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华蘅芳
弹指光阴廿五年,男儿奚必受人怜。壮心夙具凌云志,生计谁谋负郭田。
拔剑有悲还斫地,闭门无事只谈天。传书未脱床头稿,且语羲和漫着鞭。
红梅八首 其三
一枝幽艳冠群芳,薄晕胭脂作晓妆。品格不求人别白,梦魂还伴月昏黄。
纵参色相仍非俗,稍带铅华亦有香。毕竟春心终贴骨,夜深未解绛纱囊。
舟行杂咏六首 其四
翠袖红裙映画栏,蓬窗小住亦欣然。闺中如卜金钱卦,人到江头月正圆。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二
清才艳福两兼全,恩爱何妨到百年。底事玉楼宣召急,只留名画在人间。
巳丑冬日送赵静涵表弟随薛星使出洋二首 其二
想见旌麾竞上船,一声去也各凄然。经过赤道知冬暖,渐露青山识地圆。
计到中途更甲子,及登彼岸即神仙。期君海外归来日,庆我偷生六十年。
红梅八首 其八
危楼一角月三更,酒态撩人半醉醒。短笛腔中愁落魄,卖花声里幸无名。
烧残绛蜡心还热,披上绯衣色更明。可惜成荫先结子,不教飞燕试身轻。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五
当年百战奏奇功,九派江流血尽红。故垒关心看旧址,居民挥涕说元戎。
蜃嘘海气将成市,豚逐涛声渐起风。买得扁舟轻似叶,雨丝烟缕试推蓬。
感怀四首 其一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一
经术才华两绝伦,依然家世守清贫。容刀河水谁云广,满勺沧波中问津?
不向局中愁劫急,岂真世外乐逡巡?知君出处踌踟熟,也为高堂有老亲。
悼亡二首 其一
宵来急足太仓遑,捧到家书意已慌。气息尚存丝一缕,愁肠仍是泪千行。
亟呼双桨寻归路,行历三程抵故乡。瞥见穗帏犹未哭,入门先欲慰高堂。
经羊叔子故居
廿载襄阳镇,千秋岘首碑。至今过故里,涕泪不胜悲。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一
六法流传派不同,南宗写意北宗工。古今画苑人如海,都萃先生一册中。
旅店题壁四首 其四
历尽青山怨路遥,带围渐减旧时腰。南方香草徒惆怅,北地花枝更寂寥。
此去亭旗休画壁,从来司马惯题桥。夜阑不作还乡梦,起剔残灯续解嘲。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四
伸纸挥毫不搆思,解衣磐礴已多时。若从绘事推能品,合让甬东老画师。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一
一别竟成鬼,凄凉管茂材。已无家可返,犹冀骨能回。
南国传烽火,西泠付劫灰。遗骸寻不得,每念不胜哀。
舟行杂咏六首 其一
秋风萧瑟走荒芦,愿向烟波伴钓徒。觅得扁舟先稳睡,夜深月黑过姑苏。
过蒙阴
青山绕马前,远雾迷衰草。何处古东蒙,停鞭问遗老。
拟古二首 其一
郁郁涧底松,不受霜雪欺。懔懔七尺躯,岂为儿女移。
家有万卷书,寒暑不辍披。揣磨得精意,里闾推经师。
久事忽厌弃,雕虫非吾为。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三
颊上添毫惯写真,全从阿堵写精神。愿将百幅藤溪纸,留得昙花一现身。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二
本是名人后,才华宇内知。文章何阒寂,兵燹入流离。
海外书曾译,囊中术甚奇。流传已入世,可当一斑窥。
旅店题壁四首 其二
才卸征鞍小息肩,匆匆又着祖生鞭。羊肠经惯奚辞险,马足虽疲尚肯前。
渺渺燕云州十六,迢迢江汉路三千。雄心犹作闻鸡舞,莫向天涯更惘然。
华蘅芳
(1833—1902)清江苏金匮人,字若汀。精研数学,深明格致。同治初,上海创立江南机器制造局,多所赞划。在翻译馆译算学、地质等书籍凡十二种。先后主讲上海格致书院、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及无锡俟实学堂,造就数学人才甚众。又与徐寿制造黄鹄号轮船,为中国自造轮船之始。有《行素轩算学》、《行素轩文存、诗存》。译有《代数术》、《微积溯源》、《三角数理》、《合数术》、《决疑数学》等。► 73篇诗文
送吴晋壬北上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二
余从安庆回家两日,仍束装至上海,即得见俊儿凶信,作此悼之 其 ...
题琴河听雨图 其二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三
感怀四首 其四
徐君雪村以青铜矛相示因为作歌
题岳父邹壮节公遗墨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一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三
舟行杂咏六首 其五
红梅八首 其五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二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四
过齐河作
红梅八首 其七
悼亡二首 其二
偶成三首 其一
寄弟二首 其一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四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四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二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四
舟行杂咏六首 其六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三
红梅八首 其六
题琴河听雨图 其一
感怀四首 其二
舟行杂咏六首 其三
有赠二首 其一
哭周韬甫
旅店题壁四首 其三
红梅八首 其四
和乩仙一清道人刘将军行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六
红梅八首 其一
偶成三首 其二
寄弟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