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友人惠蒲草寄谢二首 其一

友人惠蒲草寄谢二首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蒲供盆耕久,深情割爱殊。微云根自润,清露叶为珠。

细沐同儿发,狂呼叫虎须。千条心一寸,精气与君俱。

诗人何吾驺的古诗

己卯春暮赋寄林次狂兼柬谢伯子

明代 何吾驺

轻云疏雨岸花迟,欲别方舟共酒卮。新句林逋谁可和,迩来吾爱谢生诗。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偶作金台侣,偏惊雪调骈。隆中犹抱膝,稷下半谈天。

危坐时终日,狂歌忽几年。芙蓉江上梦,秋色想联翩。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尽道词垣昼锦归,锦衣何似旧斑衣。潘舆白发双辞阙,不怨云边去住违。

丙午元夕六首 其六

明代 何吾驺

庙里佳人竟夜喧,抽签敲竹问儿孙。绮罗少妇深深拜,赪颊犹云感佛恩。

七夕宫词四首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昭阳月冷浸云和,阁道双星望里过。太液池头三尺水,莫教浑语是天河。

答王觉斯见寄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山鸟鸣间关,林风静容与。携将青玉案,行歌少俦道。

古谊日以疏,德毛鲜克举。大道本康庄,斯人独古处。

何以报琼瑶,萧萧就汀渚。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九 御风台

明代 何吾驺

冷眼看世界,何处非虚空。似有登台者,飘然御八风。

己丑诞日奉上敕赐白金文绮恭纪

明代 何吾驺

炎歊满座忽生春,五色金泥赐诞辰。拜捧君恩深汉帝,沽濡天泽瑞臣邻。

七襄辑瑞分官锦,九转还丹自鼎甄。安得世间仁寿者,与同嵩祝答鸿钧。

登瀛行

明代 何吾驺

天风飕飕刮双耳,翠旗苍虬双足起。曰驾予车放洞冥,东自扶桑徵弱水。

策虹乘雾奔鼋鼍,会稽行七十万里。醴泉芝草何足奇,鹤氅羽衣两老子。

挥麈微笑揖予登,袖出玉书云瀰瀰。言从子丑判二仪,水天鼎足郁雄奇。

经历莽苍万千载,玄宫碧落无人知。巨灵应运开鸿秘,却产方朔金门儿。

风土山川盛图画,汉皇仿佛将遇之。梦耶真耶几岁月,唐家学士宏文辞。

竟将形像传阊阖,容易仙都轻度思。当今有道群真主,眷从丹垣开玉署。

灏气层层列画楹,滴露淙淙垂绛柱。楼台百级绝纤埃,爰集诸贤艺玄圃。

世界都从丹箓中,神仙何尝忘下土。始知予本谪仙流,百千万劫重鸣驺。

闻言长拜惝以恍,日光云丽照丹邱。将予永永从吾子,左骖文豹右玄彪?

相从一扣天门开,飞云施雨弥九洲。洞玄卷之不盈掬,他时重整十二楼。

猗欤盘古开天至今日,乃复芝泥兰检遇石室。圯桥纳履匪真书,■石嘬髓纷怪谲。

却笑方士去何年,阆苑琼坡几度仙。上真下界频招手,巨浪长风快著鞭。

庚辰季冬廿五夜是为辛巳立辰子初一刻长儿举孙仞楼

明代 何吾驺

黄阁归来老是翁,每逢圣寿喜呼嵩。政当引子朝天日,报有生孙辰夜中。

似殿庚辰完岁德,特为辛已鬯元功。悬弧六十开重庆,且喜新祠万福同。

春日送金亨甫别其兄元甫还楚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才子腰横北斗文,燕山匹马动穿云。春明门外人千里,后夜池塘好忆君。

同伦天培家伯子访伍长卿有开舟中 其一

明代 何吾驺

一篙一棹芰荷舟,望著仙人西海头。松影满船芦苇乱,为君先醉野云秋。

拈句为玄象上人

明代 何吾驺

蕤宾有跃铁,枯铜发逸响。夙因固甚微,握手动前想。

冥濛千载间,解衣认指掌。屡劫昧尘沙,真形宁有两。

偶展白也诗,至人洞玄象。无心道自尊,揽镜照孤尚。

一语发心花,空即是色相。

送傅元子还蒲涧

明代 何吾驺

上山唯面壁,下山多采薇。夙昔诗与酒,领会皆禅机。

君乘白云去,思君如调饥。因风欲随君,道远莫致之。

寄言诸净侣,补衲予来衣。非云暂相访,百年将西归。

米友石病中折红梨花见遗索题二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君自看花不耐春,病怀犹为惜芳晨。樱桃肯被妖红笑,半醉翻阶恼杀人。

邸中种竹十二首 其三

明代 何吾驺

缁尘浓不到,惟有瘦琅玕。梦尽潇湘雨,何如此地寒。

寄霍觉商李鹤汀梁无奇陈五管陈瑶室

明代 何吾驺

同行与子复同归,依旧青袍大袖衣。不恨同心歧出处,南山采蕨北山薇。

寄亦非上人

明代 何吾驺

能祖南归道便南,亦非一指与谁参。等閒祸水三千劫,都扣真人火一龛。

和三槐老师玉关人老诗四首 其二

明代 何吾驺

朔风起,万马嘶。有梦饮胡血,无书寄客归。夜深燐火英雄泪,待昼淩烟洗战衣。

午日珠江杂咏四首 其四

明代 何吾驺

今人令节昔人悲,寒食几时又五丝。自是时情重怀古,眼前曾否问鸱夷。

何吾驺

何吾驺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52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