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郭谏臣
蠡西寻旧识,有客寓村庄。知我停兰棹,携樽过草堂。
坐深时渐暝,醉后晚生凉。酒散看明月,清辉满客裳。
送近冈吴太守入觐二绝 其一
天皇出御未央宫,万国衣冠入觐同。借问循良谁第一,汉庭无复过吴公。
送董太仆归省华亭
十年抗节戍蛮荒,仗剑归来鬓未苍。赤胆朝天时共瞩,锦衣归昼里生光。
秋高淮海鸿飞远,月满华亭鹤唳长。知向故园晨省处,好将莱綵慰高堂。
赠吴少溪宫詹
国内贤豪士,如公复几人。弃繻游上国,弹铗客平津。
意气凌霄汉,声华动缙绅。穆皇初御极,潜邸昔为臣。
昼日方倾藿,秋风忽忆莼。烟霞堪自老,风月未全贫。
安石登山屐,渊明漉酒巾。竹林群结社,桃实几经春。
坐客金兰旧,庭闱玉树新。陶朱同晚节,方朔是前身。
人并推耆德,时方礼逸民。圣朝纁璧诏,早晚下枫宸。
夜宿山房
客座传杯罢,禅房借榻眠。小楼青嶂曲,高枕白云边。
宝刹诸天近,瑶台片月圆。幽栖尘事远,积久足延年。
秋日方司训过访二首 其二
地僻少来客,居閒时不冠。孤亭浮水面,乔木上云端。
雨滴琴樽润,风清枕簟寒。呼僮絷君马,信宿且盘桓。
上湖舟中
春游兴未已,一棹泛中流。塔影波心落,岚光树杪浮。
岸花红欲尽,汀草绿初稠。念此频来往,壶觞共劝酬。
无锡城下夜泊
沙洲维画舸,独坐向黄昏。月委溪流涌,风随麦浪翻。
乌栖城下柳,犬吠水边村。心事凭谁语,惟须酒一樽。
金陵下第东归
石头城下并孤舟,千里关山汗漫游。行色悤忙书剑冷,西风萧飒鬓毛秋。
疏林黄叶连天思,古驿寒花满目愁。三载相期只如此,忍看苏季黑貂裘。
晓发天津舟中有感
篷窗帘影弄朝晖,晨起迟迟懒著衣。老去不知筋力改,閒来时觉鬓毛稀。
望中烟树乡心远,到处风波宦况微。拟向五湖寻旧业,萧然松竹待人归。
九日江州诸公相约登高不果
木落天高秋气清,黄花开满九江城。无缘得遂登高兴,空负江州刺史情。
送徐明府赴海阳二首 其一
送子潮阳去,星轺度岭云。当官应有法,饰治更须文。
海近烽烟接,城临岛屿分。欲知新制锦,试问小冯君。
赠别同年李侍御补郡
征帆遥指五云边,君向春江思渺然。我已投簪林下隐,仙舟同载是何年。
清明日舟次邀方司训同往西山
寒食江村路,门多插柳条。市呼新酿熟,客喜宿酲消。
雨洗山光润,风生花气饶。故人原有约,沙际一停桡。
浒墅道中
天末长风发,孤舟送上溪。鸥群冲浪起,雁阵入云迷。
林带荒烟暝,山衔落日低。蟹螯空荐酒,痛饮醉如泥。
除夕二绝 其一
泽国今宵岁欲除,小斋无寐独踌躇。朝来天子新开历,还见春风到草庐。
雨中上严滩
山雨势倾盆,江流万马奔。阴霾迷日月,浊浪簸乾坤。
舟楫上还下,烟林吐复吞。宦游濒绝险,空尔暗消魂。
赠孔曲山秀才
稚圭高卧曲山阳,千载移文日月光。燕雀未知鸿鹄志,羽翰一任海天长。
胥江送陈明府入觐兼寄申王韩三内翰二首 其二
数载江乡卧,曾无政府书。未须嗟失马,久已愿焚鱼。
啸傲乾坤阔,优游岁月徂。故人俱侍从,肯忆病相如。
晓发徐州
晓发彭城驿,舟迎水拍堤。天连淮树远,帆拂楚云低。
雁向平沙起,鸡从夹岸啼。江乡行渐远,雅思欲幽栖。
立春日江上写怀
俯仰乾坤里,悠然著此身。清时去廊庙,终岁客风尘。
腰下黄金贵,簪中白发新。年光如过隙,今日又逢春。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吴江道中二首 其二
送马大参同年北上
过滁阳陆五台李渐庵许敬庵三丈招饮公馆赋别二绝 其一
送王司业同年北上三绝 其三
元旦圣节口占二绝 其一
临淮北渡
赠别王少府擢任比部
登上方寺
晚过蠡西旧宅与客小坐二首 其一
夏日园居独坐
紫薇花为风雨所伤
春朝即事
观永陵工作
晚发岊亭
竹梧轩晨起
春暮过蠡塘别业
夜宿崇明寺旧寓
吴江访李中丞晚归二首 其二
春游灵殿寺
池亭望雨不至
晚过枫桥
柳枝词四首 其一
新夏登虎邱山阁
端阳日对雨小坐
漳江门与王孙既白叙别
自赣抵万安舟中遣兴
仲夏与客泛石湖
自仪真舟行大江
金阊送别晚归
送陆春元北上
冬夜与诸友同集冯郡伯园亭分得栖字
秋夜独处怀内
后苑牡丹盛开与诸公同赏分韵得杯字
秋日登滕王阁
穆宗登遐书感
都门与王比部马宪副申内翰三同年叙别二首 其一
病起小斋即事
暮春日蠡东对客遣兴
晨登大茅峰
送王司业同年北上三绝 其二
元夕宿池河驿
舟中晓起
晨起遣兴
冬日舟过蠡西
夜宿六合县僧寺
蠡东书馆寒夜有怀
秋日与客同登灵岩二首 其二
春水舟中小饮二首 其一
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 其一
夏日过武林同年滕学宪邀游湖上赋别
虔城与同年徐宪副叙别口占五绝 其五
丹阳与家兄弟舟中叙话
舟行三江口占
舟中偶述
夜宿江楼
飞絮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