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郭谏臣
醉向篷窗卧,悠悠梦未成。一帘秋月白,孤枕夜涛声。
夙有江湖兴,难忘鱼鸟情。漏催天易晓,隔水又鸡鸣。
夜泊严墓镇灯下闻歌
客路黄昏后,移舟近钓矶。夜长频剪烛,露冷欲添衣。
桑落浮杯绿,车螯入馔肥。醉馀闻妙曲,响遏白云飞。
早春日自遣
东风披拂冻全消,渐觉烟光动柳条。病后未须抛药裹,春来还喜薜兰桡。
山中萝薜原相约,湖上梅花早见招。自分逍遥谢尘鞅,但将诗酒过清朝。
雨后登城野望
雨歇天还霁,沙乾路不迷。乱鸠鸣竹坞,飞燕掠芹泥。
城带春云润,山衔落日低。醉馀时纵目,芳草绿萋萋。
自茅峰回赴丹阳
春山青不了,回首望空迷。落絮黏蛛网,残红逐马蹄。
人行香雾里,路转画桥西。为阻连宵雨,游人半未齐。
过滁阳陆五台李渐庵许敬庵三丈招饮公馆赋别二绝 其二
众山环列翠微屏,故旧相看眼并青。明月满阶宾客散,令人空忆醉翁亭。
清明日舟次邀方司训同往西山
寒食江村路,门多插柳条。市呼新酿熟,客喜宿酲消。
雨洗山光润,风生花气饶。故人原有约,沙际一停桡。
再寄方司训
酷有登临兴,频随杖履游。杯浮觉海月,舟泛石湖秋。
苦作笼中鸟,难同水上鸥。何时重会面,一写别来愁。
游忘归岩
幽谷生灵籁,虚岩落翠微。行吟兴未已,日暮竟忘归。
晚泊震泽
宴罢司空宅,舟回笠泽滨。霞明鸡误晓,沙白鹭迷津。
虾菜湖乡味,羊裘客路贫。篷窗閒立久,月色正宜人。
晚发岊亭
客路通宵雨,河桥柳色青。水深新荻渚,烟暗古邮亭。
对镜冠慵整,凭阑酒未醒。年来困尘网,华发渐星星。
晚过王宴岭
山行逾数里,一岭界天高。叠嶂全封藓,丛林半是蒿。
云归迷鸟道,风起沸松涛。向晚回孤棹,行厨进浊醪。
自仪真舟行大江
水拍春空一镜明,画船风捲片帆轻。金山云护江心寺,铁瓮天低京口城。
两岸树摇烟浪阔,中流日照海潮平。晚来忽听传呼语,知有江南津吏迎。
晨起遣兴
山窗雨过动微凉,对镜俄惊鬓发苍。堪叹浮生苦无几,汉庭空自老冯唐。
送辛黄二民部同年奉使江浙监兑
朝罢金门夜已阑,行行使节向江干。身离禁苑香初散,手捧天书舟未乾。
明月孤舟人并往,福星一路众争看。东南民力君知否,好为苍生着意宽。
十四夜太和舟中玩月
江月才几望,长空银浪生。一轮秋未满,万里夕同明。
影散黄金粟,光摇白玉京。关山当此际,多少别离情。
雨后登虎邱
兰舟维细柳,与客共攀跻。山静花争发,林深鸟乱啼。
群芳含宿雨,双屐怯春泥。杯酒论心久,危阑日己西。
蠡塘舟中晚眺
江乡过雨晚萧疏,霜染枫林锦不如。数里烟帆渔父棹,孤村水竹醑人居。
樽携绿醑时浮蚁,囊解青钱欲买鱼。菊有黄花秋渐老,临风徙倚独踌躇。
晚春归蠡西旧宅
献岁辞家春暮归,故园花已过芳菲。雨馀细草侵苔径,风飏游丝迁薜衣。
漫说莺迁乔木啭,还看燕向旧巢飞。他年谢却人间事,十尺长竿一钓矶。
重阳日与客池亭小饮
江乡逢令节,携酒醉重阳。枫叶经霜变,芙蓉近水芳。
淡烟生竹坞,宿雨暗池塘。检点年来事,园林日正长。
月夜同诸友小集二首 其二
寂寞书斋静,柴门喜客过。开樽还旅坐,对月起高歌。
树影当阶乱,霜华拂袂多。酒阑宾客散,试问夜如何。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送近冈吴太守入觐二绝 其一
赠别张郡理应召北上
月夜渡湖过虎山桥
送董太仆归省华亭
蠡东别墅
吴江道中二首 其一
除夕二绝 其一
金陵下第东归
春日过金桥访友留饮题壁
途中写怀柬董司空刘光禄二省丈
崇德道中喜晴
行次河间路闻外补
舟中晓起
王庄驿遇同年刘宪副
月下复抵娄城灯下独酌
舟抵赣城水西驿二首 其二
雨中与客游石湖同饮盟鸥亭二首 其一
天街月夜
毗陵道中二首 其一
天池道院小坐
都门与王比部马宪副申内翰三同年叙别二首 其二
送王大参同年南还二首 其一
新夏登虎邱山阁
暮秋与徐兵宪郭参戎同登望江楼二首 其一
送徐明府赴海阳二首 其一
八月十六日与客同游西湖
东轩对菊与僚属晚坐
送王司业同年北上三绝 其一
贵溪道中
立夏日后苑漫题
虔城酬赠张幼于
夏日过武林同年滕学宪邀游湖上赋别
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 其二
池上新构小斋
早发南行口占
悟石轩待月归舟漫成
过徐相国旧宅有感
舟中喜晴
夜宿崇明寺旧寓
赠王仪部同年分巡东浙
虔城秋暑
晚过枫桥
送杨大参同年赴粤西二首 其二
春水舟中小饮二首 其一
晚过华荡
秋日寄高大参省丈
雨后登楼晚眺
舟中晚眺
舟次唐行
途中寄别方司训
舟中寄贵州滕宪副同年
早秋日书舍
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 其一
看童子种豆
大庾道中
秋晚虎邱山楼小坐
春日访方司训二首 其二
丹阳与家兄弟舟中叙话
雨后独坐漫兴二绝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