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郭谏臣
朔风吹袂冷,鞍马去京师。天外双凫远,云中一鹤随。
赋先群邑起,绩报九重知。花县归宜早,徵书渐及期。
春夜步月口占
春云轻护月,香雾煖浮空。院锁莺花夕,林吹燕麦风。
酒怜樽易罄,诗苦句难工。寒食来朝是,村村送落红。
南园口占二绝 其一
池台久雨后,芳径生新草。閒上画楼看,窗里青山小。
仰苏楼晚眺
高阁凭虚起,重阑俯翠岑。客来原有约,云出自无心。
黄叶凝秋思,青松碍日阴。北窗天欲雨,凉气坐来侵。
赣城官舍遣兴
东山复起为苍生,一路虚传是福星。江郭有时云自白,公庭无事草新青。
蝉鸣深树凉飙动,鹤唳空阶午梦醒。退食小斋还自愧,蒲鞭不用户常扃。
冬晚舟行剑江
朔风千里疾,画舸一帆轻。山带寒烟暮,江翻雪浪明。
沉吟怜独往,驰逐系微名。徙倚篷窗久,悠悠无限情。
晚过弋阳
雀舫东归过弋阳,迢迢千里水云乡。江明倒浸孤峰影,风暖遥闻百草香。
飞鸟晚来同客倦,閒花时亦笑人忙。吴门到日春光好,烟柳低垂绿野堂。
秋晚虎邱山楼小坐
水国深秋景,山楼薄暮时。閒寻兰若客,同醉菊花卮。
草木行看变,云林似有期。笙歌声正沸,归棹未云迟。
江村雨后
山雨朝来湿满城,郊原无复桔槔声。石床云过琴书润,水槛风生枕簟清。
林驻淡烟迷竹树,溪浮新绿绕柴荆。蠡塘数里荷花发,还拟扁舟弄晚晴。
春晚省中书感简许司封同年
东风扑面动微和,春服初成试越罗。城背暖消残雪尽,林梢晴带夕阳多。
眼前物态看来变,镜里光阴老去何。肯谢荣名似君少,扁舟湖上傲烟波。
赠吴少溪宫詹
国内贤豪士,如公复几人。弃繻游上国,弹铗客平津。
意气凌霄汉,声华动缙绅。穆皇初御极,潜邸昔为臣。
昼日方倾藿,秋风忽忆莼。烟霞堪自老,风月未全贫。
安石登山屐,渊明漉酒巾。竹林群结社,桃实几经春。
坐客金兰旧,庭闱玉树新。陶朱同晚节,方朔是前身。
人并推耆德,时方礼逸民。圣朝纁璧诏,早晚下枫宸。
山中闻子规
草深山径马行迟,两岸丰林叫子规。行客骤闻心独惨,无端忽起故园思。
斋居二首 其二
诗骨偏多病,斋居日闭关。虚窗吟白雪,高阁见青山。
岁月侵霜鬓,风烟近百蛮。吴中佳丽地,放棹几时还。
早行渡江
画舸风生锦缆开,江光遥向日边来。烟消远岸渔歌起,水浸长天雁影回。
沧海潮平没洲渚,金山云出护楼台。南来风景依然在,祇叹年华镜里催。
集徐鸿胪园林
雷声起天末,骤雨忽倾盆。径引奔泉落,林栖断霭昏。
残阳催去客,暝色带清樽。醉拂罗衫袖,淋漓半酒痕。
晓发梁溪
晓来风雨暗梁溪,客子舟行路欲迷。芦岸近沙频下雁,渔村隔水远闻鸡。
萧萧落木连天暝,渺渺寒烟拂地低。自笑百年浑似寄,萍踪一任自东西。
雨后登虎邱
兰舟维细柳,与客共攀跻。山静花争发,林深鸟乱啼。
群芳含宿雨,双屐怯春泥。杯酒论心久,危阑日己西。
晚泊攸镇宅
一官羁岭北,千里下湖西。叠嶂连天起,浮空去水低。
滩高舟避石,地僻驿临堤。坐向黄昏后,清猿抱木啼。
无锡城下夜泊
沙洲维画舸,独坐向黄昏。月委溪流涌,风随麦浪翻。
乌栖城下柳,犬吠水边村。心事凭谁语,惟须酒一樽。
山房晓起简同游诸君
无端夜雨五更寒,纸帐闻鸡客梦残。松籁风微还入座,花阴日上渐过阑。
漫言桑下逾三宿,还喜樽前聚二难。乘兴忘归君莫讶,万金那易一身閒。
早发进贤过罗溪湖上
山城侵晓发,花露湿星轺。日浴湖中水,虹飞堤上桥。
柳塘风渐起,荻渚雾全消。传食真堪愧,何能答圣朝。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上巳日雨坐遣怀
送近冈吴太守入觐二绝 其二
雨中上严滩
挽朱秀才良玉
秋日过云间谒少师徐公
秋日与袁太常顾水部蒋高凉同集徐鸿胪园亭
病起小斋即事
夏日放舟过蠡东别业
晓发奣子浦
山中晚眺有感
夜泊南桥移樽桥上玩月
晓渡漕湖
早秋日与客游虎邱
登上方寺
春日与客同饮江亭
舣舟灵殿寺与客同探梅花
早春日晨起遣怀
三月三十日登虎邱
春日留都
安仁道中漫述
寄吕比部同年
钱塘江上起行
新夏日访钱文学兄弟
登虞山望湖亭
延津道中
夜泊太仓城下
沙湖舟行
东楼小坐
送曾鸿胪归豫章
雨后独坐漫兴二绝 其二
赠王仪部同年分巡东浙
毗陵别伊仪部同年北上
晚过蠡西旧宅与客小坐二首 其一
临淮北渡
清明日舟次邀方司训同往西山
十四夜与方司训金进士临水玩月
东楼晓起
宿江上人家
舟中苦雨
赵州怀古
春朝即事
春日宴宫詹吴公园亭
晨起得起官报
朝发古庵
东轩对菊与僚属晚坐
春日郊居县尹陈公过访
蠡东前园即事二首 其一
过皂口驿
晚发岊亭
途中写怀柬董司空刘光禄二省丈
水南别业
峡江舟中遣兴
经牧野吊比干墓
经韩信旧城
春日与客同过张幼于湖上别业
送杨大参同年赴粤西二首 其二
饮陆启孙含青轩和方司训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