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章献明肃皇太后挽辞二首 其二

章献明肃皇太后挽辞二首 其二

宋代 韩琦

璿驾方修祀,金波忽坠空。悲歌传薤露,秘殿阒椒风。

雾重昏轩曜,云悽泣舜瞳。仙舆邈何在,天外蕊珠宫。

诗人韩琦的古诗

拜坟

宋代 韩琦

欲知为郡宠,昼锦入家村。自古拜松槚,几人如子孙。

麾幢新俗观,牛酒饫乡尊。儒者荣斯甚,将何报国恩。

送刘易归洛

宋代 韩琦

满怀经术欲谁传,却忆西归治洛田。富贵苟求诚损义,圣贤难遇入推天。

春风始入花王国,夜月长涵宓女川。岩谷弓旌如未及,且凭诗酒作闲仙。

题忘机堂

宋代 韩琦

昔再怀章遂锦游,坏亭曾复此池头。今归旧里藏衰拙,更葺新堂便燕休。

前槛月波清涨夜,后檐风竹冷吟秋。伊余本是无机者,因立嘉名近狎鸥。

甲寅灯夕会净明寺

宋代 韩琦

元夕山楼撤旧层,荒年人必减欢朋。聊趋净宇庄严地,一看通衢自在灯。

慰俗不专樽俎适,开愁宜有管弦能。歌筵列把新诗代,环视应饶士女憎。

次韵和崔象之寺丞西亭雨下

宋代 韩琦

初暑轩窗覆翠阴,更宜飞雨濯尘襟。喜花添色自人意,为岁期丰独帝心。

馀润日随和气浃,好声时逐远风沉。郊原遍采农家议,一寸真如一寸金。

清明会压沙寺

宋代 韩琦

时节清明府事閒,压沙高会敞禅关。妓歌沈席摧莺舌,花影摇樽添粉颜。

春色满添膏泽后,人心和入醉游间。坐中尤觉风来好,白雪飞香混博山。

送范纯仁司封移漕京西

宋代 韩琦

衰拙何堪定绎骚,使台犹喜会英髦。治财绝扰常先恕,移用皆宜贤不劳。

此去任贤终漕挽,几时当路压风涛。家声莫拟君能绍,日看青云步步高。

仆射王公挽辞三首 其二

宋代 韩琦

公昔魁多士,予时托后尘。交因荷心照,义实过天伦。

进始欣连茹,官终愧积薪。牙弦兹遂绝,不见赏音人。

栽花二阕 其二

宋代 韩琦

百品名花手种来,复寻嘉艳及时栽。主人便去心无恨,从向东风自在开。

次韵和真定李侍郎新创流杯

宋代 韩琦

不有浮觞乐,谁知爱客深。投醪当席意,修禊昔贤心。

自至疑仙术,虚来协道襟。去留虽任物,斟酌孰窥阴。

阻挹斋中酒,空劳塞上吟。清潭时一望,搔首莫能簪。

英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一

宋代 韩琦

遽委飞乾运,应开出震符。子方批凤尾,天已下龙胡。

遏密思尧治,讴歌启舜图。只留勤俭德,千古亘三无。

次韵答子渊赵学士

宋代 韩琦

再乞乡邦遂志艰,十年方得见家山。昼衣丽锦过前宠,秋逼衰蒲迁旧颜。

数月又迁当冗剧,一生曾未识安闲。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

过井陉淮侯庙

宋代 韩琦

破赵降燕汉业成,兔亡良犬日图烹。家僮上变安知实,史笔加诬贵有名。

功盖一时诚不灭,恨埋千古欲谁明。荒祠尚枕陉间道,涧水空传哽咽声。

中元病起

宋代 韩琦

中元时俗类秋尝,病起躬行力未强。摖米乍炊知早熟,盂兰方倒喜初凉。

风摧豹脚蚊休拍,露逼鸡毛菜已长。皮骨仅存心尚壮,犹思荷叶当蕉觞。

晋祠鱼池

宋代 韩琦

女郎祠下池,清莹薄山脚。游鳞明鉴中,素恃神可托。

群嬉不畏人,似得天真乐。祠者常见怜,投食任争绰。

且疑神佑之,纵嚵安敢摸。达者时公攘,羹鲙陷烹斫。

神乎所保扶,未免挫阴恶。何如致君人,其道本宏博。

天下日唐虞,声教尽薰灼。推此及微类,鱼鳖得咸若。

提举陈龙图春寒惠然见访

宋代 韩琦

冒寒连驿促征轮,须信相思是故人。顿似清风袪大暑,何嗟明月隔芳尘。

雪隈檐角依微在,春著花稍次第新。不把一杯同一笑,此时幽愤兴谁伸。

寺底遇大雨寄呈二运使

宋代 韩琦

怒雷倾雨洒无垠,天意须臾复至仁。比屋士民平叹息,一川和黍长精神。

彻犁农喜通新种,隔辙人谁谓不均。大利岂当论小害,路泥深尺没征轮。

题翠钟亭

宋代 韩琦

钟峰隐隐隔江湍,翠色偏宜雨后看。大抵兴王须恃德,饶君终古作龙盘。

安正堂观牡丹

宋代 韩琦

何须风雨苦相催,自结东君不在媒。开晚要当三月盛,艳高宜作百花魁。

好期天上香魂返,长对樽前醉玉颓。谁道元舆能体物,只教羞死刺玫瑰。

西园初暑

宋代 韩琦

可爱西园夏景长,南来风好拂襟凉。楼台轩豁年殊旧,池沼乾枯雏未滂。

群鸟护雏时起斗,众花成子几堪尝。欲知逃暑芳樽味,似过林禽玉溜浆。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