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景明
秋风厉厉,中园有卉。不植松与桧,奈彼萧艾。秋风飘飘,中园有条。
不植松与桥,奈彼艾萧。
送顾隐君还常州君来视其侄中书子进士
北庭綵袖日边闻,南甸青山海上分。阮氏竹林推叔父,谢家玉树有郎君。
河关晓发随燕雁,江路秋帆拂楚云。归向惠泉携旧客,菊筵开酒送清芬。
寄岳阳庞推官四首 其一
君因谪宦留南郡,予亦罢官归故乡。同是凤凰池上客,江湖千里转堪伤。
雨雪歌
千岩云电烈,万室风霆翻。中宵雨撼壁,平明雪满山。
水曲纳凉
乘月玩清夜,漱流涤烦痾。竹柏夹脩水,微风扬泽荷。
苔阴皓露溽,素鳞跃于波。柔条纷敛结,劲叶亦陨柯。
优游荡情志,俯仰丘中阿。虽无朋侪和,兴言自成歌。
娱乐当及时,千秋岂复多。
燕京十六夜曲四首 其四
月高罢游关九关,暗尘吹污香雾鬟。谁家少年亦太恶,拾著金钿不肯还。
江南思四首寄曹毅之 其四
竹净娟婵带月,山寒杳窅沉晖。天边晚树独眺,江上春潮客归。
终南篇
离宫别馆旧京华,表里关河属汉家。二阁天围青锦障,五台云涌石莲花。
三清山人歌
山人佩剑冠远游,腰间鞶囊垂虎头,七星照耀金海钩。
东行策杖指卢霍,逝将沧海寻丹丘。三清西南龙虎连,攒峰叠翠盘石莲。
千崖万壑不可以径度,玉梁倒挂海河前。青蜺下望熊云烟,石璧中开日月悬。
傍通七十二福地,白玉楼台罗洞天。此中栖身炼大药,宝笈灵书启五岳。
骑鹿时见南斗君,闻笙夜候缑山鹤。我今游目送冥鸿,欲访名山入越中。
飞梁万丈倘可接,共尔青天蹑彩虹。
怀高铁溪先生四首 其二
吾慕高夔府,风流汉长卿。新诗裁锦字,丽赋掷金声。
早谢人间事,幽通物外情。相违动旬月,何日见黄生。
归州
暮云天际见高城,行尽千峰峡渐平。古郡山头万家住,客舟江上听灯明。
竹枝惯听巴人曲,鸟道才通楚国程。未卜东归何日到,片帆斜月对离情。
燕京十六夜曲四首 其二
万岁山头锁玉楼,十王馆中人不游。中宵金鼓云间动,翠辇龙衣过五侯。
复庵王公锦
斯人中土彦,未老即重泉。荐鹗推前达,乘骢忆少年。
声名起霄汉,词翰落云烟。志在身先退,才高道亦全。
剑横常自许,宝弃复谁怜。世业襄城旧,孤坟汝路偏。
脩文应地下,遗像俨生前。未得瞻风概,空令涕泪悬。
东林书院
东林精舍接东城,出谷先歌伐木声。气象久瞻程伯子,抠趋今见室诸生。
芝兰入室香俱化,桃李开门树总成。河渭滔滔同向海,济川舟楫几时行。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 其二
群山何逶迤,环峙如百城。其上干青霄,其下浮云征。
出没千万态,倏忽殊阴晴。抚兹豁心目,颇慰羁旅情。
兵书峡
空岩一卷书,绿苔字应灭。志决功不成,千秋有馀烈。
对菊四首 其四
露委烟斜更有情,黄花紫萼太分明。只教秋色常为主,莫遣西风怨落英。
月夜王宗哲宅赠田勤甫江西提学
高城吹角此宵寒,远客今歌行路难。岁暮风烟殊去住,天涯灯火落悲欢。
西江日落移舟入,南斗星悬倚剑看。庐岳玉山千万里,不知何地望长安。
姜子岭至三岔
出岭上云霓,入溪下烟岚。高高不可极,杳杳讵能探。
朱崖秀夏木,石壁
九日不见菊次刘朝信韵
一秋风物已凄凉,九日无花只断肠。徒把青尊留客醉,不教繁朵向人黄。
鸣弦急管休相聒,舞蝶游蜂莫自狂。独坐孤城正愁寂,更堪落木下斜阳。
送吴司训之内丘
内丘城阁夏阴阴,窈窕儒宫双桧林。六月沙郊骑马到,四时潭水听龙吟。
青毡况属斯文地,朱瑟还闻大雅音。亦是洛阳年少士,白头今日始冠簪。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580篇诗文
悼亡三首 其一
陇头流水歌三叠送刘远夫行 其一
诸将入朝(四首)
送马公顺视学湖南四首 其四
谒李文达公祠堂
赠别孟望之四首 其四
十七夜月二首 其二
苦热行十首 其八
永宁舟中
怀寄边子
寄岳阳庞推官四首 其四
诸将入朝歌十二首 其十二
雨夕集世其馆
饮鲍以忠
彭中丞四民图歌
送顾锦衣赴广东佥宪
送卫进士推武昌
雨中看花七首 其二
燕子次杜工部韵
顾内翰约看花城南寺病目不赴
艳曲八首 其四
还至别业四首 其四
江南思四首寄曹毅之 其二
送赵司训丧偶还罗山
送崔氏四首 其三
复见阮生行
登楼观阁时王令明叔邀张用昭段德光王敬夫康德涵四子同游二首 其 ...
小景四首 其二
送徐主事还金陵
除夕述哀四首 其二
过先墓
黄头郎
四图诗赠何燕泉四首 其一 职方奉使
十六夜月集侯汝立
渡泾渭
阁直立春日雪
迎霜降
白雪篇
白雪曲十首 其四
苦寒行三首 其三
孤鹤篇
赤壁图歌
送马公顺视学湖南四首 其三
鹿苑寺
任洪器草亭四首 其一
新开岭
送马公顺视学湖南四首 其二
立春日作二首 其一
城南妇行
拟古诗十八首 其九
牧犊行
用韵荅以行
送陈进士还江西
悼往
雨中留蔡黄二亲
悼远辞
为陇州李举人寿其伯尚书公
送雷长史
秋兴八首 其七
原有楚 赠韩子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