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祖师心印没多般,悟得无劳指一弹。剔起眉毛如不荐,春风依旧著人寒。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三
长夏无别趣,调和羹一釜。滋味颇馨香,刚地成点污。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斧。陪却三斤铁,只因看锢鏴。
枯骨颂 其一
风力机关终有尽,深情厚貌见无因。担擎黑业归何处,留得枯骸未化尘。
洞庭十二偈 其四
食时辰,粥饭精粗养病身。落苏苦荬今年少,谁念庵中瘦损人。
颂古
一火铸成金弹子,团圞都不费钳锤。拈来万仞峰头放,打落天边白凤儿。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一
溪头杨柳未堪折,岭上寒梅已过时。欲赠行人无所有,为君拈出岁寒枝。
拟寒山寺 其七十二
恶人骂善人,善人总不对。善人若还骂,彼此一智慧。
不对心清凉,骂者口热沸。正如人唾天,迁从己身坠。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瞿昙学道时,菩提树下坐。忽尔见明星,漆桶便打破。
才打破始信,从前灯是火。今人学道不悟道,义路推寻外边讨。
更说从来无悟迷,大似团圞吞却枣。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三
每日睹佛殊胜相,还如溪上见公时。堂堂风貌无凡圣,只要当人路不迷。
拟寒山寺 其二十
肉食未必珍,蔬食未必恶。若知妄想根,始笑舌头错。
此身喻行厕,臭秽相勾络。打破饭袋子,光明常阴速。
拟寒山寺 其六十四
人云我聪明,识尽天下理。逐日弄精魂,长年钻故纸。
自家一个心,殊不知落地。及乎死到来,看你无巴鼻。
金大翁求偈
礼拜烧香新活计,行船种橘旧家风。欲知自己弥陀佛,便是亢山金大翁。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三
焚香礼拜莫匆匆,目睹心存对圣容。忏悔多生尘垢罪,愿承法水洗心胸。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九
暖日晒开地面冻,春风吹拆岭头梅。他知物物无遮障,自是时人眼不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九
今朝一阳生,明日便数九。张三依旧肥,李四从来瘠。
吃尽天下药,旧病依前有。用尽自家心,笑破他人口。
送正禅者归为本师起塔
先师骨冷已多时,千里迢迢特地归。要会去来无间断,个中一步不曾移。
拟寒山寺 其十八
忽闻贼杀人,吞声眉已皱。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
汝身既怕死,物命亦爱寿。彼此莫相杀,且要无身后。
和信和尚 其一
一身彼此转蓬样,百岁光阴交臂间。底事石梁成邂逅,烽烟影里得馀闲。
睡起戏题
吃粥吃饭过,听风听雨眠。莫将安乐法,容易与人传。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不真。
修是他心,不如自性。自性清净,即是法身。
至禅者求偈 其一
探竿影草闲家具,独弄单拈破笊篱。口醭心灰诸漏尽,菱花不拭自光辉。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五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四
次日有鹊巢于庵前枣树上树高数尺因笔戏题
偈二首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六
诸禅人散灰 其四
手植小松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七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八
送印禅者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
因首座求偈
拟寒山寺 其八十八
洞庭十二偈 其八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一
答葛待制 其一
枯骨颂 其五
拟寒山寺 其一一○
拟寒山寺 其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二
拟寒山寺 其一二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六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八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六
拟寒山寺 其八
拟寒山寺 其二十九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
颂古三十首 其六
拟寒山寺 其一○○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七
念弥陀颂 其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答高道人二首 其二
偈三首 其二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七
真州檀越求偈
行者下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八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
答高道人二首 其一
拟寒山寺 其十九
颂古三十首 其九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七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四
题一笑庵 其一
示表禅者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