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高邮吴司训升原武教谕乡人也诗以送之

高邮吴司训升原武教谕乡人也诗以送之

明代 韩雍

手栽桃李满盂城,献绩金门荷宠荣。百里儒官司教化,一方人物赖陶成。

研朱点易芹香暖,捲幔观澜雨气清。此去休言官独冷,显扬还儗振家声。

诗人韩雍的古诗

分少陵诗句寿渔乐先生七十 其七 稀字

明代 韩雍

宿云净遥空,瑞彩腾少微。亦有南极星,中宵烂光辉。

哲人初度晨,眉寿世所稀。朝阳丹凤雏,翙翙翱翔归。

高堂敞华筵,珍羞击鲜肥。岁岁祝长生,孝子心无违。

办事官黄汉斌从予有年兹乞归省母口占四绝以华其行 其三

明代 韩雍

峨冠博带远还乡,绿酒黄花寿北堂。满袖西风昼游处,石牛山色倍生光。

题徐高士祠诗 其三

明代 韩雍

市隐何曾去买山,草堂元在水云间。绝怜巢父能相让,翻笑林宗名自閒。

泰华高名藏玉检,斗牛精气接银湾。我来吊古裴回久,带得清风满袖还。

挽丰城静庵杨先生

明代 韩雍

栽成桃李满门墙,师道儒名继紫阳。黉舍总思瞻北斗,绛帷独梦燄东堂。

剑江光燄愁将敛,学海波澜苦不扬。愧我感恩空抆泪,无缘负土服心丧。

二月二十九日蒙恩赐椰子三枚赋此志感

明代 韩雍

海邦佳品贡来新,中使传宣使近臣。金母仙瓜差可儗,楚江萍实椀堪伦。

剖开玉椀光偏润,泻出琼浆味独真。千载深恩无可报,拜瞻嵩岳颂严宸。

挽蒋宗韶乡友 其一

明代 韩雍

坦轩野叟非常士,长赋才名乡里推。孝义更多题不尽,陈阡已有史官碑。

挽崔亚卿父

明代 韩雍

孝廉为行义为方,衍庆生贤入庙廊。天上锡封恩愈厚,玄中观化梦何长。

武陵溪杳迷尘世,少室山空闭草堂。数尺高坟三酹酒,千年宠渥有馀光。

次韵酬沈陶庵四绝 其一

明代 韩雍

高卧东林绝世纷,昂昂野鹤在鸡群。三吴人物多相重,重尔能诗又好文。

挽徐给事中父太学生

明代 韩雍

花落梅窗香不闻,中年观化出尘氛。眉山苏老能传业,太学何蕃未策勋。

玉洞露寒閒点易,琼楼月满静修文。流芳却有推封诏,夜夜龙光照古坟。

谢刘廷振员外刻图书 其二

明代 韩雍

同着宫袍谒建章,怜君久滞鬓毛苍。凤巢阿阁终呈瑞,玉蕴昆山已露光。

当道岂能私用舍,老天先自定行藏。圣明早晚求恬退,高步岩扉重显扬。

赠璇上人南归

明代 韩雍

脱却尘凡守寂寥,远公门下特高标。锡飞已占吴山胜,杯度何妨楚水遥。

南垄蘋蘩春自荐,北堂甘旨昼亲调。怜君独遂还乡愿,梦绕江天恨未消。

知止为乡人陆仲玑题

明代 韩雍

我尝戒盛满,深恐近危辱。因之号知庵,恒警知止足。

陆生江湖士,何苦志亦笃。生尝从我游,我识此心曲。

世业甘自守,分外非所欲。苟求若临渊,却步如执玉。

好礼极清致,亲贤异流俗。保终诚德人,烦生尚加勖。

暇日与倪学士罗郎中饮萧寺中和李白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韩雍

两镇旬宣荷圣君,却惭勋业老无闻。边烽烟火犹相接,宵旰忧勤未得分。

鲁酒几巡催落日,商歌一调遏行云。座中狂客休誇大,学士才华自不群。

题松赠溤公子泰

明代 韩雍

落落栋梁具,阴阴冰雪姿。曾经钜眼识,登用合乘时。

双节堂雨御史朱铉题

明代 韩雍

同挥清泪落重泉,荀采中情晚不迁。湘水未沉因有子,首阳终饿雨无天。

雁鸿叫雨离群远,松柏凌霜出类坚。节义从来关世教,愿将女范续新编。

题顾仲礼藏春楼

明代 韩雍

香满吴山总是春,楼中春意浩无垠。暖风入座鸟声细,晴雨捲帘含气新。

万物均含形色性,一腔同寓发生仁。何当袖拂烟霞去,卜筑相依养道真。

双节堂为御史朱铉题

明代 韩雍

同挥清泪落重泉,荀采中情晚不迁。湘水未沉因有子,首阳终饿为无天。

雁鸿叫雨离群远,松柏凌霜出类坚。节义从来关世教,愿将女范续新编。

酬同年白亚卿宗玉

明代 韩雍

三边多事客忧深,天上东风送好音。念我有情如对语,喜君无恙欲狂吟。

万金肯易平安字,四海谁同故旧心。南望燕山隔千里,未知何日会朝簪。

次韵酬沈陶庵四绝 其四

明代 韩雍

十亩家园万顷田,稻粱蔬果四时全。有时放棹濯缨去,水满平湖月满天。

喜闻台长李公总戎赵公同奉命出师辽东心同力同功成必矣寄鄙诗预申 ...

明代 韩雍

爱我同台长,公清果独贤。立朝才几日,出塞屡经年。

北敌终颠覆,东人解倒悬。征夷又豪杰,同拟上凌烟。

韩雍

韩雍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4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