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要如璞玉深藏器,莫比囊锥立露尖。随处关门安稳坐,不妨终日口如钳。
闻平江焚爇
阿呵呵了阿呵呵,聚落都如蝼蚁窠。一弄火销无影迹,几人于此悟南柯。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一
未见虚空解讲经,个中切忌计工程。蒲团七个坐不破,岂可等闲明死生。
拟寒山寺 其十二
渔者不能猎,猎者不能渔。贵人钱为网,水陆皆可图。
畜生肉尝遍,诸佛心转疏。黄泉途路滑,失脚恐难扶。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六
朝日忙忙打个球,生来念念不停流。若知落处无踪迹,始会云门六不收。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不真。
修是他心,不如自性。自性清净,即是法身。
乞退慧林寄佛果禅师
单丝系住老牛脚,心欲东西未自由。凭仗东风齐著力,早教船子下扬州。
章学士避地毛公山号隐泉居士因相约作庐山饭携偈赴之
杖藜来赴庐由饭,喜见公家园有蔬。安得龙眠老居士,丹青重画隐泉图。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一
大千经卷毫端出,铁划银钩字字清。更会当头这一点,六尘堆上放光明。
金大翁求偈
礼拜烧香新活计,行船种橘旧家风。欲知自己弥陀佛,便是亢山金大翁。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一叶轻舟泛太湖,西山来觅老僧居。归家好为力生说,林底安闲是坦途。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一
有求皆是苦,众生须要求。因名忘性命,为利起戈矛。
不足无时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无人替汝愁。
拟寒山寺 其六十三
浮生类俳忧,但可付一笑。做人复做马,吃饭今吃草。
富贵变贫穷,丑陋却美好。不识主人公,去来三恶道。
拟寒山寺 其七十六
人身如假借,其势岂能久。镜中儿时面,转眄成老丑。
安得闲日月,与人斗棋酒。不能求放心,处处随物走。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皓月团团照碧天,鳌山灯火不须然。吾皇恭俭人心乐,自有叹声四海传。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二
是柱不见柱,一句超今古。夜来石公山,有个欢喜处。
拟寒山寺 其十五
日食半斤肉,十年一百秤。且限六十年,不知几个命。
肉块高如山,业坑深似井。前路黑漫漫,劝君宜猛省。
拟寒山寺 其九十五
屋可蔽风雨,何苦斗华丽。尧舜乃圣君,光宅天下被。
茅茨未尝剪,土阶亦不砌。不知尔何人,鳞鳞居大第。
颂古三十首 其五
走下禅床行一转,看了如来五千卷。婆子年高眼尚明,夜深月下穿针线。
送炬禅者归宁亲
出门烟水正茫茫,体露金风木叶黄。父母未生前一句,不知何地是家乡。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 其二
好死何如且恶活,随缘随分傍岩隈。直饶野火烧残后,依旧春风吹出来。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和信和尚 其一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七
示皎禅者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一
拟寒山寺 其九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八
省缘 其三
善友诵金刚经求偈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七
拟寒山寺 其九十七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寄实相院主
拟寒山寺 其一四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
念弥陀颂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九十九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 其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
颂古三十首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
示求禅者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二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吴保义求偈
拟寒山寺 其八十九
送珍禅者
因禅者欲编语录以偈止之
颂古三十首 其十六
拟寒山寺 其一三○
枯骨颂 其四
偈二首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七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五
诫杀偈十首 其四
资福训童行颂 其四
孙保义求偈
沙门破二见
诸禅人散灰 其五
拟寒山寺 其六十五
拟寒山寺 其五十九
拟寒山寺 其十八
拟寒山寺 其一一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八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八
颂古三十首 其三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一
枯骨颂 其一
拟寒山寺 其六十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三
送庆善圭和尚
示高维那兼简宝华鉴和尚初出世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