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四季雁四首 其二

四季雁四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黄云如雾旧生涯,回首南洲道路赊。饮啄已为忘客苦,飞鸣不觉夕阳斜。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乐辞

明代 释函是

世人重颜色,颜色如秋兰。兰气随风散,兰花开后残。

眼见花开尽,香散秋风寒。独坐观荣瘁,流泉空潺潺。

此意难为言,人外君自看。枯骸旧颜色,旧人今不识。

新人坐旧人,恩怨岂当忆。

示禅人

明代 释函是

闻君五十一,七月是生日。汝徒欲称寿,请我为着笔。

为问生何来,以何为真实。过去已过去,未来未可述。

目前者一着,明白而深密。特地指向君,回首日又出。

双溪探梅

明代 释函是

山色泉声镜里殊,我来梅下意全孤。时人看此浑如梦,千古空传遮一株。

题观音大士像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万卉千丛待化工,微云细雾澹和风。是谁不在空濛里,秖有枝头春独浓。

暮春三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雨过牡丹姿未减,半酣妃子倚春风。沉香亭北皇家事,替得山中十日穷。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雨雪濛濛天地昏,指中马外眼前存。远思几处未归客,近对何人可共论。

浩浩风传新水碓,皑皑砌绕旧蔬园。此时此际成孤赏,独拥寒襟深闭门。

古诗十九首 其六

明代 释函是

万里忽怀归,对景心相违。不耐春花艳,那堪秋草凄。

梦里喜还乡,到乡犹此时。花草何曾异,形影终不移。

乡关本无情,吾心自欣悲。寸心苟勿忆,古今谁合离。

玄鬓伤白头,安车惭奔驰。邈邈江山外,游人空是非。

摘茶八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

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

示旋庵

明代 释函是

众生久流转,迷于自心量。失所精了性,无觉觉所觉。

分别见有我,我立生有人。众生及寿命,一时同具足。

展转生死中,缚脱总迷闷。愚人随业缘,住于不觉地。

智者觉不觉,舍生而取灭。空华阳燄里,颠倒徒掜目。

晴空迥无有,观者莫劳累。汝与诸佛同,一切贪嗔痴。

即是戒定慧,直下无有二。亦无无二想,居然登祖位。

慎勿下劣心,流转不知止。一念自觉非,善哉旋庵子。

樊长文生日

明代 释函是

谷风吹南陌,高树鸣春禽。晴川迥长鸣,户牖临苍岑。

往来者何子,优游松柏阴。行谊照古道,而无晚近心。

壮年曾一荐,异代守素襟。每有袁安困,刘龚徒知音。

物情观累卵,白社依东林。遁世惜微言,恒为斯人任。

今年六十一,设帐远海浔。道俗庆悬弧,予亦寄微吟。

莫厌山泽癯,年年春木森。

妙峰禅人住静潭山乞诗示此

明代 释函是

一茅缚就放身眠,万事从他在目前。须信隔垣人有耳,莫教长啸白云边。

寄黄山还生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闻君隐黄山,仍戴竹皮冠。去秋飞一札,看看度岁寒。

约我当春来,又是桃花残。运化一何易,相见一何难。

山深多白云,玄鸟今复还。欲倚千尺松,为君筑净坛。

老眼望已穿,踟蹰空长叹。

读石鉴遗诗

明代 释函是

读罢遗诗意惘然,中间离合总堪怜。沥乾热血难寻梦,欲趁馀生直上天。

几回后事悲前事,安得今年是去年。顾我掩关惭已晚,閒情休更落中边。

秋日移榻上双镜楼

明代 释函是

谁说仙人好住楼,道心如水意如秋。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教色幽。

今夜不教天入梦,当时已见海无沤。抱襟独坐寒更迥,白眼碧霄两不收。

汉寿亭侯像

明代 释函是

千秋肝胆凭谁见,想见丰裁三十年。面目何殊真与幻,十分珍重故人边。

放言六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入山五日辞归省,尘异人疑岂有他。炮药莫贪银罐好,典衣休惜子钱多。

移将野果当窗种,灌取秋葵待客过。百事到来终做去,住山须是老头陀。

尚都统宜芾入山时将搆梵殿叨承净檀赋赠并谢

明代 释函是

久嘱灵山绍祖风,先王行业与心同。精忠已泐天潢上,法辅长留波岳中。

旧沐恩波归鹤荫,新承祇布壮龙宫。无穷感慨成今昔,干舞尧阶忻共逢。

邵武道中忆华首老人

明代 释函是

澄潭孤月自姗姗,永夜无人照影寒。亲忆吾师真面目,回头秖在刹那间。

净成石泉

明代 释函是

曾闻陆羽题招隐,天下标名第六泉。紫岫更饶甘露味,洪源高出石流鲜。

子瞻到处西湖在,宏觉他生铁镇传。笑我住山多苦涩,一杯常得试云边。

八月初五日示诸子

明代 释函是

连年衰病意迟迟,短景萧条却为谁。短外已惊黄叶坠,床头休问菊花期。

安身有策非今日,抱道寻僧惜往时。不是叮咛长别日,黄云青霭好相思。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