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青规转燠散条风,暖遍长林万树丛。昔日团炉相谑处,此时欢聚几人同。
惊心榆柳思村圃,入手年华羡钓翁。遥祝庭花凝淑气,敷荣向日各争雄。
顾常德请游德山
画鹢乘流访德山,胜心高翥共跻攀。昆卢阁上钟声度,苍桂枝头鸟语闲。
皓魄分辉侵燕席,红霞散彩入酡颜。不辞剪烛留连兴,携得秋光翠色还。
衙署观桃 其一
春光景物渐舒森,官舍园亭对碧岑。含露生香桃自媚,随风舞瓣蝶来寻。
祇缘吏隐馀长日,得藉花茵坐夕阴。数片斜飞红点袂,依稀点入客边心。
起程
六月炎方酷,胡为事远征。缁尘犹未洗,行李又催程。
为语园林长,暂为松菊盟。孤芳原耐老,他日共餐英。
过衡阳闻竞渡声
旅途忘节序,龙鼓一惊心。竞渡三湘俗,炎蒸五月深。
未能休辙迹,复尔度高岑。倦鸟知何托,惟思返故林。
又莫启瑶在坐因有感于乃侄承昊被虏未归
凄凄旅馆雨还风,潦倒一杯叹转蓬。玉宇云浮深浅处,鹊桥夜度有无中。
望来暝色兼秋色,看破囊空亦累空。其奈相逢戎马日,他乡泽畔有哀鸿。
和水南方恒侄见寄 其二
风化波流孰砥维,一门节孝好支持。满千积功三千界,望百慈亲霞十儿。
酌得流霞供鹤发,舞回斑袖映庞眉。商山芝草瑶池月,都任庭除共玩嬉。
入桃源
浪说避秦自昔年,秦人踪迹却茫然。欲寻洞口栽花处,那得渔郎鼓棹前。
即看桑麻连野外,居然鸡犬傍云边。山情水味间方得,何事劳劳未息肩。
郯城道上
马蹄北去几间关,落木萧萧雪点斑。一望平芜寒色里,数家茅屋夕阳间。
忽闻野鸟呼群语,又见寒云傍岫还。因忆乡园风日好,梅花香满碧溪湾。
石首道中书所见
朱明景物艳南讹,环绕长堤曲障河。日丽野花香扑面,风摇荷柄绿浮波。
农人莳稻连云插,牧竖驱牛和鸟歌。试问车尘马足者,闲忙相比竟如何。
挽崇滚弟
尔我同庚如骨肉,相随宦邸鹤音和。十年三径陶然共,千古一朝颜奈何。
去岁欢颜浮柏斝,今时青泪湿春罗。栽蔬隙地间抛却,谁为编篱护薜萝。
耕夫
一间茅屋傍田编,夫妇耕耘甚自便。当面青山云冉冉,比邻绿树是娟娟。
繇来较是量非事,不到披蓑戴笠边。还却租钱魂梦稳,新醅初熟醉芳年。
似雅侄西庄野酌 其二
竹坞梅庄墩又墩,穿林散步主宾浑。山花献彩当霞锦,荔子浮香佐晚樽。
止可閒情收野趣,勿将世事杂清言。盘桓勿觉牛羊下,踏遍苔莓屐有痕。
别陈轶今兄归粤
交游馨味芝兰霭,鼎水光依紫电横。旅况凭开双眼豁,秋风又挂一帆轻。
翠浮楚岸蒹葭远,凉入蝉音枕簟清。此日骊歌飞白露,来秋引望翥云程。
闻四兄养病
别来已岁馀,雁影不堪疏。矍铄遥闻尔,陟冈差慰予。
采薪乍有信,飞梦觉纷如。寄语阿咸子,殷勤问起居。
乐昌阻雨刘亲家韵 其三
维舟屡日阻狂澜,残色凄凄带雨酸。客梦不成嫌夜永,晨来无语对江干。
叱石八景 其七 花径游丝
迂回溪径入岩丫,烂漫山花映彩霞。晴罩蛛丝风袅乱,细牵香蕊树萦斜。
多情缱绻如相恋,轻态微茫属望遐。蝶欲寻芳难驻足,挂红翻紫骇归鸦。
哭临儿 其十
堕地年来三十三,结盟集友共图南。电光倏忽迷深叇,剑气微茫落碧潭。
同社朋来悲失侣,些章歌罢泪沾褴。伤心最是倚闾处,萧索其如白发鬖。
宜章舟行
微雨点苔斑,放舟浅碧湾。乘流人坐稳,轻棹水潺湲。
树色侵篷绿,蝉声夹岸间。回头一引望,已过几重山。
和张泰岩谒伏波将军庙志感之作时在滇招降普寇也
人心原在是非公,归向惟凭德望崇。自昔无端猜薏苡,于今那不羡英雄。
泽同武水流何尽,名并庐峰耸太空。俎豆千秋勤庙祀,后人犹得藉遗风。
澧州早行 其三
东方渐觉日朦胧,山带烟岚淡抹工。穿树沿涯随径出,恍然人在画图中。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邵陵别意七首 其三 彭澄源
陈芬阁过访 其一
忆兄兼怀各侄孙
舟过三水凝生韵
五羊舟行
徐怀岵侍御至攸县有书寄答之
移镇辰阳杨司马饯于河洑寺
途中早起自叹
刘亲家初度素酌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其三
春间偶成
贺兵道叶六桐父母生日
寿陆久矣
得允请报告
访容素子不遇承腆贶答之
归田十首 其四
又与谢文学为珍侄适初君常端伟僧念今湛波西庵同集分得莲字
又步擢清孙韵为家人上寿也
戊寅元旦祝圣回
寄曾儆炫父母
和宗室凤岐扇诗
再过桃源
寄李卜大
寿宇祥侄七十一
挽秋涛先生
憨性
衙署观桃 其五
桂林道中古松甚盛每有土人烧砍
元日怀诸父老子弟
游馀仙洞
衙署观桃 其三
寄刘亲家
和水南方恒侄见寄 其一
玄从洞
又前韵忆家
辛巳元旦 其二
代寿岳丈
哭内
荥王元夜招饮看珠灯烟火
侍经筵
端州别儿侄辈取道粤西之湖北
诸侄行绘荔圃长春图各有题咏兼榼酒过酌有歌姬在坐
赍捧回任
忍非馆为李扶乾表侄步韵
宿石首县
南雄沙水村别四兄诸侄
寄寿耀皭侄六十一
九如图寿邓抱真七十一
张泰岩别于留都十一载适遇于常武共谈往事又见其两孙雅致楚楚喜赋
寿甘愚兄七十一
署中闻临儿衡州诞子
宿周家田庄 其一
与张融我宪副斋捧北上直奴警戒心朝暮相依雅爱真切兼承佳刻见教答 ...
生日和香山侄孙
未成眠
赠别堪舆刘纶甫
题杨修龄先生遗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