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忽传谷口贵公来,入座乡书次第开。同籍故人从帝阙,及门官舫过湘台。
山深江阔何年极,雁去云飞此日催。更嘱陶潜须纵酒,荒芜松菊易成哀。
题画雁四首 其四 冬
晴波风急月微微,半隐平沙半欲飞。不是畏寒安海国,得成毛羽趁春归。
除夕瞎堂梅花再放
岭表梅花不见腊,今年寒尽数枝开。谁怜海国僧归后,故遣庐山春信来。
就下似临三峡水,因高疑傍七贤台。暗香处处应无别,欲剥黄柑拟雪杯。
雷峰即事二首 其一
海外日长生计拙,山中屋少住僧多。筑得东篱倒西壁,算来真不奈缘何。
送證侍者
送子匡山为卜居,悬崖飞瀑梦魂随。莫贪笋蕨迟春信,忘却雷峰斫额时。
因峰顶侍者偶忆往事走笔寄晦林禅师二首 其二
何年交臂频相失,忆别家山恼乱中。三峡桥头逢信使,不辞千里寄同风。
尘异献菊
寂寞秋山百卉残,谁将霜质傍阑干。元亮东篱徒酩酊,侏儒玉笥餐盘桓。
把茗共餐知味苦,移床独对爱香寒。自惭傲骨同幽逸,聊作吾门晚节看。
陆义山舍人入山
深山一自埋清影,谁向鸾溪寺里行。无著岭头空有约,天亲湖上遂知名。
木樨可遂闻香意,莲社应无生客情。且就松阴磅礴坐,他年须忆鹤归声。
春兰二首 其一
纫佩无端入楚词,为怜清绝寄相思。幽根自有同心调,万壑千峰臭味知。
延平舟中三首 其二
永夜沉沉古渡头,閒云流水一时休。晓钟忽报舟人起,昨日溪山又在眸。
送即觉还海云并寄社中诸子
鸾溪一住已三年,衰病无心作俗缘。见说乡关人尽望,其如云水意犹牵。
白头生计应无别,青鬓仪型莫放颠。若问老僧高卧处,紫霄峰下绿畴边。
关中吟十首 其十
甚深三昧许谁知,常近如来坐未移。不信折旋与俯仰,一条白练至今疑。
不忧死四首 其四
吾病不忧死,本宗惭独微。博峤终当大,斯文谁与归。
初春避客归龙三首 其二
曾因避客来山上,今在山中喜客过。秖为到来俱不俗,一帘风雨落花多。
赠严殿生三首 其三
安期不施神楼散,云翼何求绝粒方。一叶已输全活意,万金难换乱茅堂。
十五咸
颗颗骊珠月欲函,洛阳归去寄松杉。幽花不作凌霜色,万古香风自一岩。
放言六首 其三
入山五日辞归省,尘异人疑岂有他。炮药莫贪银罐好,典衣休惜子钱多。
移将野果当窗种,灌取秋葵待客过。百事到来终做去,住山须是老头陀。
秋灯二首 其一
静夜疏林透,遥山一点微。风高围土屋,月落上人衣。
不共华筵醉,如怜独策归。寒云千嶂合,谁与待朝晞。
劝耕二首 其二
人言一岁苦,所志在秋穫。营营商贾心,不知苦中乐。
一镬更无馀,今日忙如昨。晨征入云烟,微昕见飞鹤。
午食藉畦蔬,藜羹任斟酌。腹果力气粗,一斫一株落。
远近归牛羊,万山沉日脚。暮鸟随人声,呜呜绕松彴。
青萤高复低,蟾影摇屋角。
容瞻公见访
十五删
丁丁伐木响人间,才入春风鬓未斑。认取幽香付他日,腊残寒尽待花还。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题太平桥图
冬杪示诸子
示程雪池居士
马铁印严鼎臣二参戎入山
中秋双镜楼与诸子玩月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三
悼大牛
蝶蝶行
题卫其自小像
胆瓶玉簪花
沈秀才融谷入山
赠童居士
摘茶八首 其一
泊虔州
寿伦太守
复熊鱼山内阁呈偈
秋杪送离言知客
示广慈侍者
久雨弗止
书乌石岩乞米册
送唐朴非北上兼寄程民部周量二首 其一
老子
又示各山
立秋夜望月二首 其一
伦宪明文学入山赋赠
黄司李元公殉义
顿修三决之镇江寄候月鹭兼促止言澹归诸子回山
送澹西堂下广州并示阿首座
关中吟十首 其四
一先
示何别传
岳监寺出世未及亲辞乃翁今相寻入山年适七十父子乐甚赋诗为寿二首 ...
十一真
十蒸
示顿修侍者
刻诃林语录谢诸檀越二首 其二
关中吟十首 其二
题二仙对酌弹棋图
秋思二首 其二
古诗十九首 其十三
过赣州关
磊园舍作禅林招予主社感而留题
退院诗十四首 其十三
六麻
雨后牡丹二首 其一
将还庐山留别社中诸子二首 其一
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 其一
病中寄阿首座
杂诗七首 其一
十二文
四季雁四首 其三
题南院颙和尚真
陆太守孝山入山
乙卯人日酬樊月藏孝廉并寄大愿文学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一
黄鸟歌
退院诗十四首 其十
乌鹊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