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望之五首 其四

赠望之五首 其四

明代 何景明

昔子当北徂,值予复南旋。相违踰几时,世事倏推迁。

访旧半存亡,谁能不摧颜。浮云岁暮征,馀曜御西山。

居人念川涂,行子恋乡关。平生双龙剑,乖别何时还。

志士重明德,穷达奚足叹。愿君勖令名,相期在盛年。

诗人何景明的古诗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群山何逶迤,环峙如百城。其上干青霄,其下浮云征。

出没千万态,倏忽殊阴晴。抚兹豁心目,颇慰羁旅情。

雨夜似清溪

明代 何景明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答雷长史四首 其三

明代 何景明

汝上相逢岁已长,故人官况近荒凉。天涯白发催迟暮,客里清尊送夕阳。

贾谊功名终负汉,马卿词赋尚游梁。看君尺素遥相慰,况是羊何有和章。

艳曲八首 其三

明代 何景明

秦氏字罗敷,冯家名子都。妆成临劝酒,曲罢坐当垆。

白马金吾子,青丝提玉壶。

普缘寺有马融读书洞

明代 何景明

春山寻古寺,昏黑尚攀缘。仄径千盘转,巉崖万仞悬。

虎常啼白昼,猿忽堕青天。欲访名贤洞,泠泠隔涧泉。

诸将入朝歌十二首 其十

明代 何景明

战士归来皆武冠,紫缨骝马跨金鞍。可怜万国城头月,照见沙场白骨寒。

赠王文熙四首 其三

明代 何景明

光风转柳枝,宛宛路之傍。濛濛苑中花,朝日耀其英。

停车欲有赠,攀条折春芳。春芳亦消歇,但使故意长。

兵书峡

明代 何景明

空岩一卷书,绿苔字应灭。志决功不成,千秋有馀烈。

种麻篇

明代 何景明

种麻冀满丘,种葵冀满园。孤生易摇悴,独立多忧患。

当行思故旅,当食思故欢。先机失所豫,临事徒嗟叹。

升萧艾乃至,锄桂致伤兰。物理有相附,畴能识其端。

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交结良匪易,君当图未然。

怀李献吉二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冠盖京华地,斯人独可哀。神龙在泥淖,朱凤日摧颓。

世路无知己,乾坤孰爱才。梁园别业在,何日见归来。

慈仁寺送良伯

明代 何景明

入寺松阴散鹤群,出城冬旭袅烟氛。丛篁僻地犹风叶,独雁荒台倍朔云。

不柰旅魂江北断,更看仙侣日边分。燕山楼阁晴无数,朝暮钟声送客闻。

送施御史便道寿母次韵

明代 何景明

绣衣真昼锦,彩服更花辰。海鹤称觞数,江鱼入馔新。

近欢追里宴,遥祝借朝绅。堂下忘忧草,今春倍往春。

月潭寺二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绿萝阴下到蒲团,茗叶松花进晚餐。近水云霞晴亦雨,傍岩楼阁昼常寒。

旅怀寥落逢秋半,僧话淹留坐夜阑。惆怅尘踪又南去,朝来钟磬隔烟峦。

醉歌赠子容使湖南便道归省兼讯献吉

明代 何景明

徐卿此行壮观莫与伍,东将入吴西入楚。都门怅饮慨今昔,酒酣拔剑为汝歌起舞。

圣朝分封重茅土,词林礼桨超前古。冠冕诸邦拱至尊,册书十道开天府。

匡庐峰南绕江汉,洞庭武昌半楼观。寿酒花开海上堂,使舟草满湘西岸。

忆卿翻飞霄汉里,结交岂少青云士。眼中何人最知己,十年之交吾与李。

李生近买阳羡田,又欲鼓柁襄江船。风尘落日倘相遇,为我问讯江湖前。

小景四首 其二

明代 何景明

草阁散晴烟,柴门竹树边。门前有江水,常过打鱼船。

画菊歌

明代 何景明

杨郎画菊只三本,千花万草无颜色。夏卿墨竹差可比,陶生桂树何须得。

徐君向我誇所有,阁中携此更携酒。翠幔披云出院迟,金杯映日凭阑久。

深黄秾紫杂烟皋,想见五色临挥毫。丛篁琐碎白昼静,锦石烂熳霜天高。

楚江茅堂若在眼,凤闼彤闱对秋晚。白葛飘零处士稀,朱弦寂寞佳人远。

寒香晚节真可怜,惜哉杨郎不在前。开窗为我拂绢素,落笔点缀黄金钱。

徐君徐君珍重此,君不见天寒岁暮百草死,绮罗无地看桃李。

送卫进士推阁昌

明代 何景明

少年佐郡楚城居,十郡风流尽不如。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阁昌鱼。

仙人楼阁春云里,贾客帆樯晚照馀。大别山前江汉水,画帘终日对清虚。

秋风 讽也

明代 何景明

秋风厉厉,中园有卉。不植松与桧,奈彼萧艾。秋风飘飘,中园有条。

不植松与桥,奈彼艾萧。

十六夜赏月野塘宅

明代 何景明

今夕非昨夕,清光依旧多。后庭开月燕,窈窕转春歌。

磻溪

明代 何景明

丈人昔未遇,垂钓此溪中。不感风云会,谁知八十翁。

晚枫渔浦暗,春草猎原空。独今千载下,怀古意无穷。

何景明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58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