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惊骑瘦卫入山来,为问山僧户始开。万里往还君自得,十年先后事空哀。
囊馀前代书三纸,话到深更水半杯。两度鹡鸰原上泪,一时和雪洒山隈。
喜作么迎师入山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犹得共徘徊。酬恩莫过茅三把,尽孝惟须水一杯。
衰老久应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况兼咫尺予同病,晓夕还同笑口开。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九
閒踏荒莱见断碑,依稀篆迹似唐时。此中或是唐朝寺,问著山人总不知。
忆钟山
钟山野草恨茫茫,寝殿无人只有霜。谷里长松三百万,枕边犹自郁苍苍。
贺孝公被挞二首 其二
何人雪底缚袁安,不用攒眉且自看。总为梅花消息近,又添彻骨一番寒。
闻宗尉为戴子直冤
耐尽冰寒鬓已霜,春风一点到穷荒。委缣仅见方义尉,更有何人赎仲翔。
同傅陈二子送北里之堡中
只有两旬别,浑如送远心。把持不忍去,直到日西沉。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一
曲曲溪流去复回,山花夹路石门开。老僧望见频挥手,莫带红尘一点来。
赠李居士
本来面目无文字,执卷何须问老僧。爱汝清贫偏好学,寒窗风雪对孤灯。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三
居山元是此山人,似我山居日日新。莫笑浮生无定止,但逢好石足乡邻。
接诸公札
屡接城中札,长为野老忧。一从入山后,半字未曾酬。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五
破衲萧萧自一峰,思君斜倚最高松。为留一片松间月,间叠溪桥候短筇。
次余澹心韵二首 其二
摘叶烧泉处士斋,几翻相向写幽怀。看残今古无天眼,踏破青山有草鞋。
雁去休教虚只字,猿归应已共层崖。世间定乱非裴度,雪夜何人更度淮。
台中
无聊长寄一枝筇,悔不同君四百峰。旧榻尽容狞虎待,半铛常煮野云供。
到家应共怜穷子,博饭无如学老农。从此入山惟稳睡,只愁僧打五更钟。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五
四月五月间,畦蔬摘有馀。口腹亦何厌,贪得无贤愚。
言采岸边菌,兼采水中蒲。菌味既已别,蒲根更复殊。
岭南金竹笋,恍惚可与俱。十年忆乡土,口嚼心踌躇。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三
当年吏部公,四海多金石。今日素车来,曾否旧相识。
题去雁送寒还二首 其一
数载同樊系,秋来尔欲飞。只疑天路阔,烟雨尚霏微。
哭金居士
匆匆策马入山来,一宿山中便欲回。早识黄垆无返路,何如煮雪共山隈。
喜王三为陈子觅得馆地
朝夕随僧嚼冷齑,邻翁为觅一枝栖。解开布裹残书卷,几个儿童胜牧羝。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三
远山俯可拾,北斗近堪凭。共在白云里,君居第一层。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五
粗粝亦充腹,破衲亦遮寒。身口本无多,知足又何难。
纷纭世上人,至死不得閒。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还山忆旧十首 其二
重入山寄木公二首 其一
雪公寄书入山偶成二律 其一
与藏主夜谈三首 其三
还山忆旧十首 其十
和归宗蠡云师寄韵
丁酉生日二首 其一
示学人三十首 其八
寄界系师
别千山
题我存新斋二首 其二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八
同阿字诸子夜坐
雪十二首 其六
寒夜风
往辽阳二首 其二
元旦哭喇嘛二首
古别离二首 其一
秋月四首 其一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一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五
寄一轮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
寄与公三首 其二
心公以桂花糖寄山中
哭李给谏
博里歌 其三
张太守入山
示密训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 其五
又问
腊月一日大雪病中口占
闻黄石斋至
山谣
雪十二首 其一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一
千山怀大来苏筑诸公
落花十首 其六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六
偪仄行
遥哭邹白衣
寄华首旧住诸僧
寄阿谁
槿言
留别白门诸公
赠曹居士
重入千山二绝 其一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一
答育侍者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九
关山月 其一
陈伯玑和余留别与治诗见赠复次原韵答之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六
丽大师寄梅花诗
重接亦非兄札
寄寤明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