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一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一

清代 华蘅芳

一别竟成鬼,凄凉管茂材。已无家可返,犹冀骨能回。

南国传烽火,西泠付劫灰。遗骸寻不得,每念不胜哀。

诗人华蘅芳的古诗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四

清代 华蘅芳

大将声威压九州,数年力扼虎狼喉。天心毕竟存中国,地势从来居上游。

夹岸旌旗俱楚垒,蔽江舟楫抵吴头。何时扫却搀枪气,不放长星犯女牛。

余从安庆回家两日,仍束装至上海,即得见俊儿凶信,作此悼之 其 ...

清代 华蘅芳

紫气分明却上眉,三生精魄怅来迟。每从香灺灯残后,想到牵衣索抱时。

旅店题壁四首 其一

清代 华蘅芳

明知世路多艰险,且向幽燕作远游。袂障西风尘莽莽,心悬南国梦悠悠。

短鞭着力常愁折,长毂能鸣似有忧。何必停骖屡回首,青齐山色正迎眸。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二

清代 华蘅芳

清才艳福两兼全,恩爱何妨到百年。底事玉楼宣召急,只留名画在人间。

题琴河听雨图 其三

清代 华蘅芳

巫云峡雨久迷离,神女行踪信复疑。细细清宵同梦夜,喁喁小语桨肠时。

戏将双桨迎桃叶,恨弗扁舟学范蠡。满腹愁怀消不去,哪堪重读离别诗。

舟行杂咏六首 其四

清代 华蘅芳

翠袖红裙映画栏,蓬窗小住亦欣然。闺中如卜金钱卦,人到江头月正圆。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五

清代 华蘅芳

当年百战奏奇功,九派江流血尽红。故垒关心看旧址,居民挥涕说元戎。

蜃嘘海气将成市,豚逐涛声渐起风。买得扁舟轻似叶,雨丝烟缕试推蓬。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二

清代 华蘅芳

望洋奚必久咨嗟,江海波澜共一涯。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水乘槎。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

红梅八首 其三

清代 华蘅芳

一枝幽艳冠群芳,薄晕胭脂作晓妆。品格不求人别白,梦魂还伴月昏黄。

纵参色相仍非俗,稍带铅华亦有香。毕竟春心终贴骨,夜深未解绛纱囊。

题琴河听雨图 其二

清代 华蘅芳

旬日清游兴未穷,满川烟雨几番风。一湾流水知音少,两岸桃花薄命同。

春梦无痕终草草,江潮有信太匆匆。若非峰壑今来变,谁道仙源路不通。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四

清代 华蘅芳

生时犹不偶,况乃委山丘。魂魄已长往,妻孥尚滞留。

敢令呼冻馁,何以绍箕裘。试上高原望,灵风瑟瑟愁。

题琴河听雨图 其四

清代 华蘅芳

弹到离鸾各黯然,未知后会是何年?爱河情海茫无际,红袖青衫剧可怜。

酸意已含梅有子,柔丝不断藕生莲。试看尺幅烟波里,髣髴虞山旧画船。

寄弟二首 其一

清代 华蘅芳

惘惘辞家后,飘飘托此身。我非甘作客,汝已解娱亲。

世乱轻离别,诗清合隐沦。才华自珍惜,更莫屡伤神。

巳丑冬日送赵静涵表弟随薛星使出洋二首 其二

清代 华蘅芳

想见旌麾竞上船,一声去也各凄然。经过赤道知冬暖,渐露青山识地圆。

计到中途更甲子,及登彼岸即神仙。期君海外归来日,庆我偷生六十年。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三

清代 华蘅芳

数卷新诗酒一觥,不言时事不谈兵。人经下第才名老,文到中年意气平。

戏赋感甄诬洛女,好持齐物效庄生。妍媸黑白何难辨?只恨雌黄信口评。

舟行杂咏六首 其一

清代 华蘅芳

秋风萧瑟走荒芦,愿向烟波伴钓徒。觅得扁舟先稳睡,夜深月黑过姑苏。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二

清代 华蘅芳

矾山绢海喜临摹,过眼云烟只自娱。解道墨能分五色,何难双管写生枯。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一

清代 华蘅芳

经术才华两绝伦,依然家世守清贫。容刀河水谁云广,满勺沧波中问津?

不向局中愁劫急,岂真世外乐逡巡?知君出处踌踟熟,也为高堂有老亲。

舟行杂咏六首 其二

清代 华蘅芳

越女吴娃两不分,浪花溅湿翠罗裙。湖波浩淼家何处,犹唱菱歌远远闻。

题琴河听雨图 其一

清代 华蘅芳

鸳鸯不怕雨潇潇,水上双飞暮复朝。昨夜星辰银汉路,故乡风景绿杨桥。

萍踪更比菱枝弱,花信仍催柳絮飘。心事哪能抛得去?一为追忆辄魂消。

华蘅芳

华蘅芳

(1833—1902)清江苏金匮人,字若汀。精研数学,深明格致。同治初,上海创立江南机器制造局,多所赞划。在翻译馆译算学、地质等书籍凡十二种。先后主讲上海格致书院、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及无锡俟实学堂,造就数学人才甚众。又与徐寿制造黄鹄号轮船,为中国自造轮船之始。有《行素轩算学》、《行素轩文存、诗存》。译有《代数术》、《微积溯源》、《三角数理》、《合数术》、《决疑数学》等。► 73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