江村宿鸟喧。临风思往事,独坐暗消魂。

春朝即事

明代 郭谏臣

为爱连宵月,朝来起较迟。呼童煮新茗,对客了残棋。

花落清明后,鸠鸣谷雨时。初归双燕子,似与主人期。

英气歌

明代 郭谏臣

男儿挺生天地间,英雄激烈如邱山。养育成就在磨砺,间关百折胡厚颜。

巾帼之遗不足耻,绿林之辈不足死。会须一忍在万全,方是英雄好男子。

君不见应侯昔为魏相客,青蝇白璧遭谗贼。拉胁折齿佯死馀,使车猥载来秦国。

立谈勇略万乘倾,相权赫赫诸侯惊。仇人亡命终授首,故人聊惜绨袍情。

又不见王孙昔日未遇时,淮阴年少争相欺。俛首俯伏出胯下,一市嗤笑无能为。

谁知事汉擒楚猴,油幢虎帐临淮流。百辱仍将中尉报,一饭岂惜千金酬。

丈夫落落心千古,悻悻小辈何足数。乃知能屈始能伸,古来如此非独我。

尝新茶

明代 郭谏臣

雷震山原百草长,金芽摘得未盈筐。窗前鼎沸松风暖,座上杯浮谷雨香。

对案总堪清客梦,入唇犹足沁诗肠。九重闻为求贤渴,应拟星驰达上方。

宴座主董司空宅

明代 郭谏臣

司空爱客兴何长,芳宴时开绿野堂。皓齿满前歌玉树,纤腰相对舞霓裳。

瑶觞频劝人先醉,银烛高烧夜未央。归卧兰舟初梦觉,罗襟犹带酒痕香。

除夕二绝 其一

明代 郭谏臣

泽国今宵岁欲除,小斋无寐独踌躇。朝来天子新开历,还见春风到草庐。

竹梧书舍晓起

明代 郭谏臣

红日三竿睡起迟,幽栖原与性适宜。满庭落叶秋深后,绕屋寒花兴到时。

短褐漫同逋客散,浊醪拟赴野人期。一辞京国归桑梓,理乱经年总不知。

中秋晚过虎邱

明代 郭谏臣

兰舟初雨霁,正值暮钟时。酒为藏阄醉,棋堪应劫迟。

烟迷兰若寺,露冷桂花枝。月出云还翳,空辜石上期。

夏日过武林同年滕学宪邀游湖上赋别

明代 郭谏臣

薰风一苇系长堤,歌舞初停日已西。十里荷香侵座远,六桥柳色带烟迷。

虚名世上同蜗角,浪迹天涯信马蹄。且喜故人相对饮,松林兰若更攀跻。

舟中晨起

明代 郭谏臣

破晓船争发,日高人晏眠。因酣吴市酒,思煮惠山泉。

鸟去青云外,帆飞绿水前。终朝困尘网,到此独悠然。

赠别张明府二绝 其二

明代 郭谏臣

长洲苑外动征车,去后琴堂月色虚。他日怀君无可问,试从江水觅双鱼。

送王古庵侍御之夜郎

明代 郭谏臣

金阊门外柳条春,客旆悠悠指去津。江畔寒梅迎棹发,天涯芳草映袍新。

怜君旧是乌台使,老我今为白社民。别酒临行须强饮,云山万里共谁亲。

赣城官舍遣兴

明代 郭谏臣

东山复起为苍生,一路虚传是福星。江郭有时云自白,公庭无事草新青。

蝉鸣深树凉飙动,鹤唳空阶午梦醒。退食小斋还自愧,蒲鞭不用户常扃。

郭谏臣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