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景明
月高罢游关九关,暗尘吹污香雾鬟。谁家少年亦太恶,拾著金钿不肯还。
玺上人送茶
郁郁云中秀,山僧采相馈。我有毒热肠,此是清凉味。
小景四首 其三
煦日枫林赤,含风菊蕊黄。家家白酒热,何处过重阳。
席上分得时字送豫斋二首
泽国登楼处,江船见月时。回书寄来使,多是客中诗。
宗哲初至夜集
卫川舟楫九秋旋,京洛衣冠更此筵。万里况逢鸿雁候,一杯仍对菊花天。
灯前月落城乌起,堂上云开塔树悬。聚散古今同逆旅,莫看风景倍悽然。
寄杭东卿高曾唯二宪副
旧游俱是吴中俊,相忆遥为越下吟。他日云霄须比翼,此时金石战同心。
楼船水战江流急,鼓角秋城海日阴。寇贼两乡今阻绝,北云南树各沾襟。
上元叶邦重别墅归
昏钟野寺到郭,晚饭人家出村。斜日山颠水曲,东风万户千门。
星河渡口深夜,灯火城中上元。犹似去年今夕,不堪烟景销魂。
双梧草堂二首 其一
君爱堂前树,嵯峨碧干双。相思秋月下,枫子落云窗。
元夕以道宅同苏管二君子
烟满春城夜色凝,露融金掌月初升。愁边鼓吹频催宴,望里楼台尽放灯。
四海朋簪今有盍,十年岐路已无凭。相知更遇秦中俊,欲赠琼琚恨未能。
赠梁宗烈二首 其二
飘风顷刻至,征云万里游。与子非风云,欲遘良无由。
川涂限山海,音问邈中州。升高望广域,极眺沧溟流。
浮烟隐榛树,白日蔽岑丘。飞鸿不我顾,逝鹄不我留。
宁无轻舟志,浩渺安可求。桂树茂炎隩,芝草翻灵洲。
独处慕朋侣,攀赠谁为酬。倘荷衷眷言,慰此平生忧。
任洪器草亭四首 其三
绕屋南山秋色静,数枝寒菊一篱烟。酒醒读罢秋声赋,风落松梢响石泉。
还至别业四首 其四
弭驾及春暮,比屋事耘耕。时物展遐瞩,契我遗俗情。
故林茂以密,敝庐亦将成。芳兰冒紫葳,园柳尚垂荣。
泽葵蔓废井,瓜田依故城。策杖衡门下,仰偃遂平生。
所愿在怡亲,馀者奚足营。世情恶衰歇,天道递亏盈。
驷马岂不贵,翻覆坐相倾。
新添
朝登七盘坡,复下九折坂。长风飘落日,杳杳前山晚。
佂夫行取薪,夜入涧中饭。仰视飞鸟还,载观浮云卷。
还顾望乡邑,日与亲爱远。公家尚有程,安能速言返。
雨后汝立见过承诗赠
渺渺城波净客堂,朝回高咏接仙郎。炎天忽送风雷气,僻地惟闻草木香。
欲借沙堤添水槛,秪疑车马驻江乡。一杯暂许留今雨,只字真看比夜光。
赠别孟望之四首 其四
公子事远游,离别无复云。丈夫万里志,焉能恋故群。
我有千金剑,经天决浮云。龙光久未试,姑以持赠君。
愿言终永佩,勿令埋尘氛。
普缘寺有马融读书洞
春山寻古寺,昏黑尚攀缘。仄径千盘转,巉崖万仞悬。
虎常啼白昼,猿忽堕青天。欲访名贤洞,泠泠隔涧泉。
赠杨静之归真阳
人物遥从泮水看,眼中乡里旧衣冠。江鸿终拟登逵路,海鹄还应爱羽翰。
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真阳城外秋仍好,怅望西风白露繁。
答张道夫都阃病怀
不到将军第,秋清病起迟。谁知平子后,复有四愁诗。
月幌临书帖,风庭掩戟枝。东桥好山水,何日赴幽期。
赠王文熙四首 其四
息马中林树,烟霭何氛氲。迟迟仲春日,丛薄华且芬。
上有单飞翼,哀鸣振层云。冉冉征途客,踟蹰不忍闻。
嗟哉彼何物,日夜求其群。
拟古诗十八首 其十六
迢迢孟冬夜,悲风鸣北林。严霜被野草,宛转时欲沉。
佳人久隔越,旷若辰与参。方舟不利涉,欲往江湖深。
客从南方至,遗我绿绮琴。愿因云中翼,寄子瑶华音。
胶漆不为固,金石安足谌。明义苟不亏,殁齿当一心。
溪上水新至漫兴四首 其二
双飞鸂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580篇诗文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 其九
至日荅良伯
拟古诗十八首 其八
雨后十首 其七
王都谏画鹰歌
简汝立
杏林曲
忆昔行
送吴司训之内丘
谁谓河广行
别寺僧是日立春
题叶邦重山水画限韵
雨雪歌
答雷长史四首 其一
赠君采效何逊作四首 其三
怀寄边子
送李长芦先生
水营墅治田圃种树
马百愚同沈清溪见访次韵二首 其二
悼远辞
寄李郎中
溵之水
汝庆宅红菊二首 其二
少谷子行
古松歌
燕京十六夜曲四首 其四
岳豫之小画四首 其四
子衡在狱感怀二十韵
高桥
彭生行
马百愚同沈清溪见访次韵二首 其一
书院课士雨至有作
月潭寺二首 其二
送雷长史
下陵曲
赠李献吉三首 其二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 其七
送王秉衡谪赣榆
赠君采效何逊作四首 其二
晚雨君卿招不赴
苦热行二首 其二
哭以道
送韩汝庆还关中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 其一
游黔国鱼池四首 其四
赠王文熙四首 其三
种麻篇
嫦娥图
陇头流水歌三叠送刘远夫行 其二
集吴子寺馆
李大夫行
观春雪
寄孙世其四首 其四
悼亡三首 其三
晚至昌平寺中
送惟学南还
十七夜月二首 其二
雨过徐舍人
燕子次杜工部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