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公辅
乘寒一拜小梅陇,陟巘穿林两袖轻。有客携茶并小榼,向余说偈及无生。
才看塔影连山色,又听松涛和鸟声。无限子情何处看,长江荡漾晚霞明。
辰阳署中赏荼薇
春寒犹未换春裳,熳烂花开过短墙。未许游蜂侵艳质,却教微雨尔红妆。
衙斋凭尔留春驻,杯酒因之劝饮忙。况是剧谈同二阮,好将花事共平章。
阳台晚望山在汉川城外以候按台驻
巀嶪孤峰倚碧霄,阳台旧迹几昏朝。水兼天去晴川渺,山度江来光壁遥。
四望烟光浮晚翠,数声啼鸟弄春娇。有无云雨都休问,且得半閒物外消。
宝庆署中得念唐表兄书
家乡消息乍相闻,何事浮踪隔雁群。吏隐不堪山路渺,书来刚及楚兰薰。
天涯暂得舒怀想,花底何时共苾芬。久负故园松菊约,倚栏终日望乡云。
遣价归
开年闲数日,聊得写家书。句句思乡语,时时忆旧居。
洞庭春浪稳,珠海暖云舒。归到阮山日,平安早寄予。
同黄饷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谒孔圣庙 其二
丹枫穿日洒阴层,搜壑寻幽处处登。若悟安心原有偈,谁云游客不如僧。
湘流岳峙烟岚幕,幡定风清梵贝灯。兴剧不知禽语夕,钟声树杪隔林腾。
未成眠
春归黯尔阁安眠,坐对残灯向夜燃。纵欲寄怀春柳外,何心高枕碧山巅。
起看星斗云间度,懒听檐铃牖畔传。独有多情摇翠竹,怜人寂寞舞翩翩。
衙斋春日偶成
几日桃花雨,乍晴闻午鸡。穿花游蝶出,拂槛绿阴低。
旅况尘情澹,乡心客梦迷。倚栏无限意,日影又窗西。
寄寿台宇兄六十一
祥光何处卷还舒,知是吾家庆有馀。母也辉辉媊正似,子焉馥馥栎尤如。
凭将天上红霞幅,剪作庭前彩服裾。闲舞江门双袖月,谁云岭畔非仙居。
湘乡道上立春
青帝似将景物提,东风趁晓逐征蹄。晴晖乍放长林杪,暖气初回旧草溪。
千古春光原不改,诸般物态也难齐。青蒿黄韭凭谁荐,感慨踟蹰驿路西。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其二
旅夕逢三五,维舟近卜林。山僧供素品,晚酌佐情深。
夜寂风生袖,月移岸徙阴。亭杯不可问,此夕他乡心。
至日舟中
葭管飞灰景物移,微阳昨夜渡江湄。朔风凛烈帆樯觉,暖气初回花木知。
香圃梅花应有韵,客途柳色尚含姿。纷纷四牡驱驰急,那似沙边稳卧鸶。
又依韵
六月园林景物奢,草间萤老暑侵衙。投闲方是调生诀,习静何须掷米沙。
新月初看浮晚霁,他乡谁共酌流霞。庭前值菊随时长,三径撩人天一涯。
宿蓝桥村
驿路迢迢暮色催,苍茫托憩碧山隈。登楼树杪浮青蔼,眺望岚光横紫堆。
牧竖已横牛背返,山花犹带夕阳开。桥头多少劳人迹,浪说当时仙子来。
英湘别四兄并陈东阳
烟云没冈陵,惊闻北雁声。风寒姜被煖,棹急郭舟轻。
相送日还日,分携情系情。他宵遥有忆,两地月同明。
元旦荣府朝贺
五运初开丙子春,春风送暖正宜人。星环北极正依日,气入东皇瑞拥晨。
剑佩辉扬争奔奏,衣冠拜祝效惟寅。数年四海浑多事,帝治从今运转新。
九日梅花
江上芙蓉尚蓐收,寒光雨后带云流。忽惊数点横窗白,乍觉暗香拂槛浮。
玉蕊未经深雪老,冰姿疑是向人羞。为谁急报春消息,恼乱黄花一段秋。
又莫启瑶在坐因有感于乃侄承昊被虏未归
凄凄旅馆雨还风,潦倒一杯叹转蓬。玉宇云浮深浅处,鹊桥夜度有无中。
望来暝色兼秋色,看破囊空亦累空。其奈相逢戎马日,他乡泽畔有哀鸿。
寄刘亲家
倦飞未得遂幽栖,遥忆名园显水西。拂槛兰枝凝露馥,满窗花影闹禽啼。
一从客楚漂蓬梗,几度惊心动鼓鼙。四次乞骸归梦亟,主恩应许共渔溪。
德山前韵
晴日同登郭外山,丛林深处向高攀。前朝古木双株翠,夹道脩篁半偈闲。
兴到遐情骄野鹿,狂来笑语傲商颜。波光潋滟浮归棹,明月窥窗相伴还。
庚辰初度答何文学韵
公馀散屐绿苔铺,一片閒情被鸟呼。虚度星霜那可问,老来乡国不堪殊。
凭谁天际霓裳调,醒我尘缘旅梦孤。素性自分惟用拙,虚舟免得世人虞。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334篇诗文
寄曾儆炫父母
邵陵别意七首 其四 曾十洲
赍捧回任
宿桃源
耕夫
与李唐谷
送别赵叔良 其二
代寿梁直生八十一
仲春怀华阳王函三国附寄 其二
送容亲家
寿吉藩承奉司黄濯阳
元旦赴朝先雨后晴
龙榜看土镇 其二
月如图寿邓抱真七十一
寄陈平若年丈
过彭泽县
答华阳王
初度尔攀孙寄寿依韵答之
斋捧启行
宿周家田庄 其一
和郭伯从何木生添孙韵
仲春偶过绿香亭见墙畔野菜肥嫩摘烹以供晚食口占
衙署观桃 其四
归田十首 其二
和宗室凤岐扇诗
叱石八景 其七 花径游丝
寿陆久矣
五羊舟行
入桃源
赍捧事竣出京 其二
守岁步何采侯年家韵
喜谢养元至署前韵
落梅十首 其五
请告致仕
和宗室送菊 其一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 其三
宿周家田庄 其二
邵陵别意七首 其二 马益轩
宿山口民房
初一日同高戴韦龙乘六二同年并江西张墨卿桥梓饮于东家
和何云侣年兄
与李总戎防守三水赠之
为完我母舅双寿
同刘亲家何凝生江门发舟步韵
赠启捷侄
邵陵别意七首 其三 彭澄源
移镇辰阳杨司马饯于河洑寺
和宗室干锥
舟过三水凝生韵
二十九日途中偶成
阳朔晚泊
闻四兄养病
又前韵
刘亲家初度素酌
转南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