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华蘅芳
梦里年华客里天,蓬飘萍泊更谁怜。齐纨似雪堪裁扇,燕女如花解弄弦。
雁足尚羁千里信,马蹄已破万山烟。比来我亦疲鞭蹬,未扑征尘便醉眠。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一
宦海归来气未平,笔端涌起石嶙峥。故留隙地教花补,想见当年伉俪情。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一
六法流传派不同,南宗写意北宗工。古今画苑人如海,都萃先生一册中。
旅店题壁四首 其四
历尽青山怨路遥,带围渐减旧时腰。南方香草徒惆怅,北地花枝更寂寥。
此去亭旗休画壁,从来司马惯题桥。夜阑不作还乡梦,起剔残灯续解嘲。
题琴河听雨图 其二
旬日清游兴未穷,满川烟雨几番风。一湾流水知音少,两岸桃花薄命同。
春梦无痕终草草,江潮有信太匆匆。若非峰壑今来变,谁道仙源路不通。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四
伸纸挥毫不搆思,解衣磐礴已多时。若从绘事推能品,合让甬东老画师。
过蒙阴
青山绕马前,远雾迷衰草。何处古东蒙,停鞭问遗老。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一
一别竟成鬼,凄凉管茂材。已无家可返,犹冀骨能回。
南国传烽火,西泠付劫灰。遗骸寻不得,每念不胜哀。
题琴河听雨图 其四
弹到离鸾各黯然,未知后会是何年?爱河情海茫无际,红袖青衫剧可怜。
酸意已含梅有子,柔丝不断藕生莲。试看尺幅烟波里,髣髴虞山旧画船。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五
逢君需次鄂江滨,堂上慈亲鹤发新。料得輶轩过两浙,征诗也到太夫人。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二
矾山绢海喜临摹,过眼云烟只自娱。解道墨能分五色,何难双管写生枯。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二
懒向侯门去曳裾,却来梓里混樵渔。种梅数本如临画,筑屋三间好读书。
爱客未除名士习,卜邻常近圣人居。城西五里香塍路,缓缓游山奉笋舆。
经羊叔子故居
廿载襄阳镇,千秋岘首碑。至今过故里,涕泪不胜悲。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一
经术才华两绝伦,依然家世守清贫。容刀河水谁云广,满勺沧波中问津?
不向局中愁劫急,岂真世外乐逡巡?知君出处踌踟熟,也为高堂有老亲。
红梅八首 其七
年来花样又翻新,活态生香会写真。粉本尚嫌无色泽,丹铅毕竟费精神。
几疑杏苑曾栖燕,不是桃源莫避秦。任尔秾华逞妖冶,枝头先占一枝春。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三
数卷新诗酒一觥,不言时事不谈兵。人经下第才名老,文到中年意气平。
戏赋感甄诬洛女,好持齐物效庄生。妍媸黑白何难辨?只恨雌黄信口评。
巳丑冬日送赵静涵表弟随薛星使出洋二首 其二
想见旌麾竞上船,一声去也各凄然。经过赤道知冬暖,渐露青山识地圆。
计到中途更甲子,及登彼岸即神仙。期君海外归来日,庆我偷生六十年。
悼亡二首 其一
宵来急足太仓遑,捧到家书意已慌。气息尚存丝一缕,愁肠仍是泪千行。
亟呼双桨寻归路,行历三程抵故乡。瞥见穗帏犹未哭,入门先欲慰高堂。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四
生时犹不偶,况乃委山丘。魂魄已长往,妻孥尚滞留。
敢令呼冻馁,何以绍箕裘。试上高原望,灵风瑟瑟愁。
寄弟二首 其二
时艰犹未已,尔弱更堪怜。归梦魂千里,离愁月几圆?
岁更新甲子,家付旧烽烟。且作平安字,含毫有黯然。
旅店题壁四首 其三
华蘅芳
(1833—1902)清江苏金匮人,字若汀。精研数学,深明格致。同治初,上海创立江南机器制造局,多所赞划。在翻译馆译算学、地质等书籍凡十二种。先后主讲上海格致书院、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及无锡俟实学堂,造就数学人才甚众。又与徐寿制造黄鹄号轮船,为中国自造轮船之始。有《行素轩算学》、《行素轩文存、诗存》。译有《代数术》、《微积溯源》、《三角数理》、《合数术》、《决疑数学》等。► 73篇诗文
红梅八首 其二
哭周韬甫
题甬东布衣碎锦画谱四首 其三
巳丑冬日送赵静涵表弟随薛星使出洋二首 其一
感怀四首 其四
舟行杂咏六首 其四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二
有赠二首 其一
题琴河听雨图 其一
题琴河听雨图 其三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二
徐君雪村以青铜矛相示因为作歌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一
红梅八首 其四
感怀四首 其一
余从安庆回家两日,仍束装至上海,即得见俊儿凶信,作此悼之 其 ...
悼亡二首 其二
旅店题壁四首 其一
海燕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三
由上海乘轮船至九江,复雇渔船至安庆,作诗纪行五首 其四
红梅八首 其三
拟古二首 其一
旅店壁间,多行人题咏,余每投宿,必录其佳者,因作七古
读杨范甫蛰盦诗草,戏题四律 其四
舟行杂咏六首 其六
山东道中作
和乩仙一清道人刘将军行
过齐河作
偶成三首 其二
舟行杂咏六首 其三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二
红梅八首 其六
题岳父邹壮节公遗墨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四
偶成三首 其一
舟行杂咏六首 其二
送吴晋壬北上
旅店题壁四首 其二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 其三
为查雨亭题遗峰补卉册六首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