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唐代 张籍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色去无边。
势引长云阔,波轻片雪连。汀洲杳难测,万古覆苍烟。

诗人张籍的古诗

蓟北春怀

唐代 张籍

渺渺水云外,别来音信稀。因逢过江使,却寄在家衣。
问路更愁远,逢人空说归。今朝蓟城北,又见塞鸿飞。

送施肩吾东归

唐代 张籍

知君本是烟霞客,被荐因来城阙间。世业偏临七里濑,
仙城多在四明山。早闻诗句传人遍,新得科名到处闲。
惆怅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树不同攀。

徐州试反舌无声

唐代 张籍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幽空晓,谿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寻仙

唐代 张籍

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
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一作白居易诗)

唐代 张籍

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清管曲终鹦鹉语,
红旗影动薄寒嘶。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武丘西。

弱柏院僧影堂

唐代 张籍

弱柏倒垂如线蔓,檐头不见有枝柯。
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礼拜多。

横吹曲辞。望行人

唐代 张籍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独闭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寄元员外

唐代 张籍

外郎直罢无馀事,扫洒书堂试药炉。门巷不教当要闹,
诗篇转觉足工夫。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
朝省入频闲日少,可能同作旧游无。

送郑尚书出镇南海(各用来字)

唐代 张籍

远镇承新命,王程不假催。班行争路送,恩赐并时来。
牙旆从城展,兵符到府开。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
画角天边月,寒关岭上梅。共知公望重,多是隔年回。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 琵琶台

唐代 张籍

台上绿萝春,闲登不待人。每当休暇日,著履戴纱巾。

禅师(一作西峰顶)

唐代 张籍

独在西峰顶,年年闭石房。定中无弟子,人到为焚香。

法雄寺东楼

唐代 张籍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喜王六同宿

唐代 张籍

十八年来恨别离,唯同一宿咏新诗。
更相借问诗中语,共说如今胜旧时。

使至蓝谿驿,寄太常王丞

唐代 张籍

独上七盘去,峰峦转转稠。云中迷象鼻,雨里下筝头。
水没荒桥路,鸦啼古驿楼。君今在城阙,肯见此中愁。

西楼望月

唐代 张籍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
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赠王建

唐代 张籍

白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
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

废瑟词

唐代 张籍

古瑟在匣谁复识,玉柱颠倒朱丝黑。千年曲谱不分明,
乐府无人传正声。秋虫暗穿尘作色,腹中不辨工人名。
几时天下复古乐,此瑟还奏云门曲。

寄菖蒲

唐代 张籍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君能来作栖霞侣,
与君同入丹玄乡。

病中寄白学士拾遗

唐代 张籍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
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
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
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

答刘明府

唐代 张籍

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
可怜绛县刘明府,犹解频频寄远书。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3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