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岳监寺出世未及亲辞乃翁今相寻入山年适七十父子乐甚赋诗为寿二首 其二

岳监寺出世未及亲辞乃翁今相寻入山年适七十父子乐甚赋诗为寿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五老亭亭靠紫霄,高低群绕万峰遥。儿孙既有儿孙福,长劫还他祖父娇。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题绣芙蓉石榴

明代 释函是

芙蓉如面石榴裙,锦帨金针特地真。若作目前境物会,拈花辜负昔时人。

莫厌贫十二首 其九

明代 释函是

原宪并日食,端木出连驷。两贤恒相从,只有叹已耳。

道胜无怨尤,夜耕可卒岁。世岂乏刘龚,人生贵立志。

荣叟年九十,带索乐弗匮。所造吾安知,豁达庸何易。

几死岂散人,优游同直寄。自古笑亡羊,殉名如殉利。

待激西江流,索我枯鱼肆。

送刘观复北上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君上长安我住山,一天风月自忙閒。相逢莫论涂中事,得意何妨任往还。

古诗十九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西猋捲黄云,白昼扬氛埃。天地一为变,登高望边陲。

羌独无良人,胡为久徘徊。念彼邻家妇,掩涕向予哀。

红粉怜青春,征衣手自裁。裁就寄沙场,常忧游冶猜。

猜则从他猜,中情谁与回。不学白头媪,年年守空帏。

秋蝉四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衰柳疏槐影自单,微吟真欲寄琅玕。端绥有意陪高士,华首何心入侍冠。

飞映晚霞还就荫,饱餐朝露不知寒。绿阴深处情犹热,莫讶噭噭到日残。

咏史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 释函是

龙门曾诣阙,献策弗能用。教授河汾间,弟子从之众。

累徵更不起,名藉一时哄。风雨足以庇,薄田良堪种。

著书可自乐,谈道与人共。假使献策时,大为隋文重。

伊吕岂终隐,杨元相伯仲。虽有蛊上心,考槃不可颂。

奚似宁北海,山谷长读诵。语不及世间,邴王交磨砻。

秖畏彦方知,刑戮安足痛。道路惭拾遗,遐迩返群讼。

所负吾不知,行藏有微中。

延平舟中三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永夜沉沉古渡头,閒云流水一时休。晓钟忽报舟人起,昨日溪山又在眸。

庞若云招游亦庵有怀梁同庵

明代 释函是

兰若重游兴未衰,到门一望却犹夷。当欢亦自知今日,后会难忘是往时。

篱落暂增新结构,山前尚有旧交知。夜堂细语人何在,满目河山涕欲垂。

寄澹归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下江路断偏为寄,入岭人频懒作书。不能仰面成疏放,强欲诛茅似有馀。

峰抱石坪宜架阁,屋连荒垄且开畬。前途未必无知己,却较还山得自如。

退院诗十四首 其十

明代 释函是

秋深落叶埋芳径,避乱人多向远山。送客未尝过谷口,蹇驴时见到云间。

户外西风欺病骨,篱边新月照颓颜。一辞院事閒如许,又听鼙声早闭关。

戊午归自岭外以中夏上巢云

明代 释函是

山堂九夏无人到,策杖寻僧问石源。田尽树连迷虎径,云深溪断水松门。

当窗湖水浮衾枕,隔岫禅声入梦魂。徙倚忽思珠海日,不知身已在高原。

暮春三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雨过牡丹姿未减,半酣妃子倚春风。沉香亭北皇家事,替得山中十日穷。

尘异献菊

明代 释函是

寂寞秋山百卉残,谁将霜质傍阑干。元亮东篱徒酩酊,侏儒玉笥餐盘桓。

把茗共餐知味苦,移床独对爱香寒。自惭傲骨同幽逸,聊作吾门晚节看。

不忧死四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吾病不忧死,死关大法衰。于今行古道,舍我其为谁。

莫厌贫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 释函是

弱冠不知道,抱志志四方。读书慕先贤,设心追上皇。

蒿日切时艰,夙夜矢济匡。寒云起西北,中原临苍茫。

千羽投西江,感物情惨伤。天运不可回,猖狂归山阳。

岂惜饥与渴,念彼兰桂香。兰桂生幽谷,不畏秋露霜。

秖忧荒秽杂,逵路无津梁。眷言怀斯人,揽衣起徬徨。

刘别驾莘叟入山

明代 释函是

万里王程归永日,纷纷竹马迓湖东。城头峰出鸟飞外,谷口云封僧病中。

深棘旧寻三径在,断金难隔二人同。尚期把臂秋山早,覆我寒襟共朔风。

初住归宗四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吾师设利在金轮,四十年前话转新。不道无禅谁独念,祖翁田地久生尘。

望归人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山泽谁不乐,衣食岂自然。叩门良有时,淹滞将穷年。

一诺未云易,宁更嫌迁延。世间重财宝,慷慨安得兼。

客心久已降,节序无后先。市井归人忙,对之如夜禅。

俛仰匪我畏,所畏在脆坚。中愿苟或谐,可以遂林泉。

归期知随人,吾心徒拳拳。

答同庵上寿

明代 释函是

大科环翠拥诸峰,占尽樵山万树松。谁信诸峰皆若此,灼然亲到有孤筇。

还庐山与尘异第一次对雪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五年相失忽如昨,黯淡千峰暝色移。严冷投人偏欲近,洁清于世教相期。

翠竹且教凌后夜,青松不敢傲当时。毋忘白首轻寒意,拥被为君赋雪诗。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