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郭谏臣
一竿斜日映帘低,百丈遥牵入贵溪。社日忽惊玄鸟至,春风时听鹧鸪啼。
墟烟渺渺天将暮,江草萋萋路欲迷。越水吴山行渐近,芒鞋到处可攀跻。
蠡东即事
别业环居绿水村,倚天乔木午阴繁。诛茅拟构藏书屋,傍竹还开听雨轩。
小犬篱边迎客吠,流莺花外似人言。挂冠归后频来此,竟日曾无车马喧。
安仁道中漫述
雨后春风拂面和,江涵晴日弄微波。一帆烟景侵衣薄,两岸山光添棹多。
行箧怕添新薏苡,故园仍长旧藤萝。十年宦海真成梦,好把宫袍换芰荷。
丹阳与家兄弟舟中叙话
江郭移孤棹,时逢谷雨新。莺花三月暮,燕麦万家春。
野店沽村酿,行厨荐渚蘋。谢家兄与弟,客路更相亲。
毗陵道中二首 其一
扬帆初雨霁,缥缈向毗陵。云敛山仍出,沙虚岸欲崩。
渚花迎雀舫,堤柳挂鱼罾。归路梁溪近,名山拟共登。
平望阻风
风色晚来静,湖光时渐嘉。远山衔落日,隔水映残霞。
驿路船争聚,江桥酒易赊。渔樵堪白首,空复恋京华。
长荡舟行
芦苇烟消两岸青,湖光浩荡水云平。晴波远弄青山色,绿柳新添黄鸟声。
浊酒贳来缘有约,残英落尽自无情。西山此去偏多兴,薇蕨离离绕涧生。
春晚省中书感简许司封同年
东风扑面动微和,春服初成试越罗。城背暖消残雪尽,林梢晴带夕阳多。
眼前物态看来变,镜里光阴老去何。肯谢荣名似君少,扁舟湖上傲烟波。
春日郊居县尹陈公过访
投簪谢人事,归著芰荷衣。岂谓青云客,时过白板扉。
草堂论旧雨,香径蔼春晖。向晚回花县,双凫拂棹飞。
晚过华荡
岁晚江乡路,风生画鹢轻。坐看山色远,行爱练光明。
落日孤帆影,寒沙一雁声。归途趁明月,不必惮宵征。
仲夏与客泛石湖
白舫湖中饮,青山座上看。日光浮浪出,湖色入帘寒。
远市烟初起,深林雨未乾。故人同胜赏,潦倒厌微官。
夏日放舟过蠡东别业
扬舲过蠡口,言往习池游。竹径红尘远,柴门绿水流。
一樽时遣兴,竟日可消忧。坐久凉风发,林塘六月秋。
送近冈吴太守入觐二绝 其一
天皇出御未央宫,万国衣冠入觐同。借问循良谁第一,汉庭无复过吴公。
蚤抵锡山
苦暑竟宵征,归帆拂曙星。帘垂秋水碧,坐对晓山青。
徙倚看渔艇,微吟到驿亭。此身浑似寄,沧海一浮萍。
池亭望雨不至
江乡千里旱,处处桔槔声。树底蝉鸣晚,檐牙鹊噪晴。
疾风吹雨散,落日照川明。陇上农家子,难禁怅望情。
家弟归自秣陵携酒同登虎邱
朝来乌鹊喜,天畔鹡鸰归。挈客登高阁,开樽对落晖。
天香流绮席,秋色上罗衣。醉后回孤棹,风帆一片飞。
山房晓起简同游诸君
无端夜雨五更寒,纸帐闻鸡客梦残。松籁风微还入座,花阴日上渐过阑。
漫言桑下逾三宿,还喜樽前聚二难。乘兴忘归君莫讶,万金那易一身閒。
山窗独坐二绝 其一
日永篆烟消,风寒襟袂薄。閒窗无客来,坐久庭花落。
晓发大寺镇
孤村鸡报曙,游子动归桡。河带明星落,烟迎旭日消。
地卑多近水,湖曲不通潮。野店香醪熟,侵晨向客招。
赣城秋晚
散衙行市里,正值暮秋时。露冷芙蓉老,林疏橘柚垂。
西风鸣画角,细雨掩青旗。书去乡关杳,悠悠千里思。
舟次凤凰山对月有感
凤凰山下系孤舟,坐爱冰轮涌碧流。雨过柳塘凉入夜,风生荻渚景疑秋。
鬓华老去知难再,心赤年来愧未酬。十载风霜淹宦辙,凄凉风木使人愁。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永城太邱驿
柳枝词四首 其一
虔城酬赠张幼于
送辛黄二民部同年奉使江浙监兑
正月十一途中念家君初度偶成
晓发娄江将访王棘卿元美
元旦圣节口占二绝 其二
月夜醉归漫兴
过滁阳陆五台李渐庵许敬庵三丈招饮公馆赋别二绝 其一
雨后登城野望
登报国寺毗卢阁
晚发赣城
暮秋与徐兵宪郭参戎同登望江楼二首 其二
赠孙将军岐阳
华荡晚渡
清明日江上遇雨
雨中登蠡东水阁
除夕二绝 其一
宿上宫吴道士太虚楼
春水舟中小饮二首 其一
英气歌
送蒋祠部出守高凉
东宅漫兴
新夏登虎邱山阁
春日过王棘卿园亭二首 其二
斋中向晚即事
沙湖舟行
早春日自遣
赠吴少溪宫詹
月夜中庭散步
江中夜行
寄吕比部同年
晓起与客同汎琴川
胥江送陈明府入觐兼寄申王韩三内翰二首 其二
塘湾舟中夜雨
早发进贤过罗溪湖上
送长洲陈明府入觐
途中写怀柬董司空刘光禄二省丈
春日与诸亲友同过灵殿寺观梅
春游灵殿寺
朝发古庵
春日约方司训同看梅花
夜泊南桥移樽桥上玩月
过滁阳陆五台李渐庵许敬庵三丈招饮公馆赋别二绝 其二
寄徐大参同年二首 其一
竹梧轩晨起
回过滁阳重别太仆三省丈
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 其二
赠方司训子静次许太仆韵
贵溪道中
端阳后一日同省中诸丈游陈戚畹别墅
斋居夜坐
早秋日书舍
后苑牡丹盛开与诸公同赏分韵得杯字
雨后登楼晚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