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朔风初动便图南,声断衡阳秋水涵。亦知瘴热非长乐,浅浦荒原尚一堪。
又酬社中诸子
因乱离山托海濒,朔风初动水粼粼。三千路阻干戈日,七十年催老病身。
慧远几时归净社,宗雷随地识前因。莫辞秉烛烧残夜,鹤唳猿啼梦里频。
马铁印严鼎臣二参戎入山
爱我西江意蔼然,高怀重过海云边。故山千里干戈日,荒院残年梅柳天。
返旆定知壁垒静,到门应觉鸟声偏。官艘自系榕桥下,话落寒潮只悄然。
退院诗十四首 其五
终年寒涕只垂垂,已分违时老更痴。茅屋近溪云占尽,山堂依树月来迟。
高峰不入澄湖影,病鹤长栖绝壑枝。寄语世人休笑杀,春花秋叶两相期。
雨打牡丹花残二首 其二
试问枝头知未知,岂堪惆怅忆当时。洛阳箫管终难尽,只是人心有盛衰。
忆昔二首 其二
忆昔鸾溪头,门掩寒山雪。侧闻飞瀑下,法雷振岩穴。
冠盖列松杉,杖笠相颃颉。主人貌婴儿,真似谁优劣。
犹争法秋毫,不与稗贩埒。今见尽虎皮,云深山路绝。
撺迹远海隅,攒眸长捲舌。
忆阿字
长安东去一身孤,两度逢秋心事殊。极塞月圆寒已栗,不知曾入玉关无。
偶感二首 其二
千古人无背后情,当时感激为身名。若教八万四千岁,地角天涯好弟兄。
放言六首 其五
广海闽山岂不安,几生梦绕紫霄寒。一枝已遂巢居乐,满腹宁忧河水乾。
未曾九十骄荣叟,坐断千峰笑懒残。宠去辱来看欲尽,刹尘何似太虚宽。
新春偕澹长老游玉帘泉
门内风烟许共寻,病馀春色与年深。云山有意难登陟,泉壑无心台昼阴。
半日楼台增胜槩,千秋人事只如今。飞霞喷玉终何极,老大相将且放吟。
赠吴副戎二首 其二
干戈初定复何事,大帅惟先民瘼求。宝水一从沾瑞露,年年此日仰高秋。
摘茶八首 其三
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
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
胆瓶玉簪花
山辉本是因藏玉,幸不簪冠到石门。素色岂嫌风味薄,一枝斜傍自黄昏。
退院诗十四首 其十三
谩说林泉寄一枝,无心犹恐懒成痴。初终后夜绕栏处,春夏秋山坐石时。
溪鹤伺鱼人不觉,山云到树鸟先知。记得往年争洞济,涅槃城里竖旌旗。
双镜楼
一镜从空出,清光透檐隙。白白入双眸,并作琉璃国。
中有五色云,隐显镜中错。四窗常豁然,阳燄生虚室。
古称百尺楼,高广非其匹。高出九霄上,俯视犹蜗角。
横亘踰八荒,转足失广漠。远睇彭蠡滨,秋水连天白。
近枕紫霄高,松竹罗其侧。山晴天气朗,时花爱丽日。
百鸟翔且鸣,高低竟晨夕。星月绕榱楹,寒空彻几席。
风雨至无时,轰雷震山岳。瞬息复晴霁,万木光通泽。
时运无古今,观听有荣落。流览一镜中,双眸自开合。
柳外新月示诸子
初出银蟾遍大千,尖时圆相尚依然。只今笑语垂杨下,多少清光在目前。
送泽萌后堂住玉川门二首 其一
法季息机真哲者,两年相傍住帘泉。移茅又欲临高壑,先我寻山得玉川。
示梁同庵居士
天地万物本同根,银波雪浪月无痕。顶门放出摩醯眼,一颗明珠落玉盘。
望归人二首 其一
岁暮怀归人,苍茫云木外。登高不可见,入室闻寒籁。
髣髴檐下声,捲幔日已昧。日昧犹平时,对此偏无奈。
古诗十九首 其十八
前路岂无知,青云多合离。或当成螮蝀,率尔长阴霾。
飘飘万里馀,安得如旧时。昔心犹在怀,意气谁能持。
旦夕聊相许,乘风难奋飞。体素所当重,叹息琼树枝。
寤寐心勿忘,尔亦应心思。冥冥天宇阔,相见终何期。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七
尼连林外池,香象侍母处。采藕汲清泉,于世复何与。
林外有人声,徬徨悲失路。象导人以归,人指象往捕。
岂待两臂落,方知鬼神怒。幽厄本自甘,盲母谁为哺。
仁王自有心,上帝日临汝。名利终当尽,此心安可负。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樟树舟中
正月二十一日
送梁未央北上二首 其二
题南院颙和尚真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二
酬客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四
岳监寺出世未及亲辞乃翁今相寻入山年适七十父子乐甚赋诗为寿二首 ...
山家二首 其二
雷峰即事二首 其一
容瞻公见访
示法液何居士
余生平摘过颇切辄有面从之感赋以自责
莫厌贫十二首 其七
雪居十首 其六
古诗十九首 其七
思过示诸衲
寄王廉宪仲锡
题画雁四首 其四 冬
送澹西堂下广州并示阿首座
示非二禅人
暮春三首 其二
四季雁四首 其二
劝耕二首 其一
赠与安竟书记
非影慧潜行乞馀干临别示诗二首 其一
又示各山
丁亥腊尽台设禅人乞诗
将还庐山留别社中诸子二首 其一
挽真佛
题画雁四首 其二 夏
哭开先山鸣禅师
樵山新篁吟赠同庵道者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紫
复生松四首 其四
偶感二首 其一
示广慈侍者
再送姜山行乞江南
不饮酒二十首 其二
十四寒
忆昔二首 其一
长歌行二首 其一
雪木书记同鉴光行乞临川二首 其二
中秋病起与诸子玩月二首 其一
沈秀才融谷入山
酬谢邺门许二荄二文学
不饮酒二十首 其八
杨无见居士书来以诗示之
寿陈伯恭三首 其三
净成邀看牡丹是晓风折一枝行僧送来口号一律示之
仲春得姜山报知以此时入越却寄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七
秋日怀悟石陆太守
海幢舍利塔
示何世程
长至书怀
将还庐山留别社中诸子二首 其二
示黎体大居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