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稽首华台大法王,年来孤锡指何方。不才弟子今犹在,却向关东雪瓣香。
残菊二首 其二
世情偏爱菊,吾意独怜残。暂收无限泪,权作片时看。
苏筑得丽服
何以家园衣敝裘,寒边翻作五陵游。即今风雪全无患,绣锦重重一裹愁。
寄淡仙
我昔访君日,君来见我时。一般真意味,不许别人知。
闻耀寰仓卒就道
边塞虽云苦,久客亦有情。况复饮啄多,相与若弟兄。
言别已两月,依依不能行。昨日顾荒寺,犹云候层冰。
今晨寄声来,急促事长征。牛车满残帙,牵儿苦伶仃。
岂不惜离别,严驱无暂停。寸心未一言,遥遥望前尘。
腊月一日大雪病中口占
已近予生日,弥天大雪飞。年年惟抱病,泪湿破僧衣。
哭李给谏
山中愁未了,走马哭孤臣。白发随江水,青云逐塞尘。
史留忠愤疏,天丧老成人。幸有绨袍在,年年渍泪新。
怀陈子
十日不来凉又到,预愁衣薄不禁秋。风吹禾黍人行处,疑尔相随老比丘。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垂垂白发坐凄凄,尽日空山听鸟啼。笑指岩松高百尺,入山时节与肩齐。
咏花六首 其一
一接春光即便休,莫于花底更淹留。从他烂漫从他落,只恐风来觌面收。
赠正修
如何年少发先斑,问道时来扣竹关。世上知恩谁得似,而师幸自慰衰颜。
寄戴三
农事今何若,秋风舞袖单。新诗迟汝读,直可柰饥寒。
送鹿
尔宜隐山谷,胡为露厥角。昔共云中仙,今同笼中鹤。
送尔迢递入长安,尽道长安可行乐。高车美食即陷阱,讵料尊荣遭割剥。
小鹿无知大鹿忧,悔曾饱啖新民粟。新民忍饥送尔行,天道往复亦何速。
忽忆钟山陵寝边,祖宗德泽三百年。歘忽运衰骨肉尽,何况远塞寄荒烟。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七
如君可是忘情者,屡问曾无答一言。果尔不虚南面乐,招辞先拟到空门。
耻若新居成
何曾离却一步地,泥灶柴门色色新。四壁任教涂白雪,萧然仍是去年贫。
闻薪夷游豫章
最是一身无著处,随风直向大江西。匡庐山下子曾住,应访茆堂过虎溪。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七
一杯浊酒柰愁何,尽日看天自放歌。衣上密缝还是旧,泪残风裂已无多。
写诗寄同难
见说残冬望我来,老僧一见笑颜开。寄君一卷新诗句,每到愁来读一回。
慈航偶成二首 其一
曲录偏容老罪夫,天山从此辟荒芜。请看自古传灯者,问道曾来九译无。
千山怀大来苏筑诸公
几年相约入千山,万丈枯藤我独攀。何日团圞最高处,峰峰收拾破囊还。
临高台 其一
临高台,望行尘。多少驱车向西去,曾无一个是新人。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自题小影
怀华首
戏似阿字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
问我存病
住金塔寺十四首
重和堡中八咏 其一 北山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三
寄一指
寄丽和尚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六
雪十二首 其五
秋月四首 其四
拈笔寄木公
还山忆旧十首 其四
一叶吟
接诸公札
相逢行 其四
丁酉生日二首 其一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四
秋思新泪
冬日偶成十首 其一
怀关起皋
赠毛居士
次郑元白韵
采石耳
神谣
笑峰兄受杖人付嘱以书来并寄诸刻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一
还山忆旧十首 其九
题铁岭花楼
乙未生日四首 其四
道傍冢
雪公寄书入山偶成二律 其二
往辽阳二首 其一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四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六
大雪李苗二鍊师同诸子过谈竟日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七
寄答曰庐诸子
赠了望师
雪十二首 其十一
和栖贤山居韵 其五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四
示老马十首 其十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八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一
赠天鉴师时将还孤竹省墓
送成空下山
遥哭与然师
读未央集有先文恪神道碑感赋
忆暮春同阿字诸子游千山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五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
重过山寺看芍药
别千山
又题一粟斋
同阿字诸子夜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