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咏八首 其二

杂咏八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时往时来警铎,半明半灭残灯。枕上暂成归梦,觉来愁思偏增。

诗人黄淮的古诗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 ...

明代 黄淮

列宿森罗见景星,祥光直与月同明。太平有象于今见,垂拱无为人自宁。

谢徐恕庵数有赠

明代 黄淮

赠遗稠叠意逾坚,谁似徐卿道义全。晚节松筠存雅操,青霄鸾鷟与孤骞。

伯牙喜与钟期遇,管子深承鲍叔怜。搔首临风无限思,何时连榻话灯前。

夜梦二亲

明代 黄淮

双亲鬓发久成丝,千里关河入梦思。爱日瞻云情罔极,下机投杼事堪悲。

风回过雁乡书断,月满圜扉夜漏迟。臣子立身忠与孝,不才深愧负明时。

尝蟹

明代 黄淮

故园霜落暮秋时,酒绿橙黄蟹正宜。今日持螯仍大嚼,不堪回首起遐思。

忆友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中年坎壈鬓成丝,惟有忠君志未衰。知己相怜今鲍叔,何因执手话襟期。

九日代妇作

明代 黄淮

深闺寂寞怕逢秋,九日相思分外愁。羞对黄花弹泪眼,重重帘幕控银钩。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 ...

明代 黄淮

五彩祥云起太虚,流辉高映帝王居。尧时未必专歌颂,载笔曾叨太史书。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志穷名愈晦,道在命何悲。得失惭求剑,凄凉陋泣岐。

日酣花弄色,烟重柳颦眉。遥想春光好,令人喜复疑。

谨和家父寄来自述冬夜二诗韵 其二

明代 黄淮

被拥尘毡藉地铺,凝寒惨若在冰壶。艰危感叹身飘泊,疏阔深惭学浅肤。

万里朔风吹断雁,满林霜月泣慈乌。漫漫长夜难成寐,愁对残灯照影孤。

再和酣黔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得意休誇白胜黔,几回猛省思恹恹。谋身多为儒冠误,对客休将知事拈。

萍梗未知何日定,山林应待老夫潜。兴来坐看云舒卷,风木萧萧落短檐。

又用韵简友人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朝回骢马玉为珂,燕寝凝香得趣多。酒量鲸吞翻海月,簟纹龟绉浥湘波。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 ...

明代 黄淮

编摩有诏集时髦,隐索旁搜不惮劳。大典告成呈进了,中官传旨赐宫袍。

用兰室韵为樗庵寿

明代 黄淮

往岁宾朋拥寿筵,文星辉映綵云边。老身强健尤堪喜,近况萧条未足怜。

松挺寒柯存晚节,柳含春色待新年。九天雨露覃恩泽,还拟称觞舞袖前。

端午书怀

明代 黄淮

频年翰苑逢端午,蒲酒生香迭献酬。今日南冠笼短鬓,不知酝酿几多愁。

中秋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黄淮

皎皎丰姿玉就磨,娟娟秋水好怀多。客边清事应如昨,囊里新诗复几何。

习静漫成蝴蝶梦,等閒犹忆扊扅歌。床头剩有樽中绿,醉饮鲸翻沧海波。

中秋次蘖庵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淮

坐待冰轮出海迟,光华此夕更相宜。谁知景物撩人处,正是穷途洒泪时。

玉宇琼楼坡老句,清辉香雾少陵诗。古来才俊多豪迈,也向樽前叹别离。

客从远方来六首 其四

明代 黄淮

客从远方来,遗我欧冶剑。光芒照胆寒,妖魅肃以敛。

忆昔初铸时,比之雄与雌。如何中路间,雌雄各分飞。

矫首望天末,云树何离离。

壬寅冬至二十四韵是日早雪晚晴

明代 黄淮

乾坤开橐籥,历象斡璿玑。阴极初阳复,寒凝暖气微。

葭莩灰已应,梅柳雪还飞。蠕动回生意,根荄孕化机。

绣纹添弱线,霞采弄晴辉。吾道时当长,亨途迹尚违。

厌闻严警铎,愁对锁圜扉。霜瓦饥乌集,风檐落木稀。

目穷瞻雁字,体瘦怯鹑衣。自怪离情恶,兼伤狱吏威。

行囊看渐涩,浊酒负频挥。涕泪酬佳节,仓皇送落晖。

丈夫当许国,先达贵知机。迂拙迷前算,艰危愧昨非。

梦魂长绕绕,桑梓故依依。臈尽春如海,花明锦作围。

浮岚澄夕霁,空翠湿朝霏。密竹笼茶臼,晴杨拂钓矶。

敲棋声剥啄,采药翠芬菲。水涉多冲鹭,山行亦采薇。

香浮村酿熟,红泛鳜鱼肥。乐事难中辍,馀生或可希。

鲤庭寻旧业,莱服恋亲闱。伫听颁恩诏,龙河一棹归。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三十 ...

明代 黄淮

德馨发闻格皇天,二气冲和出醴泉。满贮金壶叨赐饮,涓流入口可延年。

客从远方来六首 其六

明代 黄淮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明珰。明珰何足贵,惟德在无忘。

德音日已遐,妾心悲且伤。不惜岁华晚,所伤鹙在梁。

我愿君所赠,化为鸳与鸯。朝夕不相离,飞飞绕回塘。

黄淮

黄淮

(1367—1449)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17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