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十一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十一

明代 黄淮

内难初平论武功,策勋班爵自宸衷。充庭金帛如山积,大赉咸知仰至公。

诗人黄淮的古诗

清平乐 元正

明代 黄淮

柳颦梅笑。别院东风早。凤吹隔云声缥缈。应是蓬莱仙岛。

吾侪久已沉沦。持杯试祝东君。好趁阳和时节,螭头共听丝纶。

中秋三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万里长空桂影寒,梦魂飞越苦无端。可怜今夜高堂上,对影凄凉不忍看。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三十 ...

明代 黄淮

斲就穹碑著孝思,坤灵兆瑞献神龟。非铜非石天然态,宛似呈书出洛时。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五

明代 黄淮

庆成礼毕宴群臣,乐奏钧天万舞陈。中使传宣催满饮,盎然和气蔼阳春。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十八

明代 黄淮

仁恩义泽洽民心,钦恤时时降玉音。朝野欢呼称万岁,唐虞盛治属当今。

次省斋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游宦江湖辙已周,穷途寥落几经秋。悠悠身世功名旧,纳纳乾坤日月浮。

道在淳于终贷罪,数奇李广不封侯。由来得失关前定,且复高歌莫浪忧。

忆閒居

明代 黄淮

忆昔閒居日,陶情颇自怡。割批风与月,驱使酒兼诗。

求益千林竹,争雄一局棋。飘零吾老矣,犹有旧襟期。

中秋追和亡友蘖庵去岁所赋诗韵

明代 黄淮

忆得年来曾待月,赓酬相属总称宜。今宵看月犹前夜,此际怀人异昔时。

忍听招魂歌楚些,空闻伐木有遗诗。寸心摧拆如灰冷,生死那堪重别离。

释闷

明代 黄淮

木枯或载荣,水浊良可澄。灾祥互倚伏,圣训明有徵。

伊予秉微尚,与物多所撄。职业未遑著,悔吝坐相仍。

皇仁既深广,天鉴亦孔明。保此固穷节,勿为儿女情。

次省斋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年来甲子已云周,白发萧萧不耐秋。思逐孤云天外远,身如一苇浪中浮。

服田曾竭三时力,种橘能同万户侯。农圃关心何日遂,清樽浊酒可忘忧。

丙申秋繫回南京经歌风台

明代 黄淮

姬箓既云讫,嬴秦渎天经。汉高按剑起,赫然振王灵。

斩蛇泣神妪,踣项溃楚兵。櫜弓事绵蕝,六合清以宁。

扬銮过乡邑,宴会罗簪缨。酒酣歌大风,气与山岳并。

治安不忘危,卓哉万古程。嗟哉季叶衰,萧墙祸先婴。

杂伯有遗憾,王道何由明。高台临野水,日夕悲风生。

断础翳榛莽,荒碑半摧倾。舟行不可即,怅望心怦怦。

自勖

明代 黄淮

往事悠悠是与非,此心仰荷圣明知。交游况复俱青眼,旷达何须鸿素丝。

近岁鳞鸿多间阔,故园松菊半离披。临风凝伫徒伤感,历涉艰难贵不欺。

写诚短古三章 其一

明代 黄淮

我心如还丹,百炼光逾赤。愿入紫霞浆,金尊荐瑶席。

酌以奉君王,寿与天无极。

用樗庵韵奉简草心愚庄二友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青年射策向南宫,回首俱成鹤发翁。楚水闽山千里隔,暮云春树寸心同。

穷途愧我飘零久,画省多君德望隆。庆泽流芳端有自,高门何独羡于公。

风入松 拟去妇词

明代 黄淮

落红万点委苍苔。春事半尘埃。满怀愁绪知多少,思量遍、无计安排。

好似风中飞絮,时时拂去还来。

当年鱼水正和谐。两意绝嫌猜。谁知命薄多乖阻,箫声远、零落天涯。

破镜终期再合,梦魂长绕阳台。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 其四

明代 黄淮

故山瓯浦上,先陇白云边。湖水涵春碧,松花落莫烟。

盘餐寒食雨,箫鼓太平年。两地相追忆,伤心一惘然。

谢徐恕庵数有赠

明代 黄淮

赠遗稠叠意逾坚,谁似徐卿道义全。晚节松筠存雅操,青霄鸾鷟与孤骞。

伯牙喜与钟期遇,管子深承鲍叔怜。搔首临风无限思,何时连榻话灯前。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晨风驱宿雾,淑气飏晴曛。春过未逾半,花开到几分。

无聊常自语,有信苦难闻。赖有朋知在,相看意颇勤。

梦同僚诸阁老

明代 黄淮

倏忽三年别,今宵梦里逢。相看情缱绻,慰问语从容。

岂谓云泥隔,犹怜道义同。觉来挥泪眼,灯烬落残红。

庚子元夕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几度观灯侍帝京,凤楼南面御街平。珠幢宝盖开阊阖,八彩重瞳风圣明。

声度天风仙乐动,香沾春酒脸霞生。客边赓和尤增感,翘首祥云绕玉清。

黄淮

黄淮

(1367—1449)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17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