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追和东里诗韵三绝 其一

追和东里诗韵三绝 其一

明代 黄淮

与子别来久,相思日几回。有时成邂逅,多是梦中来。

诗人黄淮的古诗

写诚短古三章 其一

明代 黄淮

我心如还丹,百炼光逾赤。愿入紫霞浆,金尊荐瑶席。

酌以奉君王,寿与天无极。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九

明代 黄淮

朝廷典礼尊王正,玉帛充庭万国朝。殿上侍班天咫尺,五云深处听箫韶。

勉子

明代 黄淮

男儿立志要轩昂,莫共闾阎较短长。未必儒冠能见误,灯窗努力继书芳。

甲辰春和兰室病中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人事愁中少,年华静里消。青樽谁复醉,白发肯相饶。

抱病怜吾子,追欢慨昨朝。白云长在望,乡信一何寥。

再和酣黔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得意休誇白胜黔,几回猛省思恹恹。谋身多为儒冠误,对客休将知事拈。

萍梗未知何日定,山林应待老夫潜。兴来坐看云舒卷,风木萧萧落短檐。

忆友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一日相违鄙吝萌,况经三载旷交情。可怜回首云泥隔,梦里犹能说旧盟。

棐子弱冠成人伊始寄一律以勉之

明代 黄淮

成人良有望,弱冠志方安。操履期无忝,辞章贵可观。

少陵怜骥子,陶令责雍端。况我乖离久,兴思百念攒。

尝蟹

明代 黄淮

故园霜落暮秋时,酒绿橙黄蟹正宜。今日持螯仍大嚼,不堪回首起遐思。

次韵初春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休问前三与后三,短襦破帽一征衫。今朝镜里看衰貌,惭愧萧条雪满簪。

用韵简濂泉

明代 黄淮

诗法年来孰与过,清新好似少陵多。云开华岳飞秋隼,露洗芙蕖映绿波。

用兰室韵简樗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尘榻三年共,清谈百虑消。棋边机更捷,醉后兴偏饶。

短策看云度,虚窗听雨朝。诗禅曾勘破,何必问参寥。

拟古十二首 其六

明代 黄淮

钻木乃出火,火然木已焦。掘井须及泉,泉深力转彼。

夙志固有违,敢云昧所操。眷彼园中葵,凉风何飘飖。

终始倾太阳,匪伊蓬与蒿。

忧闷无聊偶诵东方虬昭君怨三绝后二首妙无以加前一首颇伤于怒予因 ...

明代 黄淮

马上琵琶语,凄凉不忍听。自知缘薄命,谁复恨丹青。

忆友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中年坎壈鬓成丝,惟有忠君志未衰。知己相怜今鲍叔,何因执手话襟期。

闻胡学士物故诗以悼之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廿载簪缨侍禁垣,哀荣终始荷君恩。生无惭德尘编简,死有雄文遗子孙。

愁锁玉堂云黯淡,魂飞楚水月黄昏。侧闻优诏须封谥,行见穹碑照墓门。

赠澹斋

明代 黄淮

管鲍论心百世豪,陈雷气槩漆投胶。嗟余久困艰危日,念子能敦道义交。

周庙樽彝存古制,阴崖松柏挺寒梢。由来苦调知音少,慎勿逢人作解嘲。

次韵初春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数九时光已再三,东风送暖入青衫。恩光拟逐阳和至,南郭看花笑盍簪。

忆旧游吟

明代 黄淮

东风吹香拂瑶草,弱柳拖金覆长道。锦苞散尽桃李花,新绿含烟摇翠葆。

雨痕留润浥轻尘,莺声唤起都门晓。金鞍压辔玉骢娇,宝钿簇车香雾绕。

绣蹙冰缕纤,翠翘金凤小。飞弹掷云云转低,把酒劝花花为悄。

檀槽象板杂歌讴,买笑调春不知老。我非有意慕少年,自爱瀛洲太平好。

瀛洲群仙皆我徒,休沐亦许同欢娱。按辔徐行过钟阜,飞龙舞凤相萦纡。

黄金扑面松花老,碧玉流润芝田腴。山回路亦转,左折复右趋。

振衣投策入僧舍,碧梧绕砌青扶疏。铜瓶汲涧瀹山茗,绀芽和露烹园蔬。

殷勤进杯斝,纷错罗盘盂。主情重兮客忘疲,酒半酣兮日已晡。

抚掌歌一曲,豪气凌八区。翩然就归路,猿鹤还相呼。

世间行乐难同调,心閒意惬俱良图。一从回首仙凡别,几载圜扉锁寒月。

红稀绿暗又清和,旧事还从梦中说。感彼雍门言叹息,肠内热长绳难系。

西飞轮公道,谁饶头上雪。可怜有足不得骋,此心直与云飞越。

顾瞻黄金台,巍峨势更雄。居庸却立千万仞,丹崖翠壑巀嶪摩苍穹。

群山昂伏作龙虎,天津一道银河通。紫宸肃天居,佳气常郁葱。

何当跨黄鹄翼飞,鸿左浮丘兮右空。同登其台览其胜,排云献赋挥我巨笔如长虹。

安能终日摧眉扼腕,不得开心胸。

忆閒居

明代 黄淮

忆昔閒居日,陶情颇自怡。割批风与月,驱使酒兼诗。

求益千林竹,争雄一局棋。飘零吾老矣,犹有旧襟期。

题陈叔起画为陈宪章赋

明代 黄淮

少小曾陪老画师,惯看墨汁洒淋漓。客边展卷心如醉,落月山窗起梦思。

黄淮

黄淮

(1367—1449)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17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