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我死终无恨,我生良独艰。不因频得句,何以破愁颜。
留别余澹心二首 其二
敷天处处谷为陵,剩水残山见老僧。乞得一餐常自足,饶他百事总无能。
关心独有池生草,白首何堪鼠啮藤。归去把茅诗卷在,思君常剔佛前灯。
解嘲步谦公韵
北郊笑指峰头老,闹遍千峰两袖书。但使倚闾无鹤发,何妨托钵向云墟。
食残自觉
重入山寄木公二首 其二
尘世青山隔几何,高人只可一来过。不知老衲修何福,随意烟岚日夜多。
问石人
半揖低声问石人,何年风雨卧荒榛。威仪恍惚犹前代,不识皇家制令新。
慰老僧病
眼看几日春将至,向道残年病可哀。未到百龄何足虑,独怜彭祖已成灰。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四 招子规
乾坤千古总糊涂,何事年年带血呼。只有莲花归处好,凤凰山上亦荒芜。
与诸子约三日春游第三日阻雨二首 其一
非关风雨能相妒,自是人间胜会难。不为此番游屐阻,连朝终作等閒看。
即事十首 其四
同生既不能,同死亦徒尔。尔去未必生,且非眼前死。
不寐作
城中有更鼓,一更如夜长。山中无更鼓,长夜益凄凉。
初更剔灯坐,灯花灿光芒。但愿得好睡,不复望嘉祥。
伏枕当二更,须臾到旧乡。梦怯王令严,回首何匆忙。
开眼见窗白,疑是日之光。披衣步前檐,星斗乱交横。
约略三更候,掩扉强依床。敝絮轻如纸,病骨冷如霜。
展转多呻吟,百计觅睡方。四更至五更,揣摩竟难详。
只闻山鬼啸,不闻鸡口张。盼盼复盼盼,天运岂无常。
同卧皆熟寐,唯予起徬徨。将恐长如此,万古黑茫茫。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五
炭热盘不觉,炭销盘不知。劝君且住不须去,盘当再热时。
圣秋寄诗并双管
一缄珍重寄辽东,诗卷仍将双管同。旧砚已焚无所用,祇应新句伴寒风。
月二首 其二
月来静后多,况已刈禾黍。一望西尽头,茫茫不知处。
即事有寄二首 其一
贵贱本殊伦,祸福无常理。大宝不发光,常恐逼神忌。
宁作井中泥,毋为江上水。水清起波澜,泥浊甘同弃。
宁为井中蛙,毋作枝间翠。枝高弋者慕,井深终有底。
达人置其身,不以众趋地。卑污胜高明,高明吾深耻。
赠王三
仆走马复死,手中缺铜钱。茆屋临道傍,床壁相新鲜。
长斋礼绣佛,但祝慈母年。饭僧本性情,匪独于余偏。
瓶粟或不继,大笑断炊烟。己饥犹可耐,人饥甚忧煎。
眼见陈氏子,欲啮无寸毡。仓皇走道途,愿为觅数椽。
数椽亦易易,所贵主人贤。下榻横药室,授经向市廛。
片瓦苟盖头,饱食即神仙。予亦为陈子,朝夕心乾乾。
好事见他人,题诗后世传。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三
人尽称金塔,塔亦有虚名。以此得实祸,残毁无完形。
吁嗟复吁嗟,三匝涕泪零。
访陈子新馆二首 其二
半岁三迁古佛家,云门胡饼赵州茶。莫因旧结僧缘熟,仍借田衣作绛纱。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三
端坐泥床何所为,雪晴日影上高枝。山麋野鹿全无礼,来不参堂去不辞。
千山二首 其二
天与空岩养病身,衲衣无复惹红尘。故山久已荆榛遍,谁料桃源却在秦。
答
一卧荒丘不记年,眼看田海变朝烟。老僧何事劳相问,未必君心似我坚。
宿西寺
破寺背城郭,开门对巑岏。流云时入席,看斗独凭栏。
松落子堪拾,菊荒英可餐。偶行出篱外,閒眺入林端。
意静鸟俱息,身微叶共残。更无人问讯,自与月相干。
池瘦荷衣碎,径斜鹤影单。疏髭先雪白,贱骨抵风寒。
扶杖返虚阁,吹灯卧草团。人生苦不足,得此良已难。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和润季兄临死诗
落花十首 其六
接笑峰师己丑二月札
次余澹心韵二首 其一
博里歌 其三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一
普济寺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其三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九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 其二
题我存新斋二首 其二
寄与公三首 其二
赠寿光三公子
山中读萝石先生家书
遣诸子行后二首 其一
赠了望师
过北里读徂东集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
示老马十首 其五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三
千山杂咏五首 其四
九日大风
答邛子寄水晶蟾
赠友人十二首 其八
雪中访大翁
相逢行 其四
中秋夜独坐
示纯徵
采石耳
怀岭南
题铁岭花楼
俗讴
赠心庵师
笑峰兄受杖人付嘱以书来并寄诸刻
赠李居士
重送阿字
重和堡中八咏 其六 耕烟
赠友人十二首 其六
静夜吟 其二
哭绳海先生
寄华首旧住诸僧
和栖贤中秋无月二绝 其一
梦匡庐
怀还山诸子
寒梦
吊昭君冢
路中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二
怀侍者
冬日偶成十首 其四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五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四
解嘲
寿界系师兼约同游罗浮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五
雨窗读诗娱
黄熟香
真乘先入匡山谒栖贤后出塞访余相见次始知其父圆实信
寄界系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