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新晴梅花可爱欲招明远少稷冻醪未熟

新晴梅花可爱欲招明远少稷冻醪未熟

宋代 韩元吉

痴儿了事不能閒,犹喜骚人共往还。
岁晚真成废书只,雪晴那得负江山。
多情春与梅花厚,一醉天于我辈悭。
賸作新诗催酒熟,曲池冰断水潺潺。

诗人韩元吉的古诗

悼老琼二首

宋代 韩元吉

江水东流湖水西,水边花落梦回时。
南屏山下风吹土,犹作萧萧暮雨垂。

燕归梁(木犀)

宋代 韩元吉

凉月圆时翠帐深。锁非雾沈沈。广寒宫里未归人。共结屋、住黄金。
繁枝未老秋光淡,好风露、总关心。天香不奈远相寻。更翦巧、上瑶簪。

清明日雨中同中甫子云二兄集湖上

宋代 韩元吉

莫辞冲雨湿春衣,要看湖山滴翠微。
絮重欲飞堤柳暗,花寒无赖海棠稀。
官忙未觉追游少,醖美犹堪尽醉归。
屈指薰风来几日,绿荷簪水已依依。

登玉京洞遇雨

宋代 韩元吉

俗物只散意,市朝那复清。
未能蓬岛去,且上玉京行。
古洞深无底,幽泉细有声。
山灵知我意,賸乞片时晴。

方务德元夕不张灯留饮赏梅务观索赋古风

宋代 韩元吉

昨日风雨今日晴,绿水桥南春水生。
使君元夕罢高宴,亭午邀客花间行。
危亭直上花几许,水仙夹径梅纵横。
不须沈水薰画戟,帘幕自有香风清。
门前纷纷乌鹄上。隐几坐爱寒江明。
忆昨淮南戎马动,岂谓景物还新正。
遗民归公十万口,鼙鼓日日严刀兵。
眼看指麾尽摩抚。闾里愁叹成欢声。
酬功端合侍玉辇,安得坐啸江干城。
景龙灯火公尚记,耆旧出语儿童惊。
我来两月滥宾客,况有别驾能诗名。
相从一笑说万事,重费美酒勤杯觥。
东风摇荡入烟柳,歌管错杂催离情。
诏书徵拜那可后,为公前马遥相迎。

墨梅二首

宋代 韩元吉

影落寒塘月照时,梦为蝴蝶绕高枝。
画工欲画无穷意,不道幽人圣得知。

陆务观赴阙经从留饮

宋代 韩元吉

溪岸风高霜作棱,杯盘草草对青灯。已甘盐菜待梁柳,况有酒浆延杜陵。

岁晚鬓毛纷似雪,天寒门巷冷于冰。春风稳送金闺步,看蹑鳌山最上层。

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 其一

宋代 韩元吉

海上狼烽不起烟,兵戈犹记旧年前。岩居有客能招饮,肉食何人为给鲜。

但得生涯类盘谷,可无风景似斜川。共寻糊口田三亩,仍办遮头屋数椽。

季元衡寄示三池戏藁

宋代 韩元吉

文彩风流冠一时,三池聊作凤凰池。
新诗到处传桐叶,丽唱他年满竹枝。
归梦故应怀古括,清谈还喜对峨眉。
玉堂待草山东诏,解缆春江莫放迟。

行汴渠中

宋代 韩元吉

东海桑田未可期,隋河高岸已锄犁。
楼船锦缆知无地,枯柳黄尘但古堤。

致政许侍郎挽词二首

宋代 韩元吉

海内循良政,高名实吏师。
铜符尝五换,玉节更三持。
慷慨平戎策,雍容对德诗。
甘泉仅持橐,功不负明时。

航弟自广润省坟金华作二绝句送之

宋代 韩元吉

族绪彫零不计年,户曹一眷更萧然。
恨无收敛冠巾计,送汝安心稳坐禅。

次韵陈子象谢新火诗

宋代 韩元吉

曲水流觞迹易陈,水边那复御厨珍。
茶烟永日那轻颺,槐火今年又一新。
邻舍未应烦束缊,官庖犹幸有舆薪。
须公更试长檠夜,賸照歌台拂镜尘。

范泉州挽词二首

宋代 韩元吉

玉节江南道,铜符海上州。
登车人自化,截镫士争留。
不作田园计,长怀世事忧。
秋风闭黄壤,谁为子孙谋。

远游十首 其六

宋代 韩元吉

海水赴大壑,雷奔堕空虚。火轮煽金刚,荡然为尾闾。

一阖复一辟,乾坤犹户枢。万生保灵根,至神守虚无。

尝以物所归,返观天地初。

次韵李平叔直舍竹二绝句

宋代 韩元吉

诗翁爱竹有佳句,诗就移官可奈何。
密叶岁寒应更好,賸来和雪看婆娑。

临江仙(酴醿)

宋代 韩元吉

不恨绿阴桃李过,酴醿正向人开。一尊清夜月徘徊。花如人意好,月为此花信。
未信人间香有许,却疑同住瑶台。纷纷残雪堕深杯。直教攀折尽,犹胜酒醒回。

挽故钤赵公彦远词

宋代 韩元吉

平革长村未一施,尚余嘉誉蔼天支。
事亲养志人争仰,教子成名世共推。
盛德故应传后裔,清规谁为勒丰碑。
华林冈下寒泉水,隐隐雷声纪孝思。

昙花亭供茶戏作二首

宋代 韩元吉

一声钟磬有无中,楼阁山林本自空。
不向云端呈伎俩,犹来盏里现神通。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宋代 韩元吉

十年天壤间,久矣闻公名。
词华少陵系,臭味修水甥。
一著獬廌冠,谠论惊纵横。
九卿固美秩,不如偃专城。
韩元吉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47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