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何吾驺
寄质东篱戏晓姿,怀情殊异早春枝。经营先艺栽花地,密护常多处暑时。
白瓣频惊丝鬓改,黄英犹恐露槐悲。若论细细浓开意,靖节归来有所思。
邸中种竹十二首 其九
诗人善咏竹,琢磨故自脩。猗欤睹威仪,千古谁能俦。
季春望后同诸社人泛舟分赋二首 其一
乘流春舸滑,岸树迥含烟。帆载黄梅雨,人耕碧荇田。
远山来劝醉,野色暝生怜。几处桃源似,前川乍惘然。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十三
驱车三晋复荆门,伏暑炎歊使我烦。爱汝玉壶冰影泻,更裁春雪点郊原。
夏日同侯若朴金元甫陈居一陈集生饮陆氏山园分赋以名园依绿水野竹 ...
居士解种竹,竿脩且新绿。莫把伶伦看,截作凤皇曲。
宿琴心阁有怀张孝仲大中丞
滴滴迢迢终古连,淙淙唤醒隔溪烟。水行树杪树笼水,天在山中山自天。
高阁丹霄人乍远,长空皓月晤何年。我来君去三生梦,桃李成溪总不言。
午日珠江杂咏四首 其四
今人令节昔人悲,寒食几时又五丝。自是时情重怀古,眼前曾否问鸱夷。
庚辰春日同黎君选欧嘉可诸从儿侄渡石门二首 其一
风尘怀利涉,千舳自孤征。何有采樵者,还来津吏迎。
门通今古汛,石拥去来程。顿觉心非世,推篷万虑轻。
戴安仲新婚赋得引凤曲 其三
高捲冰帘引凤仪,凤声还似管中吹。不须席上求凰曲,自有和鸾绝妙辞。
送周廷吹之广平二首 其二
宿愿何因惬,邯郸酒正新。应消明月夜,相待晓山春。
清梦凭来羽,狂歌伴去尘。心期终不语,高日上城闉。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十 萍池
疏萍复浅水,微风浪不起。何处无天机,难为众解耳。
临江赠高德音还粤 其一
满天流火揽行旌,江上逢君把袂情。为扫海岐松涧石,试弹孤剑雨中听。
辛酉使道宿涿州饮赵漳侯宅四首 其三
闻君祖陇陂,柳多连理枝。昊天贶令德,特地吐桢奇。
合则为栋梁,联乃集凤仪。贤哉临漳侯,永不匮孝思。
桂蕊朝丛丛,福生何穷期。
赠张老师九首 其四
世道艰难几变迁,洗天风雨净岚烟。即看逆浪奔涛日,谁作虚舟济大川。
戏题美人
半缕寒烟碧玉箫,六宫瘦尽楚云腰。生来弱骨难堪把,那有閒心学柳条。
听友人月下吹箫
谁道湘妃竹韵清,玉钗敲断不闻声。如何一接君灵气,七十峰头总有情。
姜箴胜前辈招同李小湾罗萸江二宗伯文湛持姚孟长二宫詹米仲诏太仆 ...
频吟白雪动庭柯,折柬招寻许和歌。酒色碧如琼岛月,茶香况煮太湖波。
春容耐可牵衣袂,逸事何妨拟薜萝。海内襟期君不薄,风前容易掷流梭。
夜雨读史有感
牛角何多事,绨袍不耐寒。雨馀山里月,清冷别为看。
米仲诏招集漫园三首 其二
世路漫漫去复过,漫从帝里课松萝。浓香不散陶潜菊,柔翰其如逸少鹅。
似送西山供案入,欲驱南海那云多。最怜半踏芳洲舫,衣袂翻然接绛河。
花阡 其二
吴姬花比越姬多,经宿其如落腻何。就解玉钗轻印落,一锄黄土马嵬坡。
咏史 其六 介子推
每到清明便黯然,介山风雨政堪怜。人情信宿矜相报,莫问相从十九年。
何吾驺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520篇诗文
丁未归舟见新燕同诸子赋
步韵却寄欧嘉可二首 其二
奉诏读书翰林有作
乞青方竹二首 其一
和三槐老师玉关人老诗四首 其二
田园春乐
泊邵村闸李郭朱王四子邀饮移席僧寺寺荒凉甚去后不知其何地也 其 ...
再过淮阴
咏史 其九 卓文君
题画八首 其五
独泛十首 其六
过许四首 其四
峡山寺赠陈治甫
赋寄史道邻督
清溪驿苦雨
独泛十首 其二
却寄魏仲雪督学
庚辰上元
戏赠伍长卿及其从弟桢卿
丙午呈张魏两座师
园居吟十二首 其六
咏史 其七 韩信
夏杪同诸子泛舟泊渔于布席梅园既登落霞峰试开元泉夜过宝莲寺分赋
题柳别友人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七 文杏亭
步韵答少司空张元中座主
九日同区启图集李伯襄太史宅
准儿初应邑试即夕寄阅文稿喜赋
感灯草
赋别区象先观察出都二首 其二
过青州五首 其五
米友石病中折红梨花见遗索题二首 其一
江上泛舟有赠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五
三城春旱南海蒋畹仙使君步祷甘雨喜赋
爱菊行二章 其一
黄浦夜泊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三
舟中早起
感鹃
长卿表弟高凉寄赠閒足二章读竟旁皇不能寐余惄焉以思政为撩閒未足 ...
庚辰初秋日同黎君选徐六出罗子开家从儿侄赋别门人吴孟浚比部于宝 ...
初冬同诸子载酒白云洞五首 其三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 其二
独泛十首 其五
庚戌舟中读罗隐嘲云英诗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代云英答亦 ...
慈惠寺作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 其三
己卯花朝有怀黎君选诸子
季春望后同诸社人泛舟分赋二首 其二
秋日同黎君选徐木之侄明公儿准集愚公楼时方延僧诵法华经分赋四首 ...
庚辰季冬廿五夜是为辛巳立春子初一刻长儿举孙仞楼
拈句为玄象上人
漫句
赠斗初山人种水松
山中歌
临江赠高德音还粤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