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春雨溟濛碧草萋,云林深处暂安栖。东邻买米西邻菜,饱饭还须念藿藜。
顾常德请游德山
画鹢乘流访德山,胜心高翥共跻攀。昆卢阁上钟声度,苍桂枝头鸟语闲。
皓魄分辉侵燕席,红霞散彩入酡颜。不辞剪烛留连兴,携得秋光翠色还。
辛巳元旦
东风忽又遍天涯,柳色回春读易斋。辛巳编年开玉历,阳和际晓逼人怀。
都将隔岁山川色,渐作新春景物排。鸣佩冲寒趋虎拜,皇龄期与祝圣谐。
舟中忆椿萱
晚子依依膝下娱,七龄方始识之无。自知补拙惟韩线,敢谓投时有魏珠。
三釜末由供菽水,二人何地答勤劬。梅山暂老龙鳞树,怅望白云夜月孤。
端州别儿侄辈取道粤西之湖北
维缆端城畔,徘徊未忍西。秋风云影乱,江雨柳容低。
飒飒扬帆去,山山听鸟啼。衙斋看菊蕊,期尔武陵溪。
迎春赋
鼓角迎春闹市衢,看来三五步相趋。人看春也年年似,春阅人兮岁岁殊。
浪说翠蛾横半额,那知白雪转盈腮。春来春去浑如此,臈酒何辞倒碧壶。
归田十首 其二
不堪驽蹇逐征轮,乡圃关心入梦频。归矣一湾新夜月,飘然两袖拂风尘。
辞将竿木场中侣,结伴烟霞物外人。家住深乡城市迥,先人环堵可容身。
哭内
四十馀年举案情,风尘未遂鹿门耕。归心每逐飞云绕,炊臼遽从旅梦惊。
永诀不闻知尔若,唤卿无语重予怦。寿元刚及慈亲寿,萱草兔丝总泪盈。
冒嵩少公祖见惠佳刻诗扇答谢
光谢星岩剑气横,端溪涛静走鲵鲸。旌旗又动伊山色,刁斗更閒夜月声。
忽向高楼闻赵倚,遂令危坐耸陈惊。若非缘假并州旧,那得披云睹太清。
喜谢养元至署前韵
薰风渐次扫严寒,芳树阶前护曲栏。客里逢君双鬓改,衙斋话旧两情欢。
丹凭善果心为炼,鹿附蕉隍梦亦安。欲共投闲何处好,古冈明月阮池竿。
英湘别四兄并陈东阳
烟云没冈陵,惊闻北雁声。风寒姜被煖,棹急郭舟轻。
相送日还日,分携情系情。他宵遥有忆,两地月同明。
移镇辰阳杨司马饯于河洑寺
流水纡回枕碧邱,丛林高处豁双眸。岚光远度晴峰翠,树影阴移法宇幽。
暂托杯中消俗累,应知物外有天游。前驺无奈催行急,又向花源驿道脩。
寿吉藩承奉司黄濯阳
高林风动探梅天,紫气缤纷云母巅。邸第鹤閒眠月隐,梁园橘老带霜妍。
凭将一掬阳和日,占得千秋栎杜年。天保为君歌一阕,可能携我拍崖肩。
侍经筵
趋朝日日聚群英,三老班联集五更。奎壁光飏辉帝座,典坟秘阐焕离明。
既资讲席敷文考,定酌端流净甲兵。宴颊酣馀歌起喜,欢腾阊阖醉春莺。
唐磐石五世兄话别 其一
袂把天涯喜欲狂,且抛尘事共相将。子西遮莫前身是,彭蠡堪誇逸兴长。
聒聒鸠声侵客坐,霏霏梅雨洒离肠。淡交不问弹冯铗,赖有南薰送远航。
德山前韵
晴日同登郭外山,丛林深处向高攀。前朝古木双株翠,夹道脩篁半偈闲。
兴到遐情骄野鹿,狂来笑语傲商颜。波光潋滟浮归棹,明月窥窗相伴还。
忆三兄
韵叶熏篪谊特隆,相从官邸燕闽中。原鸰遽咽寒霜月,邻杵乍残白露风。
古巷烟花怜失主,东亭花好为谁红。虽云七十由来少,其奈钟情恨不穷。
邵陵别意七首 其三 彭澄源
溟鲲健羽昔雄飞,鸥鸟于今共一机。萼楼高映增声价,兰谱光腾览德辉。
试问投竿秋水老,可谁分坐绿苔矶。祇缘筮得天山兆,风笛离亭重恋依。
寄赵亲家
漂泊频惊影物迁,间关备历几颠连。遭穷始识穷中境,违世还馀世外天。
谩借岩云供逸兴,凭将崖水洗忧煎。西风萧飒莲房冷,梦逐梁头月色前。
请告致仕
三十年来戴主恩,匡时无略滥薇垣。引年非是耽幽谷,揣分正宜情故园。
一纸陈情呈法座,九霄甘雨望王言。圣明倘肯怜疏拙,白发栖迟有阮村。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二
丹枫穿日洒阴层,搜壑寻幽处处登。若悟安心原有偈,谁云游客不如僧。
湘流岳峙烟岚幕,幡定风清梵贝灯。兴剧不知禽语夕,钟声树杪隔林腾。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京邸立春
与李唐谷
又步先辈霍先生韵
十五日过观音岩
九如图寿邓抱真七十一
元旦赴朝先雨后晴
宿周家田庄 其二
岳州从陆登舟顺风过临湘新堤市
得允请报告
刘浣玉
衙署观桃 其一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一
归田十首 其四
归田十首 其九
至日舟中
寄答陈平若同门
戊寅初度
初一日同高戴韦龙乘六二同年并江西张墨卿桥梓饮于东家
九日仝余馆师儿叔侄登高用杜牧之韵
归田十首 其五
署中西番菊
上疏
水亭赏花
答区舅问病
元旦朝贺
赠杨金山堪舆
九日梅花
转南台
寄刘亲家
寄与区郎
赴任哭四兄
贺小泽梁学培进庠
寄寿耀皭侄六十一
七夕有怀
春间偶成
方束归装得陆周明世兄书有怀老师及诸兄因寄答
哭唐元朴老师
访容素子不遇承腆贶答之
态侄携酒登阅江楼
将至永兴
与张融我宪副斋捧北上直奴警戒心朝暮相依雅爱真切兼承佳刻见教答 ...
卖花音
未成眠
答华阳王
落梅十首 其十
游馀仙洞
为完我母舅双寿
和晚眺 其一
宜章舟行
访容鼎子亲家承雅款赋谢
过袁中郎故居有忆小脩年兄
宿周家田庄 其一
题杨修龄先生遗卷
得报添曾孙志喜
憨谋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其二
清溪舟行骤雨即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