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思远人(一作寄远客)

思远人(一作寄远客)

唐代 张籍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诗人张籍的古诗

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

唐代 张籍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家处处格斗死,
一凉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
收取凉州属汉家。

野田

唐代 张籍

漠漠野田草,草中牛羊道。古墓无子孙,白杨不得老。

送律师归婺州

唐代 张籍

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证戒师。
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没城故人

唐代 张籍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城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琴曲歌辞 别鹤

唐代 张籍

双鹤出云溪,分飞各自迷。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

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

省试行不由径

唐代 张籍

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孰知求捷步,又恐异端成。
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谁能达天道,共此竞前程。
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今逢大君子,士节自光明。

董公诗

唐代 张籍

谁主东诸侯,元臣陇西公。旌节居汴水,四方皆承风。
在朝四十年,天下诵其功。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东方有艰难,公乃出临戎。单车入危城,慈惠安群凶。
公谓其党言,汝材甚骁雄。为我帐下士,出入卫我躬。
汝息为我子,汝亲我为翁。众皆相顾泣,无不和且恭。
其父教子义,其妻勉夫忠。不自以为资,奉上但颙颙.
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所忧在万人,人实我宁空。
轻刑宽其政,薄赋弛租庸。四郡三十城,不知岁饥凶。
天子临朝喜,元老留在东。今闻扬盛德,就安我大邦。
百辟贺明主,皇风恩赐重。朝廷有大事,就决其所从。
海内既无虞,君臣方肃雍。端居任僚属,宴语常从容。
翩翩者苍乌,来巢于林丛。甘瓜生场圃,一蒂实连中。
田有嘉谷陇,异亩穗亦同。贤人佐圣人,德与神明通。
感应我淳化,生瑞我地中。昔者此州人,但矜马与弓。
今公施德礼,自然威武崇。公其共百年,受禄将无穷。

和李仆射西园

唐代 张籍

遇午归闲处,西庭敞四檐。高眠著琴枕,散帖检书签。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卷帘。竹凉蝇少到,藤暗蝶争潜。
晓鹊频惊喜,疏蝉不许拈。石苔生紫点,栏药吐红尖。
虚坐诗情远,幽探道侣兼。所营尚胜地,虽俭复谁嫌。

法雄寺东楼

唐代 张籍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
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宿邯郸馆寄马磁州(一作宿邯郸寄磁州友人)

唐代 张籍

孤客到空馆,夜寒愁卧迟。虽沽主人酒,不似在家时。
几宿得欢笑,如今成别离。明朝行更远,回望隔山陂。

宴客词

唐代 张籍

上客不用顾金羁,主人有酒君莫违。请君看取园中花,
地上渐多枝上稀。山头树影不见石,溪水无风应更碧。
人人齐醉起舞时,谁觉翻衣与倒帻。明朝花尽人已去,
此地独来空绕树。

泗水行

唐代 张籍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春冰销散日华满,
行舟往来浮桥断。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送萧远弟

唐代 张籍

街北槐花傍马垂,病身相送出门迟。
与君别后秋风夜,作得新诗说向谁。

酬浙东元尚书见寄绫素

唐代 张籍

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人。便令裁制为时服,
顿觉光荣上病身。应念此官同弃置,独能相贺更殷勤。
三千里外无由见,海上东风又一春。

赠任懒

唐代 张籍

未肯求科第,深坊且隐居。胜游寻野客,高卧看兵书。
点药医闲马,分泉灌远蔬。汉庭无得意,谁拟荐相如。

登咸阳北寺楼(一作登感化寺楼)

唐代 张籍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
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春日留别(一作惜别)

唐代 张籍

游人欲别离,半醉对花枝。看著春又晚,莫轻少年时。
临行记分处,回首是相思。各向天涯去,重来未可期。

刘兵曹赠酒

唐代 张籍

一瓶颜色似甘泉,闲向新栽小竹前。
饮罢身中更无事,移床独就夕阳眠。

赠孔尚书

唐代 张籍

能将直道历荣班,事著元和实录间。三表自陈辞北阙,
一家相送入南山。买来侍女教人嫁,赐得朝衣在箧闲。
宅近青山高静处,时归林下暂开关。

弱柏院僧影堂

唐代 张籍

弱柏倒垂如线蔓,檐头不见有枝柯。
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礼拜多。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3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