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迂拙繇来事事迟,一官如奕东西移。孤舟方向凌江发,单骑又从桂岭驰。
浪迹悠悠堪自笑,浮名落落任人痴。短长尺寸何曾效,空使头颅雪染丝。
和木生添丁韵
草堂冉冉带春星,辉映郁葱绕户庭。曙色当窗流霭碧,兰芽向日效砌青。
娱孙漫效分甘老,贻训应知学易丁。眼下未须闲计较,先人旧有一函经。
和宗室送菊 其二
霜茜疏林有几花,分来双美镇繁华。轻盈逸致宜晴霁,点缀秋容衬碧霞。
金气平分清桂冽,岁寒堪并老松誇。问谁好结同心友,除是风尘物外嘉。
黄澹岩中翰濂溪先生爱莲池小酌
与客携樽避夏炎,莲池返照浪纤纤。遗风想像情何恨,馀韵低徊景可拈。
香褪红芳翻碧沼,光浮霁色上疏帘。观莲若得莲中趣,濂即莲花花即濂。
龙榜看土镇 其二
偶过前村几曲坳,斜风微雨乱云抛。天垂野色方离树,景绘秋容半在茅。
鸟语无腔饶韵致,樵歌信口不推敲。土城筑就携壶酌,涧畔优游洗耳巢。
过衡阳闻竞渡声
旅途忘节序,龙鼓一惊心。竞渡三湘俗,炎蒸五月深。
未能休辙迹,复尔度高岑。倦鸟知何托,惟思返故林。
舟中忆椿萱
晚子依依膝下娱,七龄方始识之无。自知补拙惟韩线,敢谓投时有魏珠。
三釜末由供菽水,二人何地答勤劬。梅山暂老龙鳞树,怅望白云夜月孤。
途中午日忆家前韵
迢遥怅望岭南云,三度蒲觞两地分。山色媚人行里见,蝉声噪午客边闻。
为因马足风尘苦,转忆家园荔子芬。料得芳菲能待我,归来樽酒话南薰。
又寻朱考亭张南轩二先生讲堂拜其遗趾
洞辟苍崖俗累稀,流风犹在讲堂非。四箴有石看来旧,万赖无声深欲微。
寒色浅深知节序,野花开落是真机。偶来揽胜因怀古,山鸟自啼还自飞。
桂林道中古松甚盛每有土人烧砍
松林葱郁驿途长,偃尽虬龙古色苍。谡谡凭风涛有韵,亭亭笼日鸟还凉。
输他啼鸟栖枝稳,应笑行人去路忙。珍重勿须频剪伐,垂阴差得比甘棠。
早发浈阳峡
睡起蓬窗晴,烟岚覆几层。峡曾经数里,舟未息孤镫。
支棹冲流势,卸帆避石棱。朦胧才可见,猿狖下岩藤。
月如图寿邓抱真七十一
梅花放雪正初妍,紫气光浮十月天。有叟欣寻双树侣,为君载诵月如篇。
冈陵日月谈何易,松柏阜川夙有缘。更把南山比象麓,悠悠杖履弄云烟。
忆兄兼怀各侄孙
积岁天涯赋陟冈,于今姜被更堪伤。埙篪无复庭前韵,池草空从梦里芳。
想像笑谈双泪落,淹流湖海一身忙。栽培阶树如何似,赖有新枝渐向阳。
过常德杨侍御留饮曹郡伯在坐旋别去有稚童跪送于郊不知谁氏子也
半载梦频频,重逢意转亲。昔为北道主,今作南来宾。
父老谈时事,儿童恋旧人。苍茫又别去,何处不萦神。
豫儿归
越历关山到膝前,如何家累又相牵。依依未悉趋庭语,逐逐况逢溽暑天。
到处米珠时事异,望来江树暮云连。苍茫归路回肠绕,弄日计程阮水边。
移镇辰阳杨司马饯于河洑寺
流水纡回枕碧邱,丛林高处豁双眸。岚光远度晴峰翠,树影阴移法宇幽。
暂托杯中消俗累,应知物外有天游。前驺无奈催行急,又向花源驿道脩。
归田十首 其七
拟学尊生老斫轮,归途喜听马蹄频。先将草檄移花坞,早倩松风扫石尘。
朋好不须新结社,鸥群应许旧盟人。轻舟已认回头岸,不似从前浪梗新。
拜父亲遗像
四十年前问视频,堂前今拜舞斑人。仪容恍惚庭趋似,诗礼依稀面命真。
子职七朝惭禄养,天恩三世赖丝纶。劬劳报答情何限,一颂椒花一怅神。
张山宿民房
驰驱入夜少村烟,容膝一窝荻苇编。一枕倦眠鸡唤起,寒风又齧早行鞭。
和荔圃长春
人从圃里觅閒人,我向闲中觅我真。日入虚亭通北牖,树依短壁结西邻。
但看树色扶疏影,便议春情点缀匀。不论岁寒还岁暖,一春过了又逢春。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二
丹枫穿日洒阴层,搜壑寻幽处处登。若悟安心原有偈,谁云游客不如僧。
湘流岳峙烟岚幕,幡定风清梵贝灯。兴剧不知禽语夕,钟声树杪隔林腾。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起程
署中闻临儿衡州诞子
叱石八景 其八 岚巘樵歌
归初寄怀石藏孙
归田十首 其九
八十一自述
武冈道中小年
闻儿孙书声因而勉之
寿陆久矣
湘乡道上立春
和韵
端州别儿侄辈取道粤西之湖北
除夕二首 其二
答华阳王
陈芬阁过访 其二
临儿小祥
乐昌阻雨刘亲家韵 其三
南雄沙水村别四兄诸侄
入桃源
寿梁直生八十一
又莫启瑶在坐因色感于乃侄承昊被虏未归
荆门道中
十八日过牛头石
衡州道中
和宗室干锥
阳朔晚泊
添孙和韵
邵陵别意七首 其四 曾十洲
宜章有怀
映岩堂桃花盛开 其二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二
元日怀诸父老子弟
题杨修龄先生遗卷
转南台
北路值春怀诸兄并朱志晓容同年
刘亲家初度素酌
请告不允时陪巡长沙岁近除矣
游飞来寺
寿宇祥侄七十一
叱石八景 其二 谷里泉琴
得允请报告
初度依旧韵
五羊舟行
守岁步何采侯年家韵
永觉表侄署中小酌
唐磐石五世兄话别 其一
清明道上
浦城入观告别
二十二日寓南雄萧子华持扇索诗其母贞节堂上有芝兰词陈省堂所作灯 ...
初寒拜先考墓适君常侄携茶榼至口占
七夕雨
元旦荣府朝贺
和上人炤乘
挽陈慈舟亲家
十五夜麓庵赏月步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