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韩驹
定林何有惟脩竹,急唤清樽趁午阴。曲槛以南青嶂合,高堂其上白云深。
人犹未识官曹意,风自能披我辈襟。是夜琴弹醉翁操,笑呼明月作知音。
送苏世美东归 其二
京口寻山每见携,鹤林问法更追随。本无物累那成癖,肯借人追未必痴。
食粥往年容乞米,一樽今日细论诗。邗沟好去春风暖,莫忘椎冰共载时。
次韵吉父曾园梅花 其一
路入君家百步香,隔帘初识汉宫妆。只疑梦到昭阳殿,一簇轻红绕淡黄。
送鄂州刘使君
昔在史馆中,地禁无经过。唯君直庐近,退食同委蛇。
至今梦催班,九门郁嵯峨。伤心望金马,极目悲铜驼。
脱身来此郡,见公拥雕戈。猛士三千人,旌旃相荡摩。
男儿晚有此,世儒安足多。少来谬秉笔,报国终无他。
闻当向夏口,秋风水增波。愿子静荆峡,送我归江沱。
金粟堆
少陵金粟堆前泪,叹息开元万事空。今日我来愁又绝,更无松竹鸟呼风。
赠向巨源
老子真祠地,君来觅纸题。文如士衡后,年与正平齐。
闻说钟陵郡,官居章水西。涪翁诗律在,佳处可提携。
陶氏一经堂诗
古来儒术士,岂为胜籯金。更求紫与青,陋哉徒苦心。
有儿如少翁,但可污儒林。我歌劝学诗,以为邹鲁针。
改王智兴诗
三十年前一乞儿,荆公曾为替梅诗。如今输了无人替,莫向金陵更下棋。
次韵参寥 其二
且向家山一笑欢,从来烈士直如弦。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两川。
短世惊人如掣电,浮云过眼亦飞烟。何当与子超尘域,下视纷纷蚁磨旋。
谢人寄小胡孙
致尔自何处,初来犹索腾。真宜少陵觅,未解柳州憎。
婢喜常储果,奴嗔屡掣绳。报君无一物,试为斸寒藤。
次韵苏彦师见寄
长年眼力怯看书,每见先生愧腹虚。犹觉是身多净业,欲投禅客问真如。
向来水驲分襟罢,常记河梁握手初。从此论交同毕杜,巷南巷北莫相疏。
问江西漕使乞酒及牛乳 其二
近闻酥酪出中厨,想肯分留寄病夫。不为长斋饭粗粝,暮年消渴亦时须。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 其一
自罢黄州守,殊方任转流。宁论九年谪,已判一生休。
此士真材杰,诸公定挽留。傥归存老病,车骑拥西畴。
次韵石塔睡庵
寺南寺北竹阴浓,背日茆茨雪未融。为厌呢喃说禅病,故将
某已被旨移蔡贼起旁郡未果进发今日上城部分民兵阅视战舰口号五首 ...
永安城外山危立,赤壁矶边水倒流。此地能令阿瞒走,小偷何敢下芦洲。
念奴娇·海天向晚
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 ...
入蜀寻幽迹,应先到浣花。诚知锦城乐,亦记早还家。
次韵南溪观鱼
城西鼓楫又城东,不待溪分上下风。碧树垂柑间黄绿,冰盘行鲙簇青红。
横塘日暮林峦合,断岸秋来浦溆通。安得此身无世累,便随渔艇入空濛。
送蜀僧希肇往云居
邂逅他乡识,艰难此地逢。扁舟逆春水,一钵趁晨钟。
便欲依风穴,宁辞上雪峰。老禅行履处,著眼看机锋。
送云门妙喜游雪峰 其二
不谓英灵汉,犹怜老病翁。回舟残破岸,驻锡涅槃宫。
复作千山去,真成一段空。直愁林下乐,从此更谁同。
西山梅花二首 其二
纷纷月彩动,炯炯霜容开。不睹散清影,宁知花底来。
平明忽天风,涧谷空苍苔。惆怅有馀馥,繁英安在哉。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330篇诗文
次韵赵德夫龙图送李谏议
令人生日以画十六大阿罗汉为寿仍作三颂以祝长年 其一
题梅兰图二首 其二
咏太平宰相
次韵吉父食笋乳长句 其二
送嘉申父佐岷州
题赵君发牧牛图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七
次韵师白中秋会饮且饯予行
题申居士霅溪图
送曾宏父 其一
送宜黄宰任满赴调 其二
行次汝坟次韵惇夫天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 其三
信州连使君惠酒戏书二绝谢之 其二
西山梅花二首 其一
八月十四日夜作
送赵承之秘监出守南阳
送沩山显化士往印经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
次韵薛孟二君唱和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 其二
谢人寄茶筅子
送僧归蜀
荣事堂诗
二十九日戎服按军城外向仪曹亦至戏赠一首
次韵双莲花云得之城东
夏夜广寿寺偶书 其一
次韵吕居仁赠一上座兼简居仁昆仲
赠邹医
送范生
次韵黑毡歌
戏留圆首座元上人
同赵发运游甘露寺
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 其二
上蔡太师生辰诗四首 其四
送子飞弟归荆南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 其三
饮酒次人韵
咸平生日 其二
次韵金陵赵德夫使君上元三绝 其二
送显上人归蜀 其一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十
钱逊叔见示小诗次韵 其四
赠蔡伯世
咏千叶桃
题画雪雀 其二
津上人蜗舍
五月八日游北禅师川登塔尽七级仆能三级而已晚过公晦偶作二首 其 ...
次韵倪巨济夏夜二首 其二
故资政忠惠韩公挽词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