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郭谏臣
杨花如雪舞晴空,飘泊随风恰似侬。愿化浮萍逐流水,与君千里或相逢。
山窗独坐二绝 其一
日永篆烟消,风寒襟袂薄。閒窗无客来,坐久庭花落。
春夜步月口占
春云轻护月,香雾煖浮空。院锁莺花夕,林吹燕麦风。
酒怜樽易罄,诗苦句难工。寒食来朝是,村村送落红。
送王少参同年赴豫章
迢递西江路,花开满故枝。君悬新绶去,予动旧游思。
彭蠡春深后,匡山月落时。梦魂飞度处,云水隔天涯。
秋日閒登斋阁
斋居少尘事,散帙独登楼。疏柳江城暮,孤云岭徼秋。
凉风清客思,夕籁动乡愁。徙倚还因懒,朱帘不上钩。
赠别李侍御谪庐州
汉世风裁说李膺,看花曾伴曲江行。一朝误落城狐计,千古应传骢马名。
淮海秋添迁客思,庐江水似使君清。休因去国违初志,天子垂衣本圣明。
送长洲李明府入觐
作宰君当英妙时,政成应报九重知。云中宫阙双凫远,客里风霜一鹤随。
紫陌朝回烟未散,彤庭宴罢日初移。自来卓异堪殊赏,借寇能忘竹马期。
太宜人卧病兼程夜归
何事促归心,孤舟入夜深。霜飞北堂冷,日薄西山阴。
坐久时长啸,愁来还独吟。每思断机训,不觉泪沾襟。
早秋日书舍
槐庭日正长,梧院秋偏早。风落紫薇花,满地无人扫。
池上新构小斋
诛茅营小构,面水敞晴轩。俗驾时堪避,清阴日正繁。
开帘看竹色,涉径破苔痕。客有知音者,频过不厌烦。
金阊送别晚归
金阊时送别,落日照清樽。山近云常绕,天寒水易昏。
雁迷千嶂雨,犬吠数家村。归路休言晚,严城未掩门。
赣城秋晚
散衙行市里,正值暮秋时。露冷芙蓉老,林疏橘柚垂。
西风鸣画角,细雨掩青旗。书去乡关杳,悠悠千里思。
英气歌
男儿挺生天地间,英雄激烈如邱山。养育成就在磨砺,间关百折胡厚颜。
巾帼之遗不足耻,绿林之辈不足死。会须一忍在万全,方是英雄好男子。
君不见应侯昔为魏相客,青蝇白璧遭谗贼。拉胁折齿佯死馀,使车猥载来秦国。
立谈勇略万乘倾,相权赫赫诸侯惊。仇人亡命终授首,故人聊惜绨袍情。
又不见王孙昔日未遇时,淮阴年少争相欺。俛首俯伏出胯下,一市嗤笑无能为。
谁知事汉擒楚猴,油幢虎帐临淮流。百辱仍将中尉报,一饭岂惜千金酬。
丈夫落落心千古,悻悻小辈何足数。乃知能屈始能伸,古来如此非独我。
夏日胥江送客
载酒饷行客,江城水拍堤。鸠呼山雨急,龙出涧云迷。
舟向天涯去,帆从树杪移。自怜婴世网,不得遂幽栖。
冬日与客游西山
孟冬风日煖,与客共登山。一岭界天上,诸峰隐树间。
茶花随地白,霜叶满林斑。回首天将暮,僧从落照还。
塘湾舟中夜雨
山雨暮来急,篷窗夜卧迟。箫声云外落,烛影席间移。
共醉黄花酒,应多白雪词。因悲名利客,潦倒在天涯。
正月十一途中念家君初度偶成
宦游终日马蹄忙,偶见梅花忆故乡。春酒熟时归未得,一樽谁与进高堂。
东轩对菊与僚属晚坐
南菊堪幽赏,邀宾共举杯。丛黄经雨绽,绉白傲霜开。
晚景当轩聚,寒芬入座来。相逢宜尽兴,戍鼓莫频催。
秋晚过西山别业
舣棹临湖曲,穿云过岭西。乱蛩吟露切,归鸟度烟迷。
天敛残霞尽,峰悬落日低。山斋行欲到,分火借青藜。
夜宿江楼
欲览仙岩胜,遥从江上行。小楼春月色,孤枕夜涛声。
竹叶消愁尽,梅花入梦清。来朝潮正长,风送一帆轻。
千墩晓发
残酒初醒后,江天欲曙时。鸡声催棹发,月影逐帆移。
湖海牵游兴,家园入梦思。芙蓉花正好,似与主人期。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送王大参同年南还二首 其二
鹅湖雨后舟行
虔城酬赠张幼于
赠郑广文擢任国博
病起小斋即事
雨后登楼晚眺
再寄方司训
送蒋祠部出守高凉
宿西山古庵
与铨省诸公观漱玉泉流觞酣饮
秋日与蒋使君同游黄公涧
晚登斋阁
舟次凤凰山对月有感
东楼小坐
蠡塘舟中晚眺
宿江上人家
馀干道中
舟中晚眺
寄徐大参同年二首 其二
长荡舟行
送辛黄二民部同年奉使江浙监兑
峡江舟中晚坐二首 其二
都门与王比部马宪副申内翰三同年叙别二首 其一
寒食后一日途中口占
吴城夜归
春日过王棘卿园亭二首 其一
雨中登蠡东水阁
天池道院小坐
晓起与客同汎琴川
吴江道中二首 其二
春晚省中书感简许司封同年
钱塘江上起行
省中秋晚即事
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 其二
初夏南园杂兴一首
夏日卧病村居
蠡东漫兴
仰苏楼晚眺
集徐鸿胪园林
上方流云亭小坐
送马宪副同年之楚
舟行三江口占
早秋日与客游虎邱
永新道中
蠡东秋夜
宁阳公馆雨夜独坐
登上方寺
秋日寄高大参省丈
登虞山望湖亭
春日吴郡侯枉顾山庄奉寄二首 其一
月夜渡湖过虎山桥
丹阳与家兄弟舟中叙话
端阳日对雨小坐
冬日舟过蠡西
秋日方司训过访二首 其二
暮秋与徐兵宪郭参戎同登望江楼二首 其二
早发青浦
赠别张郡理应召北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