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陈缉熙修撰先陇十咏 其四 穹窿云气

陈缉熙修撰先陇十咏 其四 穹窿云气

明代 韩雍

山川有佳气,飞飞满穹窿。变态既靡常,间色亦匪同。

随时作霖雨,赞此化育功。凝睇不可休,疑亲在云中。

诗人韩雍的古诗

送张方伯廷玺荣满

明代 韩雍

琼林宴会识英雄,宦辙循行见事功。江右声华陈仲举,岭南风望召康公。

趋朝定儗承新宠,报国须当竭至忠。独我忧时无可效,海天万里思无穷。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 其二

明代 韩雍

松花为食草为衣,养道延年过古稀。留客必须春色去,登山常伴月明归。

偏怜野水群鸥好,不羡侯门驷马肥。更喜追陪有难弟,晚年投老最知机。

次韵酬大司马王公度四首 其四

明代 韩雍

奔走车尘马足,常时送旧迎新。却有许多真乐,湖山风景可人。

题王母图寿陈湖陆母太孺人 其一

明代 韩雍

堂北萱花秋正开,清香秀色映霞杯。白头慈母多贤德,福寿方如川水来。

寄弋阳致政李少卿四首 其三

明代 韩雍

凤雏鸣日在高冈,拂袖归山百虑忘。独伴清风与明月,新诗题遍午桥庄。

次韵寄赵总兵

明代 韩雍

别却旌旄才几日,飘摇心绪似浮萍。尘途幸我头将白,云路从他眼未青。

自是思家嫌缺月,可堪怀友叹疏星。非才不称明时用,儗向吴山筑草亭。

西江第一楼诗 其十

明代 韩雍

飞楼雄冠大江西,公暇娱情此一跻。随水落花红滚滚,连天芳草碧萋萋。

光生旸谷三山近,气散炎荒五岭低。兴发诗成豪未尽,更挥铁柱倚云题。

挽崔亚卿父

明代 韩雍

孝廉为行义为方,衍庆生贤入庙廊。天上锡封恩愈厚,玄中观化梦何长。

武陵溪杳迷尘世,少室山空闭草堂。数尺高坟三酹酒,千年宠渥有馀光。

酬德诗谢乡友徐文辉以仆书童见遗

明代 韩雍

与君交十载,德义重雷陈。分取文房仆,相资客路人。

随车春护节,扫榻夜铺茵。愧乏琼瑶报,题诗播缙绅。

巡部道上清就中一宿因登草亭次松雪翁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韩雍

龙虎山东一幔亭,昔人曾此礼空青。寻真不用穷三岛,演法频烦拱百灵。

炼就丹砂出尘世,已骑黄鹤上天庭。我来假榻清无限,万壑松风枕上听。

挽刘詹事宗器

明代 韩雍

词林璧水久蜚英,晚辅春宫重老成。操履一生行古道,文章千载占时名。

调元未见登黄阁,观化俄闻上玉京。惆怅东风招不起,懒挥铁笔写乡评。

景泰丙子六月十七日便道与大理少卿弋阳李公游上清明日游仙岩皆赋 ...

明代 韩雍

九载名山五度过,山容霭霭势峨峨。洞穿海外飞仙岛,水接天中风女河。

白鹤盘风秋气近,紫箫吹月夜凉多。宦情也动幽栖念,可奈深恩未报何。

送松江黄郎中琮广西审刑竣事还京

明代 韩雍

持节平反遵圣谟,远人处处动欢呼。波吞瘴海穷鳞起,风转炎荒腐草苏。

归路总誇空薏苡,过乡莫待饱莼鲈。好思南顾忧民切,早献当年郑侠图。

交代芮御史钊按治江西诗送还京

明代 韩雍

同年同志复同官,客里相逢握手欢。千里归心辞我易,一年新政落君难。

鄱湖水落清秋度,庐阜峰高后夜看。朝退金门如有暇,老亲烦为报平安。

庚辰十一月五日喜雪有但录呈同寅林公

明代 韩雍

冻云初合晓阴阴,和气融成瑞雪深。寒压宫墙分玉垒,轻沾台树但琼林。

燮调岂但元臣力,感召真由圣主心。预喜明年兆丰稔,有渰三诵引清吟。

左都御史萧公以诗见寄依韵奉酬二首 其二

明代 韩雍

西江江上雁声稀,为感交情到处思。满路风尘行部日,一天星月倚阑时。

君恩欲拜归心急,王事图成去计迟。终拟秋高遂深愿,相从待漏话襟期。

次韵酬徐武功先生 其一

明代 韩雍

高卧东山梦正酣,相亲无计策归骖。交情不改忘年旧,珠玉时时下岭南。

谢抚宁伯惠鱼 其一

明代 韩雍

塞北沙深水泽枯,鱼虾风味四时无。君家鲜鲤从何致,堪比吴江一尺鲈。

寄乡人陈宗盛 其二

明代 韩雍

琴川才子人中杰,慷慨风流信少双。别后相思不能歇,几时飞雁到西江。

分少陵诗句寿渔乐先生七十 其一 人字

明代 韩雍

练川有达士,德谊重搢绅。轩冕非所图,以渔乐天真。

五湖浩烟波,扁舟一丝纶。子陵富春山,吕望渭水滨。

遗风邈百世,于今睹斯人。昭代访遗贤,会见迎蒲轮。

韩雍

韩雍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4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