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筹边亭为总督备倭都督董公世宏题

筹边亭为总督备倭都督董公世宏题

明代 韩雍

亭似西川节度楼,元戎驻此思悠悠。海天万里劳多算,水国频年方近忧。

还儗遐方重建节,何愁壮岁不封侯。丈夫遭遇应图报,且莫逢人叹滞留。

诗人韩雍的古诗

同弋阳李少卿宿莲塘寺次古诗韵 其二

明代 韩雍

山寺岧峣倚碧峰,偶来假榻快心胸。行营漏起三吹角,古殿香然一扣钟。

故旧情深欢会合,圣明恩重幸遭逢。素餐却念农家苦,烟火东林尚夕舂。

王同节大理集古见赠倚韵奉答 其二

明代 韩雍

平生不解干戈事,承乏提兵着战袍。十载行边亲定乱,有时望阙便登高。

儗栽昼锦堂前菊,不咏玄都观里桃。自古为臣须尽瘁,敢因衰朽说贤劳。

题王母图寿陈湖陆母太孺人 其二

明代 韩雍

奉萱堂上绮筵开,桂子兰孙捧寿杯。应是遐龄有千岁,瑶池王母送桃来。

送周亚卿乃子经赴试山西

明代 韩雍

过庭争羡白眉良,暂假晨昏归故乡。天上祥麟元有种,月中仙桂岂无香。

关山夜静书声远,场屋秋高笔阵忙。去去初心莫荒怠,早期步武谒明光。

寿陈参政宗理母 其二

明代 韩雍

白发萱堂近九旬,喜逢初度乐无垠。橙黄橘绿秋将暮,桂子兰孙孝愈纯。

明主有恩封诰重,高年无恙赐袍新。人间盛福应全备,遐算还期至大椿。

陈缉熙修撰先陇十咏 其五 天平岚翠

明代 韩雍

天平带晴岚,苍翠弥峦冈。松筠既丛茂,泉石亦幽芳。

先正百世人,庙食山之阳。眷言慕遗德,至孝能显扬。

久旱得蒸忧民之怀顿释赋一诗志喜

明代 韩雍

亢阳且久田将芜,三农老稚皆号呼。帝德广运化工妙,天瓢一洒蒸泽敷。

岂但炎蒸已尽濯,坐令枯槁能还苏。安得九州总若此,苍生有望饥寒无。

九鹚图为孟仪宾题

明代 韩雍

有鸟有鸟名舂锄,霜衣雪发形清癯。閒心只与鸥鸟伴,野趣不受樊笼拘。

恍如少府池边立,又似吴王鼓中出。群聚应怜芳草青,孤飞点破空山碧。

国宾儒雅能得师,平生方寸无邪思。宣尼大训寓此图,携来索我题新诗。

李杜雍陶音已绝,我欲题诗愧才劣。但愿取彼霜衣制羽扇,一挥扫除四海苍生热。

送锦衣焦公子廷用还京师

明代 韩雍

霜风初收天气寒,长江万里无波澜。江亭执手一杯酒,送君解缆归长安。

长安迢迢望亲舍,尊翁作官美声价。锦衣日侍凤池头,宠眷虽隆心愈下。

君承家廷训,雅有文武才。杀取贼奴受封赏,峨冠博带何荣哉。

昨来览胜游江浙,吟尽西湖好风月。匆匆又复趣行装,应念亲庭久违别。

丈夫有志报君亲,世人未必知之真。他年勋名满天下,始信江湖亦有人。

寄乡友沈文用

明代 韩雍

沈家林馆最清幽,曾伴相知载酒游。宦迹北驰才隔岁,乡心南望几经秋。

芳春桃李开花未,深夜壶觞醉客不。羁绊无能寻旧约,题诗聊为主人酬。

两使云中为秦行人民悦题

明代 韩雍

芳年登第列清班,每诵皇华不少閒。藩府再衔纶綍至,平城重送旆旌还。

谩嗟出塞劳王事,便喜趋朝觐圣颜。我亦怀归归未得,临风谁忍唱阳关。

刘佥宪廷美小洞庭十景 其十 藕花洲

明代 韩雍

种藕绕芳洲,藕生绿荷长。南风催花发,十里闻清香。

饮客折碧筒,解酲啖雪霜。眷言君子心,千古同芬芳。

西湖钱别瞿中书次钱学士韵三首 其三

明代 韩雍

凉雨初收九夏炎,竹亭燕坐喜安恬。湖山笑我来游晚,风月因人到后添。

已觉功名惭召伯,岂誇词赋逼江淹。酒酣不觉乾坤大,俯视吴山一发纤。

拙斋为冯泰题

明代 韩雍

世俗多尚巧,冯生志守拙。巧或取机祸,拙岂见颠蹶。

先圣有嘉言,如愚且欲讷。藏修务实践,庶以光阀阅。

办事官黄汉斌从予有年兹乞归省母口占四绝以华其行 其三

明代 韩雍

峨冠博带远还乡,绿酒黄花寿北堂。满袖西风昼游处,石牛山色倍生光。

访少卿李公因送予至小箬邮亭赋此赠别

明代 韩雍

平生懒与俗士交,下视权贵如秋毫。羡君文章冠天下,急流勇退人尤高。

联芳况有难兄在,隐德香名重当代。林下优游日唱酬,新诗还驾苏黄派。

惭予浅薄无治功,质疑问道期相从。却怜聚散若风絮,三载始得重相逢。

邮亭别君一杯酒,企仰高风重回首。后夜风清月白时,君卧空山我奔走。

登云中城西北楼次古诗韵

明代 韩雍

天风吹我上层檐,望入中边逸兴添。草暗黄沙迷远近,山连紫塞愧毫纤。

筹边自愧李德裕,忧国谁如范仲淹。耐此高寒属吾辈,不须重挂却寒帘。

送佥都御史余公奉使还京 其二

明代 韩雍

夜雨西窗始盍簪,春风南浦又分襟。论交久契芝兰味,图报相期铁石心。

桃浪一江行色壮,锦云千里故情深。君才自是人中杰,入相行看拜玉音。

赠陈佥宪濂进表之京

明代 韩雍

南薰江上浪花飞,使者扬帆向帝畿。长剑倚云横壮气,行囊载月露清辉。

封人仰圣虔三祝,游子宁亲喜一归。忠孝同心不同迹,海天凝望欲沾衣。

东园偶成 其二

明代 韩雍

百粤兵收鬓已斑,逢人那敢说平蛮。非才只可填丘壑,何日天边得放还。

韩雍

韩雍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4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